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南唐董源《龙宿郊民图》

2015-03-06 13:56

  五代十国的绘画,上承唐朝余脉,下开宋代新风,是个承上启下的时期,无论人物、山水还是花鸟都在继承唐代传统的同时出现了新的风貌。其山水画有重大发展和变化,水墨或水墨淡彩山水发展成熟,并形成南、北两大山水画派系。南方山水画派以董源、巨然为代表,喜写平淡天真、滋润秀丽的江南景色,多平远构图,笔墨圆润轻淡。北方山水画派以荆浩、关仝为代表,善绘雄伟壮美的北方大山大水,作全景式高远构图,笔墨劲峭雄健。两大画派风格迥异,对后世均有重大影响。

  董源(?—约962),字叔达,钟陵(今江西南昌)人,曾为南唐北苑副使,世称董北苑。他的山水多画江南景色,草木蓊郁,秀润多姿,云雾显晦,峰峦出没,充满生意。人们往往用“平淡天真”形容他的风格。

  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龙宿郊民图》是董源的传世作品之一。此画系绢本,青绿设色,无款,亦无宋、元人旧题,纵156厘米,横160厘米。画面山岗圆深,草木丰茂,杂树丹碧掩映,山麓人家张灯于树,连舟歌舞,似描写节日嬉娱情景。此图以水墨浅绛为骨,山体上依山石结构创造性地施以密密的披麻皴,虽说不上峥嵘奇峻,却也不失自然恬淡,正所谓“不装巧趣,皆得天真”。

  关于图名,明詹景凤《东图玄览编》称其为《龙绣交鸣图》。因董其昌偏爱董源的画,千方百计从他人手中寻觅得四图,鉴定为董源所绘,取其堂名“四源堂”以藏之。图皆无名,他便依北宋《宣和画谱》所记,一一定名为《潇湘图》、《夏山图》、《秋江行旅图》,又将《龙绣交鸣图》改名《龙宿郊民图》。董其昌搞不清“龙绣交鸣”是何意,便谓此图是宋太祖下江南时地方上用以进贡的,于是自作主张改名为《龙宿郊民图》。然而考证历史,宋太祖并未亲征江南,而图下方水边有众人聚于岸及船上,“联臂舞跃,古者拔河之戏”,清干隆皇帝便猜测是“郊民见龙宿祈雨所陈”。近人又有《龙袖骄民图》之说,意谓天子脚下骄养之民,图名含义即太平时代居住在天子脚下的幸福之民,图上所绘内容当是节日嬉娱之景,如河上连舟槌鼓,类似竞渡之类,岸旁连臂踏歌,示欢庆秋收之喜,与图名亦相吻合。 责任编辑:小萌

来源:中国文物网书法绘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