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素描自助餐

  素描对有些艺术家而言已经久违了,就像学生考试一样,完毕后,就恨不得把课本甩了,胜利大逃亡,不愿再回首过去。素描在国内属于几乎连边缘都谈不上的位置,如果有前锋后卫一说的话,它可能是门卫。素描已是一块敲门砖,门被打开了,它的历史使命完成了,“砖”就失去了意义。

  不少当今成功的艺术家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数是走出了“苏式”素描这片沼泽地,在西方的油画中才发现了自己,而不是在素描中领悟的。因此大多数人较习惯于在画布上,用油画材料和工具直接思考表述自己的观念,很少用素描的形式来思考或阐释个人的艺术观点。因为拿起铅笔回使你联想到被动的学生时代,素描仅仅被看作是基础训练,而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许多人把创作与素描截然分开,画素描时是一种思维模式,搞创作时又是一套思维模式,把两者对立起来。

  当下中国的现代美术风起云涌,素描教学理念已完全滞后。目前美术学院在课堂上所理解的素描含义,更多的依然是前苏联的模式,素描已经是一种“八股文”式的东西,是教条,放置在时代的背景中,它就象冰箱中的咸鱼已不鲜活了。

  在美院,素描课天天碰到,然而当今的素描究竟怎样画?大多数人没有思考过,依然沿着素描教条实施,学生被动的学习,被动而不主动,这是最关键的!一走进教室,无形的教学大纲罩在学生头上,变成要你学,而不是我要学,反正这是必须过的一道门槛。谁能跨过这道门槛,而不跌落在这片沼泽地里,谁就是赢家。事实上大多数的人纷纷落马,学生被动地坐在画架前,在没有任何感觉的状态下动笔。完全按照“八股”的方式仿造,把“传统”束之高阁,死搬硬套,在注意明暗调子、体积空间的同时,对对象没有任何个人的感受。画面僵硬、死板,没有生命力。追求精神目标是一切艺术的使命,守不住这根底线,就失去了文化意义。学生在学习素描法则的同时,却不知道通过法则去达到什么目的,并获得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大多数的学生进美院,是因为他们热爱绘画,他们会在文化课堂上,情不自禁的在课本上涂抹上几笔,勾画出一些幼稚但很生动的人物。但是当他们进入画室,面对模特时,那些想象力已荡然无存。他们迷失在“苏式”的素描包袱里,眼睛与对象之间被无数的体块、调子、方法、规律所遮挡并产生障碍,他的每一笔都是为了体现这些法则而工作,至于对象鲜活的特征和自己的时代精神与感受已经不重要了。我想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家长每天硬喂给孩子吃饭的时候,往往效果适得其反,结果是厌食症。

  在这种被动式教育的模式下,还会产生一种怪胎,越是传统石膏技巧掌握得好的学生,毕业后创作欲望越是少。其实学习“传统”并非是真正的本来的传统,传统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而是你根据自己的需要所“找到”的传统。东西方的美术史那么悠久、那么丰富,你能全部“咽”下去吗?消化不了,对你而言 ,就没有多少价值。你只能用自助餐的方式,选择适合自己肠胃结构的食物食用。“传统”就象一贴良药,对王五适合,对马六可能就是毒药,越是好的药毒性就越大,对症下药是最重要的。当你发现,并“消化”了那些“传统”的时候,你就体验到了转换性创造的奥秘,你也渐渐发现了自己。

  素描的训练,并不是仅仅通过写生或模拟对象,通常对象是不能告诉你什么的,而是通过个人的嗜好、秉性、与所处的时代在观念上、表现手法上、造型上不断的修正美术史。某种程度讲,美术史的延续、开拓是对东西文化的吸纳,修正中得一进行的,而不是仅仅通过描摹自然。结构和造型应该同时研究,所谓结构(肌肉、骨骼)是客观的存在,所谓造型是主观意识,是有历史和文化的含义。造型是审美,每一时期的审美标准是不同的,无论是西方美术史本身,还是中国美术史的演绎,或者东西方文化之间的比较,差异非常之大。素描训练不能把两者分开,往往学生总是去刻画所谓的结构,其结果僵死。并且挫伤绘画的信心,会泄气,在画面上显得没有自信,缺乏兴趣,会被对象牵着鼻子走。

  寻找自己的思考点,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从自身出发,已显得迫在眉睫!请在美术史这庞大的菜单中,阶段性的选择自己所钟爱的画风,寻找兴奋点,特别在学生时代,不断替换大师的拖鞋走走,游走于美术史 和对象之间,在生活与历史、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寻找接口。不要把基础训练与创作对立起来,基础训练中应该有创作的成分,也许这应该与打基础的第一天同时起步!孔融让梨的典故,在艺术上运用是不合适的,常人在果盘中凭直觉取最大、色泽最好的梨是本能,拿小而色泽差的梨时,内心是扭曲的,是因为考虑到左右的舆论,并不是他的本意。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在扭曲自己,然而在素描的学习过程中,请为你自己做点什么。

  有时素描的记录更贴切,自然、朴实、方便。成为人就是成为个体,素描是艺术手记,是艺术家心理的轨迹和行为方式,是创作的前站、是创作的一部分、是创作本身!有什么样的素描,就有什么样的油画。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凡高,盎格尔、埃贡·席勒、弗洛依德等等。

  素描《倒置的狗》是本人油画作品《演算系列》的一个延续和补充,是从个人的视角切入,有较明显个人化倾向。是本人在后现代状况中的一种态度,是对自我在当代文化中的位置的审视与选择,在扣击绘画语言之门的过程中,用个人的话语方式,来寻找个人与文化的关系。

  如果我们把素描看作是对世界认知的方法论的话,那么其含义就会很宽泛。其实世界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的造型方法和对世界认知的独特性,只是被边缘化了

  中国的哲学理念更多的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彼此的关系。西方的哲学关心的是自然科学,对物质的结构、成分等本质的东西研究感兴趣,然后征服它。

  中医和西医的切入点就完全不同的,中医讲通达,方法是调理。西医是哪儿痛治哪,方法是局部治疗。中医走经络,西医讲解剖,西医可以将每一块肌肉、骨骼,分析得一清二楚,标上名字,科学理性。中医的经络和穴位是无法解剖的,它客观存在,但依然无法用西方现代理论加以剖析和表述,而且用西方的理性分析来解释中国文化时,往往显得苍白无力,不得要领。这是两个文化系统,中国文化的特点是偏重于抽象,轻逻辑,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重文科废理科,西方文化基本上崇尚理科,所以他们把精神领域的奥秘,和形而上学的结论,非常自然的都归结于物理的作用。

  中国传统的造型理念与西方的也不尽相同,比如,中国人的雕塑是跟着绘画走的,雕塑的衣纹线完全是平面线条的理念,讲究的是疏密、通达、顺气、含蓄,追求的是平面。而西方的绘画是跟着雕塑走的,讲究的是光影、空间、力度,追求的是体积。针对初学者提倡画石膏像,就缘于此。也许这世界一直是多元的,只是由于各种原因,我们没有注意到而已。一个民族在她的文化形成中依然是在选择适合其民族发展的东西,始终处于吸收、排斥、整合之中,何况一个个人的艺术行为。选择,教会学生如何去挑选,找食吃,这才是最重要的。

  西方美学的发展,基本上是跟随着科学的发展而演绎,传统的素描理念是西方人对自然世界认识和把握的结果。然而当照相技术普及以后,再现自然的素描理念发生了危机……如果19世纪中国的历史是对西方的回应,那么,当今时代最终是否可被看作是“西方对中国的回应”?或者说提供了选择的机缘?

  “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如果我们绕开东西方文化对立的怪圈,才有可能不落入别人的文化窠穴,也不落入自己的窠穴。站在自己的土壤上,从个人的视线出发,追溯、反梳东西方文化传统,融会贯通,一以贯之,生成自己。请记住,自主,自助。

  这也许就是我所理解的素描自助餐。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姜建忠

作者:姜建忠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