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有人说自然之美在于人的存在和发现,也有人说自然之美不以人的存在而存在。可问题在于,没有了人的存在,自然的那种被人称为“美”的属性还叫“美”吗?也许应该叫“X”了。不同时代的人甚至一个人的不同时期,对待自然的态度是有所差别的。当人们用一种带有感情的方式来认识和理解自然的时候,自然就有了一个新的名称——“风景”;而人们的这种认识和理解自然的方式也有了一个新的名称——“观察方式”。显然,无论是“风景”还是“观察方式”,都要以人的视觉为基础,而视觉艺术家的工作便是把自己观察自然(风景)的认识(观察)方式,用物质化的视觉符号呈现出来。这种视觉符号便是“风景画”。
洪浩昌就是这样一位“风景”画家,他用他手中的画刀和颜料来表现他所理解和观察到的自然(风景)。由于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星球的陆地大部分地方都充满了人类活动的痕迹,所以能够成为风景画的对象大多也就脱离不了人类的建筑。在洪浩昌的作品里带有不同地域和时代特征的建筑以及由此产生的空间感受和心理体验,成了他的主要对象。无论是红土高原的明亮色彩,江南水乡的清丽静雅,还是首都北京的气宇恢弘,都是他生长、求学和创作的迁徙活动的旅痕所得。在他最近的以首都北京标志性公共建筑为主题的作品中,他把自己一以贯之的大块面色彩刮涂和急促有力的轮廓勾勒,充分地发挥出来。那些被拉宽、推远的公共建筑,在宽广的空间中时而高大突兀,时而又静若止水,然而它们却被海内外纷至沓来的各色人等充斥着、裹挟着,雍容华贵中透露着众望所归的皇城气派。这气派来源于人的拥挤,众多的人茫然地在具有崇高感的“建筑”间穿梭。这建筑其实代表了人类对于权力、梦想和至高无上的权威力量的认识。在今天的游人中,或许少了那份置权威于头顶的卑微心理,但艺术家把这么多人安置于这样的建筑群中,又不得不让人在这样的“风景”中“驻足”。因为艺术家把这一特殊的“景观”延伸到了社会学的范畴,作为世界上的第一人口大国,一个制定了如此严厉的人口政策的国家,这种代表了传统的“神权”遇到了如此“人口状态”的当代中国,这种“历史”与“现实”的重叠,正好又被艺术家用传统视觉的基础来“现代化”。这两种并置的重叠(一个是物象的,另一个是视觉基因的),不能不说是当代艺术的又一“景观”。
这样的艺术品或许只是纷繁艺术生态的一种,但它明显带有“中国基因”的视觉烙印的特征给了我们又一思考的理由:那些在带有强烈民族传统的“阵地”上大呼小叫的视觉的传承学者们,那些张牙舞爪的“当代艺术”家们,是不是该停下来看看这样的“风景”(或景观)。
有趣的还有艺术家对于北京风景的色彩表达。他用高明度和纯度的色彩块面来表现城市的景观,仿佛这里的气候如艺术家家乡那样明亮和纯净。显然,这并不总是北京的真实情况。地处华北平原的北部,紧邻内蒙古草原和荒漠,这里的天空总是有着令人头疼的尘土。除了这种地理上的特征之外,作为许多朝代的首都,北京的文化历史背景也有着不同时代不同人的种种理解和观察角度。就视觉艺术而言,北京的标志性公共建筑多年来早已成为许多艺术家反复描绘和表现的对象和题材了。可是洪浩昌仍然要画,他不想单纯去挖掘和表达这个古都丰富但又沉重的历史,无论是从歌颂还是从批判的角度。他要用色彩、块面还有那充满激情的刀痕,来刻画出一个个在画布上自足而富有表现力的视觉形象,它们不再是现实风景的再现,而是艺术家初到北京时的印象,一种带有明显嘹亮的高原色彩和广阔的大地意识的印象。
于是,带有文化历史痕迹的建筑和城市空间,就这样被艺术家抽离为一种纯粹视觉表达的对象,它们简单、明了又阳光灿烂,一如艺术家自己那颗透明清澈的心。富有历史和文化,甚至还带有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烙印的风景,就这样被艺术家又一次以自己的方式赋予了新的景象和诠释。这不能不说是艺术家的创造价值所在。它使我们联想到物是人非的自然规律,更使我们意识到人是物非的必然性。
“古为今用”——集体智慧与个人才情融为一体,再将其扔到中国的二十一世纪的“风景”里,这正是洪浩昌的“景观北京”系列作品为我们当代艺术带来的弥久常新的“风景”。
高岭(美术学博士、策展人、批评家)
2007年4月25日
作者:高岭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