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完达山人王玉
对于画家来讲,凡是自然生成的景色基本都是美的生动的,凡是胡编乱造的东西基本部是入不了高人之眼的,因为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固而要常去实地写生,满世界走走,到处都要仔细地看看,细心的观察;心领神会,铭记在心才是绘画者的灵丹妙药。
砚田春秋之思考
一一一对书画界一点点思考
文/完达山人王玉
京城大冷的天,甲流又在流行;不知为什么当今书画界举办"名家个人书画展"却连续不断,不仅观众云集而且美术界的巨头也争相来参加开幕式,在站台亮相时大都在说些灶王爷上天的好话,有时还用了一些过于吹捧的言词和不恰当的比喻。
只为了抬举一个人,反而招来众多观众和评论者的差评。
实际上,甭说外界就是在书画界内部的众多专家里面,也会有一部分人听着不是那么太顺耳。
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就是你不能比我好!这就是咱国人的劣根性。
在当今如此快捷的网络信息时代,歌颂声和漫骂声之乱象不绝于耳;(因为视频号根本就没有设门坎,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
这种现象的发生那是一点也不奇怪,尤其是大咖们,大名家及大领导们的所有言行更是会引起众人的注目和点评
实际上在当下整个经济不景气和反腐力度逐渐加强的情况下,腐败分子一不敢收礼,便断了部分有官位和那些江湖书画家们的百分之八九十的财路,无奈之下那就只好多举办几次个人画展,尽全力来炒作和包装自己,以期待黄粱美梦之再现!
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环境下,追名逐利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并无可厚非;只是看其道法如何?
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书画家们从来就没有像当下这么人心浮躁,冷板凳是很难坐得住了。
也从来没有像当下这么赤裸裸地追逐名利。
历代先贤们更没有像当下的书画家如谩骂声地喜欢金钱和权力。
(书画界的权位就等于金钱)
任何人喜欢金钱和权力都没有错,那得看是否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段,再看一看是否只为了金钱和权力而失去了道德底线?
当下好像人们的那颗心大都在浮躁的氛围中终日不得安宁;这其中的含意并不光光只是指书画界而言。
恰恰相反,而那些真正想作学问,想在案头上下功夫的人,此刻正是能潜心地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多读读书的最好时机,多搞一些具有独特艺术追求的学术性研究和探索,这才是真正艺术家的正路和天道。
昨天有一位外省市的画家好友在微信中问我,王老师您老人家怎么不在京城举办一次个人画展?更应该在网上对当前的美术动态之乱象发表点您个人观点和评论。
就凭您的资历,文字功夫,人脉关系,您的艺术水凖,特别是您那独创的疙瘩皴技法,在京城举办一次个人画展,肯定会在美术界引起不同程度的反响和良好的社会效应 。
因为近几年看过的展览和网上视频上的画,很多名人的画几乎没有办法与您老人家的画相比,特别是您的疙瘩皴技法即生动而又鲜活的独特性,更会引人注目和赞赏。
外省市的观众和读者在美篇平台上的点评文字足以说明这一点。
举例:(点评之一)
完达山人王玉的作品,尤其是采用疙瘩皴技法完成的创新之作,在细腻而真实的描绘中,便显得格外的生动和鲜活,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丰富之情感通过笔墨语言的传递,给读者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及灵魂上的净化和精神的洗礼。
这种现象对于美术理论家和评论家来说,完达山王玉是一位不可忽视且值得探索的对象和可以作为深入研究的个案。
一一一上海一读者
一一一一一-
文字接下段
作者按语:
人的本性都是喜欢听好听顺耳的,绝对没有一个人就是喜欢别人骂他才舒服的。
比如说,我为什么要把这些在微信上,点评和赞美我的文字和画的短评弄到此篇文章上来呢,因为我也照样是特别喜欢别人来夸我的。
如果真有骂我的文字,那我也不会将其内容截图来给读者看呀!从中便可以看出每个人都是喜欢夸的。
当然了,这些读者夸我那是真真切切地夸我,因为我们之间并不相识也没有利害关系。
如果是同行尤其是身边的同行的夸奖,那与读者夸我那绝对是有很大区别和水分的。
不管是在夸奖声或漫骂声中成长,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有所区别才会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夸也好骂也好,一切都在笑谈中!最主要的是抓紧时间把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强做大比什么都重要,比什么都有说服力。
搞艺术,经商,走仕途无不如此。
一一一一一一
图片及文字(下面继续)
由雅昌艺术网和百度平台上所转发您的所有作品和文章(其中王玉诗书画散文之文集),读者和观众都可以经常看到,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尤其是在百度的谩骂声目上,只要写出"疙瘩皴"三个字,其所有关于王玉的疙瘩皴的资料便会全部显示出来!。
对于这位外省市画家好友的劝告,我是这样回答他的:
我在京城只是个平民画家,虽然已经是国家一级美术师和全国美协会员了,但是我并没占有制高点的位置和话语权,我即使讲了一些真话和准话那也未必会有人喜欢听,也不会有人夸你;没准还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何必呢?
凡是说真话说准话,那是不太容易被上层及有话语权人士所能接受的,并且还很容易引来非议。
尤其在当下的"视频号平台"并没有设什么门坎,什么人都敢调侃几句书画界的事,社会上那些阿猫阿狗们,都想蹭点艺术味的江湖混子也都来凑热闹,各自都想在视频号的栏目上发表几句不着边际的言论和看法。
就这些不着边际的胡言乱语就能把你说的一无是处。因为他们是外行,你有嘴也难辨得清楚,何必自找麻烦呢?
我唯一的长项就是用文字来说明问题,因为写文字的好处是自己可以反复思考和修正。
我实在不太适应在众人面前公开讲话,现场激情发言说错话的时候是很难免的,让人家抓住把柄再给我作些差评文章,那就更不划算啦。
我的原则是即不想抬举谁,更不渴望谁来抬举我。
我最喜欢默默地耕种好自己这块一亩三分地(自留地),盼望能有个好收成那就心满意足了。
我这个人不太喜欢也不太擅长夸别人,所以我就不指望别人来夸我。
我经常是老王头卖瓜,自卖自夸;这样夸起来其高低和深浅自己很好掌握,自嘲几句也无所谓,本来自嘲就是我的长项;谁也说不出来啥!
我经常说,我的画和我的现代水墨画新技法"疙瘩皴"就好像是一个"瞎老婆生个秃儿子,自己不夸谁夸?"。
当下别人又不肯轻易承认你这个新皴法,因为多少年来就没有新的皴法问世,眼下那些体制内的大名家和大领导们,哪能让一个平民画家抢先占了上风和开宗立派并开了历史的先河!
在"疙瘩皴技法"2015年刚刚问世的时间确实是非常艰难的,
在京城书画界只有那么少数几十年的老朋友才会真心地认可你;为你高兴贺彩并为你题词和写文章祝贺。
尤其是当时任中书协主席的苏士澍老弟为此皴法题写了最形象更能说明问题的"千年一叹疙瘩皴"和中国山水画研究院陈克永院长题写的"开宗立派疙瘩皴"及中书协理事,央视文艺部编导楼建军先生为"疙瘩皴技法"题写的"守正创新"。
(注:楼建军导演近期因病已故,刚刚56岁真是太可惜了,又一大才子离开了我们;对于新闻界和书画界确实是一大损失)。
望楼导一路走好!
还有早年李可染,启功,白雪石,崔子范,王明明,郎绍君,张仁芝,王镛,宋涤,石齐,刘国辉(中国美院),何怀硕(台湾)付伯庚,赵刚(故乡的县长)以及社科院文学所所长杨义,康林等等众多文化名流所题写的展名和书名及写的文章。
作为一位平民画家能得到这么多位老友和师长们的首肯和赞誉之词;对于我来讲也就非常地知足了。
看来还是这些老朋友的情谊长久;不仅仅是有初见初识之欢,而且之友谊更是久久不散。
在疙瘩皴技法刚刚问世的艰难时期,(因咱国人的劣根性就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在他人不肯轻易承认的时候,别人不夸那只好自己来夸自己了。
说实在的,只从疙瘩皴技法问世以来,我才开始逐渐学会了自卖自夸;我觉得自卖自夸也是在督促自己努力向上的一种特别有效措施。
都快八十岁的人啦,还谦虚个什么劲呀!骄傲都快来不及啦!
其实谦虚是个很累的活,自己时时刻刻都得小心谨慎着,想想都累!反而老年人有时骄傲一点倒是一个非常愉悦的事情!
谦虚使人进步,那是告诫年轻人听的,只有谦虚才能学到东西。
近些年我很少去参加某某大名家画展的开幕式,只有极少数的特别要好,有多年之交的老朋友的画展才肯去参加一下,我即使参加了什么重要作用也起不到;也只是捧捧场与老友们见见面,聊聊天高兴一下而已。
不是我有多狂多傲,不想学别人的东西,而是当下值得我认真看一看的画展实在太少了,好多画展看了还不如不看,看后不仅害了眼睛,又坏了心境。
尤其是当下文化艺术界几乎大都是南方人掌权,有那么三两个掌权的北方朋友也已经或正在逐渐被边缘化。
再说,南北方的画法和笔墨语言及绘画激情都有着很大的差异。
南方画家大都在舒发着小情小调,常用"细笔淡墨,轻描淡写地画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那"江面上细雨蒙蒙,孤帆倒影映红娘"的浅吟低唱之情调。
而北方画家一挥毫便是粗笔重墨和浓烈色彩绘出雄壮的大山大水及飞流直下三千尺"胸中丘壑笔底烟云,曰魂月魄凤采龙文"的气吞山河之豪情。
这就如同夏虫难懂冰语,井蛙不可言海是同一个道理。
前些天有一位不太熟悉的人,在去河北"太行水镇"看房的面包车上在闲聊中问我,王老,您除了绘画创作和写文章还爱好什么呀?
我回答说:写写画画这个行当就是我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结下了终身相伴之缘,已经六十多个春秋了;尤其特别是我对这个"疙瘩皴"技法"的研发便是出己心目中放不下的金疙瘩。
除了这些以外要说我的最爱那就是"自己最爱自己了”!
只有把自己爱到位了,身体棒棒地那才会有能力并且有资格去爱别人,否则只会去给别人添麻烦。
说起爱自己,这里面包含着很多内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自省和自律。自省便能督促自己努力向上天天奋进;而自律不仅能让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规律,还能直接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寿命的长短!
世上一切身外之物;什么名啊利呀若与生命相比那都是次要的,只有好好的健康地活着那才是实实在在的硬道理。
关于这个"人生的关键问题",那还得用两分法来辩证地看;如果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基本条件(老本,老窝,老伴,老友)都成了问题的话,那也不会活的很健康。
活的也不会太好。甚至可以说活不了太长!
一一一完达山人王玉
2024年1月10日写于北京
王玉藏石"石来远转好事连连"
王玉与夫人马淑芳在北京***馆王玉作品"眷恋"前合影留念
王玉巨作"苏醒"。
巨作"苏醒"在北京展出现场。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