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袁波当代国画的创作性转化

  袁波,水墨画家,号半耘。1955年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19岁求师于刘志义先生。1987游学日本,现旅居日本并在国内设有工作室。多次在日本、美国、欧洲以及世界许多国家举办个人画展,并为国内外知名博物馆收藏。现任国际文化艺术家联盟常务理事、JIAS日本国际美术协会会员、在日中国水墨艺术家联盟执行委员、海南大学艺术系客座教授。河北电视台与保定电视台联合制作有袁波艺术专题《青春之旅》及《墨与色彩的旋律互动》。

  Q : 1980年代中期你已经在国内画坛扫。开了局面。为什么突然移居日本?

  A: 1987年我有个朋友要去日本,他问我要不要去我当时也矛盾要走的话热土难离。对日木也不了解,有点担心。但另一方面当时出国热是全国性的,好不容易有个机会,觉得出去到发达国家是很有魅力的,就花了一年多时间办好手续,到东京一边学日语一边勤工俭学,当时出去的人不像现在的年轩人留学,都是三十岁左右有家庭的人,出去是为了闯荡和谋生。有人家里背景好些,就过得稍微轩松些。我算是比较差的,最初还认为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深。可以继续卖自己的国画,结果去了以后发现没那么简单。传统的水墨画早已经不是那里的主流。我去以后还要从头开始。想到自己在国内能卖画并小有名气,就有点后侮,但既来之则干之,我还是一边学日语,一边打工。一边回因oQ:在日本的时候。作为职业画家,生存状态是怎样的?

  A:当时口本对留学生的控制比较紧。日语课的出勤率在909E,以上才给续签证,所以再累也要去上课。当时不打工就无法生存。所以那段时问的辛苦是开始没想到的,只能横下一条心千。不管打工多累。我晚上回家打开灯,拉,卜窗户就开始在榻榻米上铺开纸画画。当时日本常有展览征集作品的广告,我送过几次展,每次参展的费用要1-2万,我就把自己省下来的钱作报名费送过几次展览,但都泡汤了,我还得自己去取画—因为让组织方送回还要加钱。到!988年来了一个转机,日本举办加拿大美术大赏,我正好吸收了新的现代手法创作了几件作品,就送了一张横幅参展过不久就接到一个电话。祝贺我得到大奖。可以得到100万日元的奖金。当时!00万口元对我来说是天文数字,不仅是钱的问题。也是对我艺术创作的肯定。后来是加拿大大使给我颁奖,作品被加拿大魁北克美术馆收藏,美术馆委托佳士得拍卖行评估以后。给我6000美元收藏费。

  在口本待了十多年,后来我想在故乡给艺术界、亲戚朋友一个汇报交流,1998年10月就在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展出了100多幅作品,其中芦苇系列、荷花系列比较受关注。当时的研讨会是徐恩存主持,田黎明、m墨等人都去参加了,还写了文章。田黎明先生说我的芦苇系列、荷花系列前景很大。1999年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日本近代美术馆展出,这以后我就开始继续画荷花系列,还是把抽象、构成因素带进来。尝试红与黑的破解和交融。这四年里画了七八十张。

  Q:为什么对芦苇和荷花的题材有这么大兴趣?

  A:因为荷花的文化涵义深厚,中国历代都有画家画荷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面貌,但总体来说笔墨还是以传统的为多。我尝试把荷花演绎一下。

  用大块的墨、体积感和线条互动,线条是骨架。是内在的东西,但是也纳入现代绘画构成的元素,这是从西方现代绘画吸收了一些东西。比如库尔贝、米罗、塔皮埃斯等等。

  Q:你大胆尝试把构成的、色块的元素带入水墨画中,这方面有什么创作心得可以和大家分享吗?

  A:因为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之问有很大的不同,如果硬凑在一起并不好看,关键是要找到调和的东西。借助肌理效果和结构进行融合这样才能有新意。比如我就尝试在揉过的纸上画画。造成多次晕染的效果;还把开始画坏了的画继续蘸水画。尝试积磨积色的效果;以及把局部的东西扩张、放大以后进行视觉组合等等。我也尝试用纸、树枝做一些肌理效果出来。但还是坚持笔墨这个核心。

作者:大道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