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2年7月28日,沈天万老师在刘海粟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画展,画展中的一幅幅作品,都串联出了沈老师精彩的艺术人生路。但此次画展的目的不仅在于展示沈老师的作品,更在于对刘海粟艺术教育100周年的纪念。在2012年即将以告一段落之际,我们也希望通过这部画册,再次回顾那次画展,回味刘海粟的艺术教育理念,以及沈天万老师对艺术教育理念的传承与发展。
2012年恰逢上海美专建校100周年,也是刘海粟艺术教育100周年纪念。刘海粟老师一生都对中国艺术教育的变革与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他产生的深远影响也通过他的学生,一个个当代的艺术大家,得以展现。沈天万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
从沈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学生对于老师那独到的艺术教育理念的坚持与传承,看到了一个艺术家对于艺术创新的执着与追求,更看到了一个老人已将对于艺术的热爱化为一种生活的习惯,他用绘画的方式传递思想、表达态度、宣泄情感,以这样的坚持构成了他的人生画卷。而在刘海粟艺术教育100周年之际,沈老师也让自己的人生画卷浓缩成了一次画展,向恩师刘海粟老师呈上了一份既无愧于心,更打动人心的答卷。
那么,刘海粟老师对于沈天万老师而言到底有着什么特殊的意义呢?或许从沈老师的神情中可以告诉我们答案。每每提到刘海粟老师,沈老师的眉宇间都会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有感动,有激动,有感谢,有欣慰……
感动,是受到刘海粟老师个人魅力的触动。作为中国西洋艺术教育的首批发起者之一,刘海粟老师敬礼了包括社会舆论在内的重重阻碍。而作为刘海粟老师的学生,沈老师深感恩师坚持其艺术教育理念的不易,更为其艺术精神所感动。
激动,更多的源自于一种内在共鸣。在早年的创作时期,沈老师不完全遵循物体原本形态,大胆重新解构,富于外在变化及内在思想的理念,并不受到认可。其艺术创作的进行也受到种种限制。但恩师的艺术创作思想,极大地鼓舞了他朝着自己的艺术道路不断迈进的信心。
在沈老师的诸多画作中,有一幅《菊花》始终是沈老最心爱的作品,这幅作品的画框也是由刘海粟老师所赠。在这幅作品中,用来描绘菊花的笔触细腻而大胆,用笔果断,虽然已是略显焦黄的秋末菊花,但在干练的笔触中仍旧透露出一种不屈的气质。绘画时虽用的是西洋技法,但最终的效果却透露出浓郁的国画内涵。且画中作为附加的花朵及花叶部分,大量运用了虚化的手法,十分自然的没入了深棕的背景之中。虽然是静物写生,却已经透露出要摒弃传统的纯写实画风的意思,试图要让主题元素与思想成为核心而不再是拘泥于物体原有形态。
感谢,正是由于刘海粟老师独到的艺术教育理念,在艺术坚持中所展现出的个人魅力和对于勇于创新的年轻画家的积极鼓励与支持,帮助沈天万老师坚定了自己的艺术追求,指引了其一生的艺术创作方向。可以说,在沈老师的一生中,有许多良师益友帮助了他不断突破自己,而刘海粟老师也正是这些良师益友中极为重要的一位。这也是为何,在刘海粟艺术教育100周年纪念的时候,他要为刘海粟老师献上自己的画展的原因。沈老师要以这样的方式,感谢刘海粟老师的教育之恩,感谢因为有他的指引,帮助了沈老师在之后几十年的艺术之路上走的如此踏实、坦然,促成了一件件充满艺术价值的作品,更成就了沈老师精彩的艺术人生。
而欣慰,则主要是沈老师对于自己一路走来并没有辜负恩师期望的问心无愧。这种感受,或许真的只有经历过无数艺术创作历练的沈老自己才能描绘。要走过多少坎坷,经历多少次凤凰涅盘,才能最终不断突破自己,在自己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艺术创作道路上不断塑造出自己新的风格。这样的问心无愧,沉默寡言的沈老师并不会一一道来,他也不会向我们解释自己到底经历了多少精神苦旅。但是我们却能通过画展,通过这本画册,从他的画作里看到他的成长与变化,体会那不为他侃侃而谈的内心之旅。
在翻阅这本画册之前,或许你已经因为那一次的画展,记住了沈老的那句格言:
“我只是不想重复自己。”
而当你理解了沈老师对于刘海粟老师的感恩之情,再细细翻阅的画册之后,相信你会再记住另一句话:
“我可以问心无愧的对恩师说一句--我,没有浪费色彩。”
……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