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绘画:一种“叙述”

  摘 要:本论文围绕绘画创作中主题、内涵及情感的显现或隐示的主线,探讨绘画“叙述”的表现特征和修辞方式,观察艺术家在凸显创作主题、展示内心情感、表达画面戏剧性效果、传达人生认识和艺术趣味等诸多“叙述”诉求时,如何在造型、线条、色彩等基本形态因素的瞬间静态形式的建构中传达画面背后不在场的精神指向。同时以笔者自身在艺术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为例,进一步解读绘画中的叙述特性、叙述性因素的存在形态与结构布局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叙述;情感;呈现;存在形态;精神指向

  一、引言

  文学中的“叙述”(Narrative)是指在时间和因果关系上有着一定联系的系列事件的符号再现[1]。《美学辞典》之“叙述”词条也指明“叙述”是文学作品基本表现手法之一[2]。1983年,热拉尔•热奈特[3]对“叙述学”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作了重新界定,不少学者将 “叙述”理论置于完全不同的概念和体制框架中进行考察,并扩散到哲学、社会学、历史学、音乐、绘画等领域的研究,跨越了长期以来将其自身限定于叙述文本内在的相对封闭性。在这种跨学科的研究背景下,艺术领域中的“图像叙述”以特定的语言形态和符号系统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同时,情感化的叙述或叙述中的情感诉求在绘画创作中呈现其特殊的重要性。绘画作品综合性艺术表述的追求使得绘画语言的表现性、象征性因素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绘画语言的“叙述”特征

  绘画作为一种古老并迄今仍然存在的艺术门类,在古典主义艺术那里是一种具有严格的质的规定性的样式,完美是其至高的追求,在现代主义者那里对意义的渴求则是其难以遏止的内心冲动,而在后现代主义那里,是“怎么都行”[4]。那么,绘画的“叙述”作为一种受文学启发发展而成的艺术形式也不只是艺术家一厢情愿的追求。一方面,艺术家借助绘画语言的“叙述”作为创作的基本思路,向观者传达自己的情感意图和精神指向(根源于一个人的文化背景和人生认识)。在这里,“叙述”不仅反映作品本身的艺术逻辑,更以反叛的革命性的异样面貌出现以获得自身价值存在的理由;另一方面,每一位具有一定绘画接受能力的观赏者都是在一定的美学先验标准支持下面对一件画作的。他们会以直指人心的顿悟方式去衡量作品所传达的特殊品质,也会以自己固有的理解和判断去审视这一画作,这种交互关系,是绘画这一方式的叙述模式的具体存在。

  绘画将其背后或“之外”的诗意和观念传递给观赏者,使观者去感受或想象更为具体的意境。从创作过程看,画家获得某种主观的情感体验和精神认识,之后以特定的技术手段使观者通过这种“叙述”获得内涵的意蕴或较明确的指向。画家有意使观赏者依照他所设计的感悟路径来导入,借助特定的语言符号将其“叙述”出来。

  面对一幅画作,自然会提出艺术家要“说什么”这一问题。作为被表述的材料的作品的“意义”,是按作者的审美倾向和精神向度的不同追求而选择的,这种选择与画家的艺术趣味、人生经历密不可分,而且还受到来自社会观念、社会心理的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讲,作品的“叙述”便具有个性化的方式。

  因此,绘画的个性化的叙述方式首先体现在对主题精神的选择和取舍上,再者体现在具体的形式语言处理上(如造型、线条、色彩的结构形态和组织铺排等方面),从而将作品的意蕴内涵依附于作品的形式建构中。

  三、造型符号作为叙述精神指向的形式建构

  绘画的精神主题或诗意内涵外化为某种语言符号,以较为固定的关系交互作用到整个画面上,成为一种相对明确的叙述手法。这些手法从外部形态和内在结构上都显现一定的相似性,绘画特性使其叙述方式扰乱了观者的时间感受,使时间在某个瞬间停止,成为静态呈现方式。

  造型和色彩是油画的重要表现元素。物质材料显现出造型结构和色彩表现上的层次秩序(无论是具象的或是抽象的表达),将不同的形色组合和对比与结构形态和观念传达紧密结合在一起,使之成为绘画表现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由形色各异的单个元素构成点、线、面的集合体,在结构形态中产生明暗、冷暖、强弱等不同效果的交汇,赋予画面以变化、发展、统一等具有结构逻辑意义的呈现方式,从而给观者视觉感受并在精神领悟上形成类比的、形象的通感。

  当然,这些色彩、笔触会相互叠加和消减,构成互相依存、互相联系的统一整体,具有和谐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弗里德里希[5]在一幅光秃秃的山地风景画《西里西安山景色》中,描绘了山的景色,穿越近景的山坡,画面远方是笼罩在白雪之下连绵不断的群峰,在近景右边长着一棵枯树,这种手法更像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精神。在画面更远处的峡谷之后,山地逐渐上升,一直延伸到大雪覆盖的群峰之颠,在不同形色横向连接的方式上,弗里德里希除了使用逐渐叠加和消减外,还运用转换手法,让不同的造型线条或色块自然地过渡和衔接,使形色在平面展开时隐透着浓淡色晕和丰富的层次变化。这是一种同中求异,寓统一于变化之中的叙述方式。它达到强化诗意氛围,凸显悲剧指向的特定叙述目的,是浪温主义的视觉传达观念发展到晚期时颇具典型意义的特征。

  如果从具象画面的内容、结构逻辑以及形色的布局来看,绘画以主观的表达动机和外化的画面呈现形成一种特有的贯穿方式。尽管没有体现人物形象,但画家以相对自然的表现手法,通过与创作动机相吻合的结构布局等处理手段将形色元素进行交织贯穿,获得叙述传达的意义。一幅画作中不同特性的形色组合既可以在微观结构层面突理创作主旨,也可在宏观结构布局层面上构建类似传统意义的诗意呈现、精神指向等完整过程并以此达到塑造形象、表达创作内容的叙述目的。

  四、绘画中的叙述手法及存在形态

  苏珊•朗格(Susamme K•Langer)认为“情感符号”的组成因素有一定的形式,可以借此传达领悟生命和感觉的过程,它是描绘而非推理的形式,具有意义,却没有约定俗成的关系,从而不是把自己表现为一般意义上的符合,而是表现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6]

  叙述因素对画作中形象的塑造、情感的表达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能将画面人物内心世界外化;同时通过特定的创作技巧来牵引和激发观者的心理活动,创造一个新的甚至是幻觉的世界;产生强烈的张力,达到情感宣泄的极致。画面叙述体现为作品的符号系统,具有显现、象征或隐喻的作用,并由此让观者获得审美体验。在马克•罗斯科[7]为休斯敦教堂创作的14件巨幅作品中我们会产生这样的共鸣(这也是罗斯科自己的观点):“当你在找寻某种不确定的形象时,你以某种可见的视觉形象作标记,这种欣赏经历就如同宗教。”也就是说,在一个黑暗、强大、无法控制的世界寻找某种上帝存在的证据,而这个世界的最终结局是死亡.画家想以这种方式来表现这个世界,“表现这个空无的时空,将它们隐藏在不断变幻的色彩,块面和光影之中,罗斯科在画面上给我们留下微小、有限的暗示,就如这个世界还有希望存在的微弱光线一样,但这只是一种我们永远也无法确定的希望。”[8]

  在这里,罗斯科作品所显示出的叙述特质和叙述手法主要体现为创作动机的全面外化和符号化。另一方面,色块作为一种抽象的修辞方法,背后隐涵了作者的意象叙述。一块巨大的黑色弥散并似乎融化在被限定的空间里,成为具有特殊表情涵义的凝聚体。这是一种诗意叙述!这种存在状态逐渐在观者的心里中积淀、凝固,在画面上整体呈现为一个具有象征意味的情感表述的符号系统,这种更为纯粹的秩序化的有意味的形式建构使画作的内在和深层的力量得以增强。

  绘画的这种叙述方式包含了外化的显见的叙述和背后的潜在的意象叙述,这两方面的整体结构互为表里,相得益彰。换言之,艺术家的绘画语言呈现或隐喻作品背后的精神指向,反映了艺术家在精神上超越个体认识有限性及现实的追求,超越表象去思索存在,思索终极价值的意义。这种思绪的叙述既注重画面语言的具体呈现和整合,又注重各种复杂的心理情绪和内在理念的叙述。它依靠个性化的清晰完整的形象结构来揭示外在的具体真实,也通过符号系统的意象来传递内在的精神真实。“叙述”不仅是一种外在的结构上的存在,而是成为完整的绘画创作理念和表达方式的重要因素。

  五、结语

  从叙述的角度来观察绘画,“叙述”因素不但是一种外在显现的结构存在形态,更作为一种创作的前提来思考。从绘画的创作动机、构思到创作实践这一过程,“叙述的方式”这一创作取向也直接促进艺术家对绘画这一古老的媒介的独特理解。同时,这一种创作媒介是世界和人生认识在艺术家头脑中的反映。与艺术家主体情感的宣泄和抒发一样,它是艺术家的情感体验与观赏者接受的一个途径。

  由此看来,画家在作品中获得合适的叙述方式、追求绘画的诗意叙述时的情感观念、人生态度及其死亡哲理等等,无不折射出画家所创造的作品这一特定时期的价值取向以及对社会、人生的内心体验和思考。它使画家在作品的创作构思、思维路径、技术运用以及意蕴呈现等方面都体现了一种有所超越的个性化的状态。同时,“叙述”作为一种中介语式,形成多元并兼容互释的修辞。在叙述转换中形成间离效果的同时叙述语言的外延不断得到拓展,意义叙述的张力得以增强,而情感内涵和诗性思考在逆向深化。在自然呈现的状态中,艺术家的绘画经验叙述在本真世界与存在结构的平衡中将确立独特风格和审美知觉。

  许东生:广州美术学院附中教师

  注释:

  [1]法国批评家兹维担•托多罗夫在《<十日淡>语法》中正式提出“叙述”这一概念,并将这门“关于叙述作品的科学”命名为“叙述学”。

  [2]王世德主编:《美学词典》,知识出版社,1986年,第481页。

  [3]热拉尔•热奈特(Gerere Genet)在《叙述的方式》一书中提出叙述者运用不同的叙述方式影响着作品的结构及其美学效果,将叙述者的叙事方式作为整个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4]费本耶阿得关于后现代主义的一句断语。

  [5]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画家卡斯帕尔•大卫•弗里德里希(1774-1840)作品,现藏于慕尼黑近代绘画陈列馆。

  [6]朱立元、张德兴等:《西方美述通史(第六卷)》(上),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625页。

  [7]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1903-1970),生于立陶宛,为“纽约画派”主要画家之一,在20世纪40年代未开创色域绘画风格,对美国二战后现代主义抽象表现绘画的发展影响深远。画家以简单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思想,用宗教的语汇升华现实的创伤。罗斯科在不同时间段分别创作风格不同的色域绘画,表达画家对抽象绘画的理解。

  [8][美]詹姆斯•埃尔金:《绘画与眼泪》,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年。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