微信分享图

雅昌快讯 | 中国美术学院建校九十五周年系列学术活动公布

10月25日,中国美术学院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宣传部长、美术馆馆群总馆长余旭红,视觉传播学院院长姜珺,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闵罕,中国画学院教师沈临枫,电影学院副院长付帆出席,对建校九十五周年各项学术活动进行介绍。在10月28日至11月11日期间,中国美术学院将以“到源头饮水,与伟大同行”为主题举行包括学术论坛、展览、音乐会、纪念活动在内的一系列重磅活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42a5e52e58d462314cb77af0f21e0520.jpg

高世名:校庆是一场学院行动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出席发布会并发表讲话。

高世名追溯,在过去20年里,中国美术学院每逢“0”和“5”的校庆周年都会举办一系列活动,且各有侧重。逢“0”时,校庆活动在上半年进行,着重梳理中国美术学院自身的历史;逢“5”时则会超出国美自身的校史,关怀前沿的学术命题。前者展现固本之道,后者展示拓新之道,而中国美术学院利用校庆的机会,既是在做自我的梳理,也是在做自我的拓展。

75周年校庆的中心项目是“地之缘:亚洲当代艺术考察计划”,历时半年,对五个亚洲国家进行调研,探讨当代艺术在亚洲的迁徙和地缘政治,是中国艺术界第一次主动对“文化亚洲”、“亚洲现代性”进行系统探究和表达,也是中国思想界和艺术界第一次大规模的学术合作。

85周年校庆,“八五·85——把可能性还给历史”主题展将美院八十五年的历史投射在1985这个时间切片之上加以展现,以林风眠开始的85位校友作为个案,重访他们的1985,通过作品、文献、访谈、短片等多种表现形式,生动地呈现几代国美人在1985这一时间节点中的历史经验和艺术实践,其实质是一场历史哲学的影像实验。

今年4月8日,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5周年系列学术活动暨2023“国美发布”正式启幕,成立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中国电影高等研究院和社会美育学院;发布两个新事物——洞天:国美在线艺术社区(CAA Cosmos)和元宇宙艺术学院(Meta Art Academy)。同时,中国美术学院湘湖校区正式启动,依托中国画、书法等顶尖专业,打造中国艺术“国学门”,让湘湖校区成为学校“东西会通”和“传统出新”两条学术脉络的交汇之地,培育“艺理兼通、道术相济、学养相成”的“通人之学”。

高世名着重强调了成立湘湖校区的重要性:既是希望能形成继往开来、返古开新的中国艺术和艺术教育的局面,同时也是回应在两位各自创办现代学校的两位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和陶行知。高世名希望将元培之道和行知之道逐渐合二为一,凝聚成为中国人的生命教育——把自然教育、审美教育和生活教育和而为一,涵养人心。艺术不是风花雪月,而是有为之学。要让艺术教育成为人间的学问,要尽可能多地与当代发生关系,让艺术和美学能进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国美近些年一直提倡艺术扎根中国大地,推动社会创新。

“美院校庆并不是一所学校的自我庆祝,而是一场‘以艺术的方式解读文明史,从文明史的高度去理解艺术’的学院行动。”高世名如是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0657dd279d730f8c882a2f1583b1bb8a.jpg

到源头饮水,与伟大同行

今年,中国美术学院95周年校庆的核心学术活动是“文明的互鉴”——《来自世界的报道》“天问2023:文明的互鉴”发布会暨《星丛》“天问2023:文明的互鉴”大展,在世界文明互鉴的框架下,在世界观的对话中,奔赴12个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现场,感知文明史的宏大进程。“文明的互鉴”既是一次世界思想的碰撞,也是一次奔赴现场的行动,将“禄丰恐龙墓穴-亚马逊流域-旧金山硅谷-达芬奇故居-莫斯科工人俱乐部-大麦地岩画-旧金山硅谷-延安杨家岭-日本桂离宫”等高能现场,与“一画开天-大禹治水-轴心时代-郑和航海-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一带一路-人工智能”等高光时刻,编织为遍布良渚校区现场数百点状的“文明星丛”,以还原“人文化成”的文明历史演进过程中“多极一体、多元共生”的本来面貌。

这是在后疫情时代推动一次真正的“学院行动”,一项朝向百年的“国美进程”, 通过探寻各专业的历史源头,致敬具有“开端”意义的伟大时刻,尝试在世界文明交流与互鉴的大视野中思考艺术教育的大本大源问题,追本溯源更关注当下,感知21世纪人类文明尤其科技文明的发展脉搏和潜在趋势,并借此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历史意识、艺术雄心的艺术青年。

10月28日至11月11日期间,还将举行“向达·芬奇提案——上海科技艺术大展暨第七届国际跨媒体艺术节”、“新六艺:21世纪的文艺复兴人”艺术教育系列论坛、首届中国美术学院通感·博雅国际学术论坛、“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系列论坛:学院与博物馆视角中的赵无极、“艺术经验与知识生产:专业博士的创研之道——第五届中国艺术教育论坛”等一系列展览及论坛。

此后,“自然之观——艺术与哲学的对话”中国美术学院具象表现绘画30年暨绘画实践与理论研究博士培养20年论坛,“吴大羽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林文铮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等学术活动还将在年底陆续开展。

同时,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启用仪式暨“2023设计再出发”启动,发布《设计再出发——设计学科国际发展通报》白皮书,以设计打造出21世纪的历史任务书——在艺术与科技、美学与伦理的辩证融通中重建设计人文,在“信息-技术-资本-权力”的总体性网络中重新发明日常,推动社会创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9f3ad8cade0a2da20d2b100a7da2d1b3.jpg

建校95周年系列学术活动

“新六艺:21世纪的文艺复兴人”艺术教育系列论坛之

Panel 21:向达·芬奇提案——二十一世纪的文艺复兴人

时间地点:

11月6日 19:00-20:30  11月7日 09:00-21:00,上海张江科学会堂

活动简介:

“Panel 21:廿一世纪艺术/教育圆桌会议”是由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发起的长期计划。它以艺术为轴心,思考并实践“艺术/教育”的时代议题,超越学院体制,探索身心合一、知行合一的新人文教育体系。本届“Panel 21:向达·芬奇提案——二十一世纪的文艺复兴人”作为第七届国际跨媒体艺术节主论坛,召唤文艺复兴时期“全人”达·芬奇人格的复苏,以开启全新的艺术/科学观,并探讨如何通过教育,培养超越学科与知识意义上的、敢于针对人类自身进行创造的当代“通人”。

“新六艺:21世纪的文艺复兴人”艺术教育系列论坛之

首届中国美术学院 通感·博雅国际学术论坛

时间地点:

11月8-9日,09:00-18:00,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21号楼报告厅

活动简介:

首届中国美术学院 通感·博雅国际学术论坛,是全国首个以通感与博雅通识为主题的国际化学术型论坛。论坛集结来自世界顶尖院校深耕通感领域的专家与学者,分为“主论坛:通感之博 通感之雅”“无极·音画之夜”“线上论坛:通感与脑神经科学”“青年论坛:艺术通感反应堆”四个板块,突出艺术与科学、感知与想象、通感与通识、绘画与音乐等重点问题,以文明互鉴的视角、跨学科的方法与激烈的思想交锋引领学术新思潮,开启通感研究的中国之路。

无极·音画之夜

时间地点:

11月8日,20:00-21:00,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活动简介:

享誉中外的华裔法籍著名画家赵无极“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将观者覆盖在着这位艺术家跨越两个世纪艺术河流的氤氲色彩当中。高山流水,音画通感。作为一场实验性质的演出,本次“无极·音画之夜”活动将邀请多位青年音乐家以赵无极绘画作品为灵感来源结合声音装置、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在特展现场举办流动式音乐会,观者将可以跟随着一位主要“讲述者”随波逐流,停留在不同画作前的乐器旁,聆听其通感之意,感受一个醇静舒畅的音画之夜。

“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系列论坛:学院与博物馆视角中的赵无极

时间地点:

11月9日,09:00-17:00,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北苑报告厅

活动简介: 

赵无极的艺术得到国际博物馆界的广泛关注和肯定。他曾在巴黎大皇宫、法国网球场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上海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全球众多博物馆举办个展,其作品常年在世界一流博物馆展出,且系统收藏于全球150余个博物馆。2023年9月,“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在中国美术学院举办,完成了其在母校美术馆举办个展的夙愿。展览系列论坛之“学院与博物馆视角中的赵无极”,汇聚全国美术院校、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和海内外专家学者,从学院和博物馆的角度出发,讨论赵无极的艺术历程与学院和博物馆的关系,探究赵无极的艺术对当下艺术院校教育、博物馆展览与收藏以及当代艺术界的启示意义。

《寻访呼捷玛斯》“历史先锋派”丛书发布会暨“设计 - 社会”分论坛

时间地点:

11月9-11日,18:30-21:00,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13号楼报告厅

活动简介:

呼捷玛斯作为影响20世纪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院校,也是俄罗斯先锋派最重要的发展载体,虽然它现在已经被人遗忘了,但在它的影响下形成的具有创造性的社会方案,以及具有宇宙映射的未来图景,早已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全世界的设计发展。因此,本次论坛以《寻访呼捷玛斯》为主题,并发布“历史先锋派”丛书计划,在中国美术学院95周年校庆之际,与100多年前的呼捷玛斯产生对话,通过当下中外学者的角度来探讨以呼捷玛斯为核心的先锋派在历史、当下和未来的创造性贡献与启发。

艺术经验与知识生产:专业博士的创研之道——第五届中国艺术教育论坛

时间地点:

11月10日,13:30-17:00,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8号楼报告厅

活动简介:

论坛聚焦艺术学科结构的全面调整与艺术专业博士教育的正式启幕,探讨在专业目标与社会目标、“通人”理想与应用需求、知识生产与实践导向、艺文传统与时代语境等多重关系下,艺术专业博士的研创之道与培养路径。一方面,从艺术创作的特性与创作者研究的传统出发,探讨基于艺术经验的知识生产方式。另一方面,思考“实践”与“应用”、艺术创造与知识生产的深层关系;进而讨论艺术专业博士培养的核心要旨与基本思路,以及学术博士与专业博士的结构性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索中国艺术学科发展的创生机制与动力机制,展望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社会能量与创新发展。

《来自世界的报道》“天问2023:文明的互鉴”发布会暨《星丛》“天问2023:文明的互鉴”大展

时间地点:

11月10日,18:30-21:00,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21号楼工坊

活动简介:

“天问2:文明的互鉴”承继了“天问1:世界观的对话”对学问统一体的架构和对普遍性问题的关注,同时,相对于“天问1”的自然科学与哲学面向,“天问2”更侧重社科与人文问题。“文明的互鉴”既是一次世界思想的碰撞,也是一次奔赴现场的行动,通过对近现代以来单极化世界和线性化历史的反思,对当前“文明冲突论”回热的回应,来重新发明“天下文明”的“星罗棋布”和“见龙在田”的“星火燎原”,从人文层面践行面向大多数人类的“群众路线”,通过重新引入“世界剩余的部分”(the rest of the world)来重构人类文明的主体。

《总目录》——“天问2023:文明的互鉴”学术论坛

时间地点:

11月11日,09:30-21:30,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13号楼工坊

活动简介:

“文明的互鉴”视人类文明为超越时空局限的整体,以中国美术学院学科体系为平台,将“时间-山水-设计-媒介-器道-文字-影像-文艺-科幻-园林-艺术-学问”等美院内的“小人文”,对应“生命-流域-社会-技术-信俗-文化-历史-国家-遗迹-时间-教育-天下”等美院外的“大人文”,从而在两组主题闭环成的整全周天之间,形成十二组大小对应的主题。“文明”在此体现为大小人文之间的“内容经纬”和“叙事照临”,“互鉴”则体现为交叉学科和行动团队之间的“跨域互文”和“多边互动”;小人文作为大人文“多元叙事”的“大政之余”,成为推动大人文“交叉学科内容生产”的“大政之始”。

《寻访爱森斯坦》——“天问2023:文明的互鉴 / 影像-历史”分论坛

时间地点:

11月11日,19:00-21:30,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13号楼报告厅

活动简介:

当电影被确立为一种艺术形式后,其技术与手法对二十世纪所有的艺术门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人类建立了基础的感官知觉体验。电影《战舰波将金号》的问世,极大程度上改变了艺术家与作家思考世界的方式,蒙太奇成为了一种哲学、一种思维、一种辩证法、一种意识形态的手段。因此,系统寻访、记录、探讨与研究爱森斯坦,其意义重大。我们应如何看待蒙太奇作为一种哲学层面上的思维方式所带来的世界观意义?论坛将影像的观念、技术和手法如何处理、诉说历史;集体的情感、政治叙述如何通过影像构建作为命题,重返电影最初的模样,到源头取水,与伟大同行,进而探讨新的图像技术如何叙述历史。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