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站台中国展位1D07

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

2024 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

Art Basel Hongkong 2024

展位 1D07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香港,中国

Convention & Exhibition Centre, Hong Kong, China

2024年3月26–30日

站台中国为本次香港展会带来以下艺术家的精选作品:

毕建业  Bi Jianye 

陈柏豪  Skyler Chen  

代洲  Dai Zhou 

葛辉  Ge Hui 

龚剑  Gong Jian 

黄亮  Huang Liang

劳大伦  LODTALAD

李津  Li Jin 

刘港顺  Liu Gangshun 

刘彦湖  Liu Yanhu 

邱瑞祥   Qiu Ruixiang  

任诒春  Ren Yichun 

孙瑶瑶  Sun Yaoyao 

汤大尧   Tang Dayao  

王一龙  Wang Yilong 

吴杉  Wu Shan 

肖江  Xiao Jiang

徐进  Xu Jin 

许永城 Xu Yongcheng

尹齐    Yin Qi   

袁运生  Yuan Yunsheng 

张业兴 Zhang Yexing

贵宾预览 VIP Preview

2024.03.26   12:00-20:00

2024.03.27   12:00-20:00

2024.03.28   12:00-14:00

2024.03.29   12:00-14:00

2024.03.30   11:00-13:00

公众开放日 Public Days

2024.03.28   14:00-20:00

2024.03.29   14:00-20:00

2024.03.30   13:00-19:00

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将于2024年3月26日至3月30日参加2024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于展位1D07呈现多位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此次站台中国的展位中心由22位艺术家的作品共同组成,并将在展区的固定区域呈现代洲的个人项目《黄金海岸》。

精选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645819dd76f9c6b66f0c44089b2fc638.jpg

毕建业《甜蜜的家》| Bi Jianye, Home Sweet Home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180x135cm,2024

毕建业新作《甜蜜的家》继续以“猫和老鼠”动画片为蓝本,作品中拎起汤姆猫的英国斗牛犬名叫斯派克,这只英国斗牛犬以其肌肉结实和毫不客气的态度而闻名,他是一个对他的小狗泰克充满保护性的父亲的典范。尽管汤姆和杰瑞的永恒追逐仍在持续,但斯派克通常只专注于一件事情,那便是确保泰克的安全。作品即还原了一场真实的警告场景,唯独缺失的是未曾出镜的小狗泰克。

作品标题便取自斯派克与泰克的狗窝上的英文内容,译为“甜蜜的家”。其中出现的角色的身份也在时时刻刻发生着变化,不同时刻,不同状态,个体与群体间的关系都在快速的切换。冲突与竞争,温馨与保护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毕建业再一次将作品置于对抗与冲突的叙事框架下,作品中出现的背景与细节在留给观众无限遐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868c01fabae07c3886f8d463e732f762.jpg

陈柏豪《家庭之交如探戈》| Skyler Chen, Family Tango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178x139cm,2024

陈柏豪在作品《家庭之交如探戈》中讨论了家庭关系的复杂性,这种冲突与误差在亚洲家庭结构中尤其凸显。在孩子不断成熟、变化,甚至显露出与期望不符的状态时,父母旧有的权威与爱相互交织,甚至产生一种错位。孩子渴望父母的接受与爱,而父母则坚持他们的期望和希望,导致彼此感到失落。正如母亲手中报纸上的标题 “断袖分桃”,传统家庭在面对迭代的思想时,或许已有的情感经验已经在不知觉中偏离,所有人都需要重新学习面对。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aba7532e50a8d837323355e4d60a95ff.jpg

龚剑《幸运女神》| Gong Jian, The Luck Fairy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190x136cm,2024

龚剑近作《幸运女神》源自普桑于1638年创作的《阿卡迪亚的牧羊人》,这也是其代表作,并因对“死亡”的讨论与思索,有时被称作是艺术史中最晦涩难懂的绘画之一。因此阿卡迪亚这一主题也成为艺术史上的经典的主题,马蒂斯、高更等都曾以此主题进行创作。

《幸运女神》的构图参考了原作中右边的两个人物形态。龚剑借用“脸基尼”与泳装搭配的形象和整体色彩,让人充满了喜感与快乐。整体叙事和造型语言延续了《沸腾的生活》中互相作用的双重动力。潜藏着“分离”的隐喻,与作品标题形成鲜明对比,这只是一副叙述欢乐,产生喜感的绘画吗?或是,迈向归宿途中的一次体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c90c697c70b1927a8f9e551c50ad0ca8.jpg

黄亮《白色覆盖后,螺的白粘土雕塑》  Huang Liang, White clay sculpture of snail after covering with white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57x44cm,2022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1159056faaa105d817b8f0fd418b4f01.jpg

黄亮《软粘土制头盖形物体,右侧泥沙河蚌》  Huang Liang, Cranium-shaped object made of soft clay, mud and river mussel on the right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57.5x38.5cm,2023

黄亮的作品常常关于静物,它们通常呈现为绘画断续过程中对于形状的反复矫正。而“观察和等待”则是艺术家在过程中对于“准确”逼近的方式,同时带来他对于完成层面的判断。正如作品《白色覆盖后,螺的白粘土雕塑》、《软粘土制头盖形物体,泥沙河蚌,右上侧灰蓝》名称中的罗列,这些经过艺术家特殊选择的静物既是他客观需要的形状来源,也同样是他通往内心的捷径。这些似乎粘连着泥沙和尘埃的物体,也仿佛随着皮肤表面的温度与目光反复的触摸,沾染了一丝人的记忆、意识与情感。

对黄亮而言:“安静的放置好形状。一切都会自己呈现出来坚定和肯定的状态,画也有了面貌。西晒日,空气里闪烁光斑的灰尘,如同往事和未来共同投入到颜料缝隙中。黏住的刹那,斑驳的流动也转还给了静置在画布上的“形状”。我希望我的画不是在寻找和扩展常说的意义,是基本精神需求,“基本精神需求”是拥有宁静的智慧。如同醒神后的空,一切就在那,是不见过去、不见未来的“在那里”的状态本身。”黄亮将于今年4月在站台中国举办个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dc3f9587a24a58f556fba4766adbd19b.jpg

李津《过早图册》| Li Jin, Having breakfast Albim  纸本设色 ink and color on paper  23×34.5cm,2022

李津的画充满了对俗世的热爱,也充满了无法扼止其必死的悲伤。他揭示了通过对俗世飨宴最深刻的快感触及到不朽的神光。他的画张开感官的毛孔,并通过毛孔敞开通向宗教的大⻔。李津的笔墨是去诗意化的,甚至是反智的。它们大多指向饮⻝男女,是仿日记,记录私生活的流水账,是穿衣服或不穿衣服的自画像。他所谓的家常主义,貌似不属于普罗大众,是“我自己的家常”。仔细看,李津所有作品中最精彩的,都是“我自己”的形象。对李津而言,日常生活不是在画中显现,而是通过画画来度过,画画本身就是生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0b127d9bd352b8354422c3f65e5fe39c.jpg

邱瑞祥《无题》| Qiu Ruixiang, Untitled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212x136cm,2021-2023

邱瑞祥的作品常常以厚重的颜料和色彩呈现未知空间中的人物形象,而这种形象是自我重复的。这种基于重复的演变需要花费数年的时间,在画布中不断追寻、探求,甚至磨合。而真正赋予这些人物当代性的是他们所呈现的心理状态,这也是这些作品最宝贵、最具洞察力和表现力的方面。邱瑞祥的探索以人性为基础,让人类的脆弱性和矛盾性暴露无遗。这些作品因此具有了永恒性,亦成为这位专注到极致的艺术家最独特的表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7a867c0f6874a0e3200dc854f87541e0.jpg

汤大尧《春》| Tang Dayao, In the spring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130x170cm,2024

汤大尧近年的作品逐渐回归对于现实题材的处理,他时常将主题悬置在画面之外,告诫着我们真正的主体仍未被察觉,这也许是对生活中具体现实的投射与指涉。在画面些许温情的表面下,正暗含着个体之间的角力。其新作《春》中,少年虽然身材清瘦,但有着属于孩童红润的面庞和警觉的目光。在万物复苏的春天,他像一只结束冬眠的动物,在漫长的沉睡后,带着积蓄的勇气与画中的昆虫一起苏醒。他俯身于河边,似乎下一步就要在水面的映射中审视自己的面容,然而目光却不自觉地穿越向未知的远方,投向了背后的现实。这是一次无意识地打量,在生命里萌动的时节翘首期盼,却又隐隐带着对于未知的不确信与忐忑不安,仿佛等待着在画面之外随时到来的又一次春天。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f740d84e89b6d3e63c1634f4d9b66ec2.jpg

肖江《山谷中》| Xiao Jiang, In the valley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180x150cm,2023

“在肖江的描绘中,自然的景观虽然保持了原初的基本透视结构,但形式、质地其实已经与原图相去甚远。原本郁郁葱葱、层层叠叠、蜿蜒曲折的山峦被他化约为一个个硬边的平面几何(主要是三角)形状的叠加,仿佛是一部地景装置。很难说强烈背光下的风景时刻到底是晨曦,还是黄昏,但都传递着一种莫名的忧郁和晦暗。”(鲁明军)

在作品《山谷中》中,肖江延续了其对于“山”的关注。刀割般的起伏山脉和波诡云谲的天空不曾提示地点和时间。在未明的时分中,浓重的情绪弥漫着。在一片即将融合的山峦密林中,供现代文明运输的道路兀自插入群山之间,远处则是若有若无的人工建筑。它们设身处地的提示着眼前看不清的风景——那些厚重到化不开的,无法被取代的主体的山。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9d705a1363e0dfefb1806133347204f0.jpg

许永城《后窗7》| Xu Yongcheng, Rear Window No.7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160x200cm,2023

许永城长期致力于色与域、形与体、光与影的绘画语言研究。在具象与抽象之间,其作品呈现出静谧而传情的视觉感,刻画着渴望接近又保持距离的当代精神面貌。在喧闹、迷茫、破碎、孤独的现实图景中,形成自我观照与情感投射,给人以温暖抚慰。许永城将于今年4月在站台中国举办个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31cae797cd625993d70ba9a53ebd59f7.jpg

尹齐《情感的原型 No.16》| Yin Qi, Prototype of Emotion No.16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200x140cm,2023

尹齐的绘画诗学逡巡于中国古代绘画与最当代的艺术两种深度之间。以《情感的原型》为主题的这些画,以鲜活的色彩展现巨构——世界-树突出于背景之上。厚涂的斑斓色彩构成每幅画的空间。轴向的假对称以垂直方式构图。轻微凸起,几无投影,使形象不很真实。这些形象好像被放在地面,它们有时飘浮于画的空间,有时停在画的边缘。天地界限浮动,从一幅画到另一幅,我们得矫正自己的垂直度。画之所在,并非再现之处,而在调动所有感官的可感体验。弗朗索瓦·于连以保罗·克劳岱尔写荷兰绘画的书中妙语 “倾听之耳” 提醒我们,中国思想“教会我们,倾听时不用耳,不用心,而用气”。(让·克里斯托夫·努黑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760e5c0e5a380dbfd8ac7d16a45a3c1b.jpg

袁运生《测不准的距离》|Yuan Yunsheng, Inaccurate Distance  油蜡、蛋彩、墨、麻纸 Oil wax, gouache, egg tempera and ink on hemp paper  180x192cm,1991

袁运生在1991年创作于美国纽约的作品《测不准的距离》。这件作品创作之时,袁运生已经身处美国语境十年,变换的身份与位置带给他对于东西方的艺术碰撞深刻且复杂的体悟,并持续反映在他以传统为根基的现代性实践中。

“测不准原理”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于1927年提出的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它表明,我们无法同时准确测量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换句话说,越精确地测量一个物理量,就越不准确地知道另一个物理量的值。即在微观世界中,我们无法完全确定粒子的状态,因为它们是不断变化和流动的。

而不确定性和相对性正是被视为现代社会的特征,局部的真理与价值观在未知的世界中似乎已经失效,自我的选择在此时赋予了艺术家关于存在的体认。视角立足于语境和处境,根植于文化与选择。袁运生于1996年撰写的文章《当代西方艺术随感》中提及:“中国的艺术家有一个如何自处的问题”。艺术家终究还是要用自己的工作来与过往和未来去对话,在一个形一块色的处理中构造语言,在一笔一画的挥写中去处理与时代的关系,在复杂而多变的现实中体察与世界的距离。或许,不断的变化正是变化的真理本身。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293e4ed89ae26b0af9b5f033e232bd69.jpg

张业兴《海滩-3》| Zhang Yexing, By the beach No.3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150x110cm,2024

张业兴的作品围绕人与空间的关系,讨论着物质化的场所背后蕴含的生活美学与生活风格,也牵涉了社会学层面的诸多问题。这些场所是展示人们独处状态和情感关系的舞台,生活与工作引发的日常故事在其中悄然上演。艺术家巧妙地运用了构图、光线和场景设置,创造出戏剧性和叙事性强烈的视觉效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3/5e8f71f8fa44e38ad321d49c2b9d4a02.png

站台中国将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期间于展位呈现代洲个人项目“黄金海岸”,展现艺术家近期创作的六幅作品。

新作基于代洲生活状态与心境的变化,延续并推进了他在过往个展《自然剧场》中对于异乡和自然的关注。过往异乡浓郁的陌生感在艺术家近年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自我变化的契机,对于未知的拥抱、直面与接纳也在画面中渐渐浮现。

《黄金海岸》中,海面展示出了一种异样的、涌动后的平静,如同镜子般映射着属于晴朗天气的云朵与天空,也同样折射着主角内心期许的影子。海岸的边缘在愈发明亮的海水面前逐渐被渗透,退却至更辽远的深处。它们有着自己呼吸吐纳的节奏。画面中,不变的是只属于此刻空间的风景。浪头起、日光落,人物轻轻踏过留下的涟漪却提示着观者时间不会停留,艺术家调度下的他乡世界即将再次随时出发。我们似乎在等待着画面中的人物前往《楚门的世界》中的边缘,但阴霾和退缩已被抛在脑后,即将被推开的是一扇留给勇敢者的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acbba19caeacb898d5c796b5e873eea3.jpg

代洲《黄金海岸》|Dai Zhou, Gold Coast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300x200cm,2023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3/a0d2ec1652e780781c5080bb76460417.jpg

代洲《落水狗》| Dai Zhou, Drowning Dog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150x150cm,2023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