曽浩不爱说话,无论是遇见熟人还是生人;行为举止散淡、木讷。以前,曾听到过有关曽浩的趣事。说他在昆明的一位“发小儿”——如今也是艺术家,来北京的家中看他。多年未见,他开门后,无语。俩人默默相对而座,连通常的客套都没有。其实他们之间好得很,并没有什么过节。曽浩就是这么个“讷于言”的人,但我惊异于他在艺术上既对社会文化的敏感——“敏于行”在他的一系列绘画作品之中,而又不失一位艺术家对急剧变化的现实生存状态的冷静、沉稳的判断和质疑、独特地表达。他说“我试图对我生活的社会环境进行一种表述,它既是一种现实空间,同时又是一种心理空间。我创造一种很静穆的顿悟场景,并以此来体验空间与人、与物、包括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体验是曽浩通过90年代至今的一系列作品中的细节来呈现的。人生中的坎坷或艺术创作中的不同似乎就在于一些具体而微的细节吧。琐碎细节的差异容易让你触动。
我始终以为,判断一位艺术家的带有实验性作品的意义或价值在于,其作品的表现是否与他自身的生存环境、成长经验和他个人的或集体的记忆有一个较为直接的联系;同时,这种联系是否与其当下的文化情境或文化生态有一个对应点,以及由此反映出艺术家的态度或立场。再深入分析下去,就涉及到艺术家在创作中题材、文化资源的利用,媒介的选择和话语方式等具体的细节内容。
当今在众多地以批判、反讽、戏谑等语言方式表现现实生活境遇的视觉艺术作品中,张扬、刺激、时尚的视觉符号充斥于其中,似乎也有些陈词滥调了。曽浩这些年的作品视线却始终围绕或投向在他所处的生存空间和他所看到的风景,按他的说法是“望京的风景,望京的家”,而这样的“窗外风景和自己的房间”又明显、普遍地带有中国社会转型期中能够指认的存在痕迹和人们在内心、情感层面上的境遇。他总是让观者置身于日常生活中的体验,但细节揭示的真相上又有意将“人”缩小,而将某些“物”放大,往往处理成“物”与“人”在画面空间上的等同关系。在这里,曽浩对商品消费社会的描摹可谓深刻入骨,这也是他绘画艺术的生命力所在。在我看来,商品消费一旦成为人们生活的主题,也就成为整个社会的日常伦理标准。当人们满足于这些实实在在的物品时,自我意识和个体存在其实已经被虚假的幻想消解了。而在缺失了具体背景的描摹,并散点般地将物品、家俱和人置于漂浮的平面构图之后,确也让人产生某种难于置信的距离感。正如曽浩说的“我所要表达的心理距离需要更多的画面空间距离”来体现。作品中的每一细节都从一个人或物的符号开始,将符号还原为物象,进而描绘与人或物相关或因物而起的种种感觉经验,使人在自以为是的状态中突然发现自己距离真实是多么遥远。这是曽浩作品的一种话语方式,它直接对应和测度着现实变化。在世纪末,文化生态是一种人们对永恒、深度模式的追求所形成的焦虑文化被幻化成消解式的“无深度的平面”,一切无需选择,一切无需确定,生命的价值和世界的意义消泯于欲望的膨胀之中。以夸张、象征、隐晦的手法而将现实平面化、寓言化,从而表达曽浩对特定时期对象的隐喻性批判意识。这种意识,不仅表现出连接现实和历史的寓意,而且更加直接明确地指向日常的现实生活。因为,物质文化不仅影响了社会各阶层的消费行为,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化心态,包括价值观。或许这是我解读曽浩这一系列作品中,将人与物同等大小和散点的平面化处理的一种理解。
新世纪初的阶段,曽浩画了一批视觉单纯的楼房建筑作品,而这种建筑就是他在北京的栖居地——在中国是随处可见的城市景观,视窗中点缀着起居的用品,远远望去就仿佛是工业社会机械化、标准化、成批量地复制出来的产品一样。曽浩显然不是在讴歌现代主义建筑所体现出来的格式化缜密的美感,也不是赞同现代主义美学价值,而是以一种白描书写来凸现包围在我们中间建筑的冷漠、单调和缺乏个性,以及现代主义所带来的视觉上的不毛与荒凉,从而更深地隐喻与延伸出对现代生活的无机品质的质疑、批评态度。就像你置身于望京的社区之中,虽然混乱与嘈杂,但在内心的感觉中是那样的不确定和漂浮的孤寂。而近两年的作品,在物品符号的选择上出现了一个细节。画面中不断出现的高楼大厦、飞机、汽车和漂浮在上的人与日常生活器物等,或并置或叠加在尘世温润的风景之中。其目光所及已从自己的房间扩大到他窗外的景观,一个更大的空间视域。似乎我们每个人在现在的命运都是不确定的,随机地变换自己的身份,穿行于不同的时空中。但这些变换都有一个明确的背景,就是中国的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冲击。这种冲击一方面体现在人为地制造的超级都市的生活方式之中,这种没有确定性的城市是中国当下新的全球经验的一个明确的表征,种种光怪陆离的奇观中都凸现了资本、信息和人员的流动力量,它构成了一种欲望的不间断的流动;另一方面,这种冲击则体现在那个和所有人发生关系的 “此在” 空间,缥缈不定而又神秘莫测。它无所不包地象征财富、地位、诱惑,所有人试图寻找幸福和满足时不得不流连其中。它似乎是一个迷宫,也是现实的无形且无限力量的隐喻,成为人们所向往、追逐的现世天堂。这种细节的变化,既保持了曽浩对内在与外在空间的向往,同时又延续了他本土文化和他以往作品的品格。其创作已经不能简单地评价说是从某种现实的文化中派生出来的某种现代性,而是文化全球化趋势的一种再现形式。其意义所指不仅在于形成一种新的视觉观念和语言表现他所生存的城市,也在于为城市记录和见证了精神的和情感的历史,更在于用一种新的视觉观念和方式表现了时代城市化的文化特征。当物质消费文化已经全面占有我们的社会生活时,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经历了从存在到占有,然后到炫耀的演变。原来那种以政治强制和经济手段为主要的管理方式已经被新的文化意识形态控制所取代,通过文化设施和大众传播媒介构筑的弥漫于日常生活中伪真实开始出现。
世事变迁总是快于时序的更替,沧海桑田往往就在一刹那间。今日世界永远不会是你昨天所想象的模样。不用说未来尚在不确定性中摇晃,即便“此在”也处于不可把握的虚无里,人或物以及之间的关系,只是社会变革这个复杂方程式中的一个变数而以,就像曽浩的作品一样——物是而人非。
作者:冯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