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我为周国桢的陶雕又一次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而由衷地高兴。我觉得他的作品的确不同时下常见的那些简单写实或简单变形的案头小摆设。这次展品中,虽然除了一个勉强算人的钟馗和一个离动物也不远的弃婴以外,可说都是动物,但它们却都透着一种人情的温馨。凡是在中国生活了几十年的人看过展览,我想,一定都会产生“会心的微笑”。我甚至深信,其中有些作品很可能会在灵魂深处陪伴我们一辈子。
周国桢的这些作品来源于他在生活中的“感受”,还不是一般“感觉”,而是“感动”、“激动”、“动情”。只有在生活中产生的“动情之点”,才会成为艺术的胚胎。而这种“动情之点”也正是作者整个人生态度、全部修养和爱憎的集中体现。
其次,是他很好地吸取了我国古代雕刻的优秀传统写意的方法。初看,我以为他那些强调质朴,突出“空穴”的作品,都是受了欧洲现代雕刻的影响。但他却说“不是”。他长期以来一直喜欢汉代雕刻,他学了那种大刀阔斧、浑朴天真、抓住本质、一气呵成的方法。正因为古代匠师们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他是表达自己对当代本质特征的体会,而不是表现生活现象本身,所以他们能摆脱表面模仿的束缚,充分自由地“写意”。特别是那些用匣钵料随手捏成的作品,充分发挥了这一长处。我看到了一种植根于我们自己的深厚土壤之中的、一种元气淋漓之风正在形成。
陶雕是“火的艺术”,在烧制过程中经常会产生意料不到的效果。这里有好几件作品就是这样产生的“窑变绝品”,我称之为“天人合一”的结晶。但是在这后面却是数不清的实验和探索,是无数伤心的失败和颓丧。所以这次展出的几百件精品,北京的同行们都表示了衷心的钦佩。
(原载《人民日报》1986年)
作者:钱绍武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