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夏福宁的画不是经验的,而是感性的,同时更是思辨的。所以,我们不需要用眼睛去直视他的画面,这样你可能会很累,有时候你在他的作品前静静地将眼睛闭上几秒钟再睁开,或许能够更好的感知到他在创作时的心跳,从而顺着他的心跳进入一个哲思的世界。
一直以来,夏福宁选择的都是一种强烈的表现性语言,这很容易使人想起培根。技术手段究竟对画家的表达有多少影响,这其实是一个可以讨论的话题。不过在夏福宁今天的创作中,这应该不再是重点的问题。毕竟,作为85时期就登上画坛的艺术家来说,几十年过去了,形而下的技术问题,应该早已不是他还在琢磨的创作方向。作为一个人生阅历丰富、思想行为成熟的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关注精神世界,展开对生命价值、对存在意义的深度思考,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这一点,在夏福宁的近期创作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夏福宁选择的表现对象离他都不是很远,都在其视线范围之内:缺失了人物的沙发、椅凳,身边各种空的瓶瓶罐罐,即使是人物,也基本上都是近距离观照的局部和片段。此外,艺术家在创作中基本上也不怎么交代明确的背景空间,即使有也是封闭的室内。在色彩的选择上,夏福宁的倾向比较稳定,基本上是黑灰的色调为主,画面有时显得很厚重。所有这些风格语言集中到一起,使他的作品直接传递出一种很幽闭的孤独感,甚至使人感觉到一丝丝的焦虑和不安。当然,对于艺术家来说,这种孤独感未必是坏事,有时候他反倒是艺术家赖以生存和艺术创作的源动力。在和孤独相处的时候,艺术家的内心会变得澄明。对于夏福宁的画面来说,这种孤独感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了他最真实的内心世界,也呈现他最本正的创作状态。
除了这种感性的直观之外,夏福宁的作品还有一种明显的逻辑结构关系。当他把这些离他自己空间物理距离很近的物象最终摆放在他的画面上时,他其实是保持着一种距离感的,有时候,画面上的这种距离感还无比的遥远。物象的近和视像的远,为夏福宁的作品注入一股内在的张力,这种张力不仅是视觉层面上的,更是一种沟通艺术家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的精神层面上的。藉由这股张力,艺术家得以建立起物象、视像和心像的关系通道,从而通过画笔很方便的进入他最终所需要的表现空间。有了这样的通道,夏福宁便能够游刃有余的进出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将其在心灵深处的精神探险通过物象不断的表现出来。因此,夏福宁画面中这些一般人觉得普普通通、看似无聊的物象和躯体,实际上是他进入自己内心深处的秘道。也只有距离我们最近的东西,才能够将我们送到自己心灵的最深处;但也恰恰因为它太近,又容易使我们不经意间就忽视了它们的存在,忘记了它们可能给我们的精神慰籍。夏福宁之所以选择不断重复地表现它们,正是因为他的敏感使他从这些身边普通的物象上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心灵抚慰,这种慰籍使他得以保持着长久的创作动力。
所以说,夏福宁的画其实最终传达的是一种人的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矛盾关系。一旦我们确立了夏福宁作品中的这种二元结构,我们就发现,他的作品其实是带有一种终极指向的。这种二元结构必然将对他的作品分析带离其作品本身,进入一个新的平台,一个思辨的空间。在这里,我们可以做出属于自己的价值判断。夏福宁的作品到这里已经脱离了单纯物象和视像的存在,而成为一种心像的显现。这时候,我们其实可以稍稍闭上一会眼睛,因为艺术家的作品应该已经在我们的头脑中为我们的内在世界和外在观察搭建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我们顺着这座桥梁大可以自己去思考下一步的问题,一个属于价值层面的终极思考。
我们看到的夏福宁作品很少宏大叙事,甚至都没有明显的社会性和叙事性倾向。叙事性剥离的同时,也消除了作品中的时间。这使艺术家的作品处在了一种没有时间的空间中,因而虽然物象和视像看起来简单,但它们并不轻松,有时候甚至反倒像是凝固了一样,显得无比沉重。这或许就是因为他的画不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一种孤独的感性直观和逻辑的矛盾关系基础之上所造成的。这种层层递进的矛盾关系很容易把我们带入一个思辨的哲学空间,面对他的作品,我们会不由得的做出属于自己的终极生命思考。
经由哲思,看似普通的身边物,成了参悟人生的标靶,成了进入内心世界的通道。对于大部分宗教来说,物的世界是神的创造,对于艺术来说,物的世界是艺术家的创造。在夏福宁的作品中,他所选择的物也好、人也好,或许并不是真实的客观存在,其实这对他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他为这些物象赋予了某种关系,从而也为自己营建了一个世界,一个属于自己内心的世界。中国佛禅文化中有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偈语,说的其实也就这样的道理。佛家的文化总是会引发无尽的遐思,夏福宁的画究竟有多少是无法言说的内容,这可能是需要看画人自己去玩味的了。
作者:丁亚雷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