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6-09-22 00:00
风格强烈、色彩耀眼,在石齐的艺术世界中,人们看到了思想活跃、感情率真、敢于探索的时代精神。他的思考和实践,已经触及中国绘画语言的本质,这也让他获得了诸多美术评论家和鉴赏家、收藏家的肯定。
画画是技艺、技巧,又远不在技艺、技巧。境界的大小、格调的高低远不是技巧所决定得了的。画中有“道”,要悟到这“道”绝非易事。看来,画风变革的过程,正是画家悟道的过程。我看石齐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画,深感他在悟“道”过程中的喜悦和痛苦。
石齐跳出了“具象”,不为现象所束缚,可他依然依恋看具象,即使在相当抽象的构图中,也隐隐约约显示出具象的痕迹。他把古今中外的各种表现手法归纳为三大体系,即具象、印象和抽象。
他作画时倾注全部精力和热情,对于画面上稍纵即逝的映象,善于立即抓住,善于把出现的苗头加以引发、升华和提炼。石齐有坚实的写实造型功力,他在表现上的自由性、随意性,紧紧地和他所追求的目标相联系,紧紧地以生活经验和感情体验为基础。这样,自由性、随意性以及与之相伴的偶然效果,成为他画面上的闪光点,而整个构思,却以其完整性和深度给人视觉和心理以感染力和震撼力。
——邵大箴 著名美术理论家
在石齐笔下,黑白关系转化为色墨关系,他运用中国画的笔墨意念来驾驭色彩,将传统色彩的平涂、填空、渲染,转化为直接性的抒情写意表现,这就大大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能力,而又不同于缺乏中国笔墨意念、着眼于光影造型的西方写生色彩系统和平面并置的装饰色彩系统。
西方画家面对对象,是实象、实色,色彩统一于对象的基础,而中国绘画是心象、心色,色彩统一于画家自身。石齐试图统一两者。从石齐的作品来看,具有先色后形、先情后识的特点。即石齐作品首先给予人的是色彩的激荡带来的复杂情绪感受,稍后我们才能在浓郁的色彩氛围中,依稀辨认出若干形象。
——殷双喜 著名美术批评家
“创新”已经成为社会各个领域谋求发展的基本要素。已是艺术大家的石齐却继续在中国画创新道路上进行新的探索和超越,并提出了新中国画之说。
在他最近的作品画面中少了耀眼的大色块,多了缠绵的笔墨情趣;少了充满冲突的张力,又多了格调清新的画意诗情。如《家园》、《采茶图》、《倚墨荷》等这些作品,内容上充满着对传统人文情怀的回归,但是画面表现却处处体现着时代的精神和气息,作者的创作心境和原创情感在作品中得到了真诚的表达。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书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