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早闻徐鼎一的山水画,笔墨苍茫,意境深邃,仿佛每幅画都在传递画家内心的向往。著名山水画大师黄宾虹曾说过:“艺术是最高的养生法。”为一探书画养生的高妙,近日笔者有幸在荣宝斋拜访了著名山水画家徐鼎一。荣宝斋坐落在北京和平门外琉璃厂西街,始建于清朝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迄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是驰名中外的老字号。在繁华的都市,能到古色古香、独具匠心的荣宝斋高大仿古建筑群,感受到繁华都市少有的安静和古朴。而拜访这样一位亦古亦今的画家,实属不易。见到笔者,徐鼎一热情地招呼喝茶。眼前这位山水画家,方脸高鼻,一袭中式仿古衬衫,头顶如墨板寸头,嘴下一捋长胡须,笑声爽朗又浑厚,颇有所画大山的气息。
一、诗人做起了画家
徐鼎一十几岁写新诗,二十几岁进京后开始写格律诗,早年是位在中国诗坛小有名气的诗人。闲聊中笔者了解到他自小就对诗歌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由于上初中时学习条件差,买不起书读,不惜卖掉一半的口粮来买书。“我们那个时候读初中,上11天课休假3天,期间的口粮都是自带的,因为没钱买书,常常把带的粮食卖掉一半去买书。饿坏了,就去学校附近的姨家背红薯充饥。我自幼喜欢文学,买的书大都是文学、诗歌类的书,像《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汉魏六朝古诗选》等。”他说。一位诗人后来为什么做起了画家?他说:“诗、书、画本来同源,绘画需要贯通诗歌与书法,以诗的意境,以书法的笔法,来构筑绘画的核心价值。诗书画三者归到一个原点,就是运用简练的手法,表达深闳的意境。我小的时候习练过楷书,有一定的书法功底,1992年到北京,在中国诗书画研究院工作后,得以有机会接触到很多画家,比如赖少其、何海霞、梁树年、张仃多位先生,耳濡目染激发了对绘画创作的兴趣。”
二、安静思考的人不容易抱怨
作为一位既是诗人又是画家的艺术家,要想作好诗,画好画,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静心研读。徐鼎一不仅对国学深有研究,而且对儒学、道学、禅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主编杂志的同时,他把研读儒家经典作为必修课,尤其是《论语》,百读不厌。传统文化是海,常年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让他受益良多。徐鼎一告诉笔者:“传统中的这种文化精华,常使人的心地为之豁然开朗,让人有一颗通达之心,达到精神上的自由状态、思想上的开放状态,可以容纳一切,明辨是非,看到事情背后的规律,从而变得包容和自信。有了通达之心,当生活中出现问题时,就不会不加思考,一味地抱怨社会和他人。孔子一生命途多舛,做官不长久就被赶走,后来连隐士都瞧不起他,但孔子从来没有埋怨过他们,而是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理解他人这样做的原因。这种从容不迫的状态是需要年轻人学习的。”读书可以让人变得通达,拥有一颗平常心,绘画同样可以让人心静,收获平和。如果把读书看作一个凝神静气的思考过程,一个在安静中修养心性的过程,那么绘画同样可以达到这个效果。“著名山水画艺术大师黄宾虹曾说过:‘书画是最高的养生法。’我总结为四点,书画有静气、凝神、炼精、归化的作用。绘画需要调整呼吸,聚精会神,让精神高度纯化,灵魂回归自然,整个人的意识、思想、意念高度集中,安静地思考一些事情。当下笔作画,笔尖就像一个喷口,把所有集中在一起的东西喷发出来,也是一种情绪上的表达和释放。”徐鼎一说。
三、有“生命力”的画才能养生
好多画作不仅可以让画者和赏者安静下来,深入地思考,还能让人精神振奋,富有生命力。重庆是个山城,但山多而不荒,基本每座山上都住有人家,从小在山中长大的徐鼎一,平日不用写生,闭目就能呈现山的形象,或许这成长的烙印使得他在每座山上都画有房子,有种旺盛的生命感。谈到绘画创作以来,感触最深的东西,徐鼎一坦言道“生命”二字。
徐鼎一的诗文书画都深深根植于传统文化,为创造出空灵、浑厚、深邃的山水作品,在继承传统文化精华之余,不忘收藏书画原作,参加名家画展,透过书画作者对笔墨的运用,感受艺术家当时的创作状态,与艺术家面对面地交流。20多年前,他曾参加过徐悲鸿纪念馆举办的一次联展,与其他画展不同的是,那次画展展览的是全国20多家著名画家的作品,其中包括黄宾虹、李可染、潘天寿等大家。看完展览整后,徐鼎一感觉自己竟变得精神抖擞,眼前一片阳光灿烂。也是这次观展的亲身经历,使得他深深地体会到画作中蕴藏的生命力带给人的感染。
“画中传达的生命感比什么都重要,一张画里面看不到生命感,看不到生命的顽强和状态,就不是一件成功的作品。有生命力的画作要有对事物深切的感悟和鲜活的呈现,画作有了生命感才能气韵生动、气象博大,才能感染观赏者,起到养生的效果。”他说。
四、每天给心灵洗“三”次澡
“昨夜杂梦纷扰,人生贪嗔未除。反观此心刮垢,洗发新我如初。”徐鼎一在随笔中写道。现代都市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奔波于钢筋、水泥的森林,无暇享受大自然的恩惠,更不用谈人与自然的融合与统一。焦灼、浮躁、抱怨成为现代人的通病,慢节奏的生活成为一种奢侈。“吾日当三省吾身,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不断的自省。我们应该拥有一颗平常心,把自己的心灵打开,每天反醒自己的言行,扪心自问做的够不够,不要有什么成见,心地如同一个明净的天空,如同电脑每天要清空垃圾,然后迎接新的内容,这样感受事物的时候就会不同。”徐鼎一若有所思地说:“当代人需要静心养气,而古代圣贤也经常‘三复白珪之玷’。孔子经常自省:‘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圣人况且如此,当代人更应从自己做起,收回放纵之心,回归自我。”徐鼎一在艺术的修行中寻找着生命的价值,在不断的创作中纯化精神的澄明。书画呈现的生命感,既能滋养自己,也将为观者带来鲜活的体验。
(本文作者系《保健时报》记者)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