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带你看展览】在东方——意象·新媒体作品展 当代艺术的全方位探索

2018-04-18 18:36

VR “在东方”意象新媒体作品展

“在东方”意象新媒体作品展

8

今日美术馆

已结束 8.8万+

  2018年4月14日,在东方——意象·新媒体作品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了架上绘画、雕塑、装置、影像、表演等多媒体艺术作品数十件。意象和写意,蕴含了中国美学的重要思想,同样也是东方精神的特色。当下,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东方”“意象”正是学界不断探讨的可能。

  “在东方·意象”立足于中国当代艺术当下的自我反思与深入探索。“在东方”无疑是对中国艺术家自我身份角度的发声,同时“意象”概念的提出,更是希望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梳理出自己的精神优势、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整个展览设置了三个关键词:在东方、意象、新媒体,这也是展出作品围绕的核心。

  本期雅昌带你看展览邀请此次展览艺术总监冯放、策展人彭锋作为导览嘉宾。

展览策展人彭锋

展览艺术总监冯放

  冯放:在东方——意象·新媒体作品展是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展览项目,这已经第三个阶段,整个展览围绕东方与意象展开。对于这样的展览主题,我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精彩纷呈与泥石俱下同时上演。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发展?策展人彭锋教授提出的“在东方—意象”或许正是我们今后值得探求的方向。

  当代艺术由传统的绘画发展而来,借助现代工业和媒介,经百年发展至今已成为涉及影像、动画、行为(表演)、装置(布景)直至虚拟空间和音乐的全方位表现的艺术。当代艺术的演变与源自摄影术发展而来的电影极为相似,电影也是借助于现代工业和科技经百年发展而来,自今天各种表现手段不断涌现。在当下,两者在表现手段上已高度重叠,此次展览作品将围绕“中国意象”的主题以多媒介表达,通过展览我们将重新考虑当代东方-西方的关系。

展览第一部分

  彭峰:如今,我们经常讨论东方艺术和东方美学精神,经过当代艺术多年的研究我认为东方艺术侧重于意象和写意,而西方艺术则侧重于具象和写实。那么中国意象艺术跟西方的表现主义有什么区别呢?因为西方的表现主义的精神内涵侧重于个体,尤其是对个体心理生理的表达,但是东方的意象主义则是注重气韵气象和生命精神,这种东西方的差异是文化气质上的差异。由此此次展览“在东方”所谈的核心就是写意和意象,把东方的美学精神浓缩到这两个概念上,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就是从不同角度诠释写意与意象这两个概念。

刘巨德 《胡杨魂》 250X501cm 水墨纸本设色 2017年

  刘巨德老师的绘画作品《胡杨魂》,不是写实的,也不是完全抽象的,通过作品能够看出东西方艺术之间的不同,中国艺术追求的是似与不似之间,介于写实和抽象之间,既有写实,也有抽象。从刘老师的画面中能够看到他在挥洒的时候流露出个人情绪,这是个人内在气质的思考,当然最关键的是他通过胡杨林传达出的精神,我们可以把这种精神总结为一种不断拼搏的崇高精神,哪怕生命都快消逝了依然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存在,所以这样的精神存在跟西方表现主义是不太一样的,这已经超越了他的个人精神,呈现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

冯放 惊蛰 09 244x610cm 综合材料 2014

  冯放的作品《惊蜇》就恰好可以用意象和写意两个概念解释清楚,冯老师的创作侧重于意象的营造,他已经放弃了传统意义上的绘画,用了钉子等综合材料语言,表现力更强。冯放的作品中呈现出一种动感和冲击力,但是如果不仔细辨认的话,不太容易辨认出这幅画面中所描绘的形象是鹤,画面通过意象的表达来呈现内涵与情绪。

胡伟 《雨芭蕉之夏》 综合材料

  胡伟的作品《雨芭蕉之夏》,胡伟的作品能够很好的把中国绘画气氛和意境表现出来,胡老师的作品经常会给人一种错觉,近看画面是综合材料,远看则呈现出绘画的氛围。我见过他很多作品,远看是一片云,近看则是一些丝线和纸。从这个角度来讲,胡伟老师把中国绘画对虚无缥缈的精神给视觉化了,用视觉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这是比较难的,他的作品呈现出了一种双重性。

  胡伟与冯放,他们作品的共同性就在于用的都是新的创作方式,在中国这样一个漫长的美学和艺术发展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用毛笔、岩彩作画,例如胡伟本来也是用毛笔来绘画,后来为了追求更强的表现力而转向了综合材料的创作,用心的艺术语言传达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这是东方绘画所特有的精神内涵。所以我们今天讲“在东方”这样一个展览的主题,其实不是回到传统的东方,而是当代的东方。

唐承华 天地悠悠系列 木块装置 纸本 182x182cm 综合媒介 1996-2017年

  唐承华的装置作品《天地悠悠》是他最近创作的,我们都了解,唐承华的作品在以往主要用木头、棉花、蚕丝比较多,但是这件作品则更有力量一些,更强悍一些,他用多年生的古木头,用火烧的方式,制作出中国古代美学追求的那种古拙和老劲,通过这样的一个作品,跟他在版画和综合材料中追求的力量是一致的。

吴为山 《紫气东来——老子出关》 雕塑 青铜 2012年

  吴为山的雕塑作品《老子出山》,我们知道吴为山的作品追求的是写意精神,但其实用雕塑来表现写意精神本身就是有难度的,这是吴为山多年来的探索,这件《老子出山》中表达的写意精神就比较明显,既要体现铜雕本身的质量和力量,又要表达出写意的精神,吴为山对此的驾驭能力很好。

徐里 《冬》 布面油画 50X160cmX5 2016年

  徐里的油画作品《冬》,我觉得在他的画中,能够感受到艺术家对中国美学精神的追求,从油画写生到近几年来的创作,徐里的作品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对中国美学精神的追求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注重画面整体气氛的控制,而并非是细节描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能够看到中国的艺术家逐渐的在创作中的调整,将中国传统文化以新的媒介和语言表现出来,中国艺术家在这方面的探索是值得肯定的。

展览第二部分

  冯放:近年来,中国电影学院连续在当代艺术圈发力,希翼以电影学院在多媒介手段表达上具有的长项为中国当代艺术助力,以电影的各种手段推动中国的当代艺术。

现代舞表演

  侯莹主导的现代舞表演是我们特别安排的,希望强调一下当代艺术全方位的表现,侯莹曾经在1996年获得世界级的当代舞蹈方面的大奖。她在展览开幕式上给我们带来的是一场行为表演,表现的是人在云里走,时间在流逝,偏重于观念艺术的表演和音乐结合在一起,非常有特点,而且从呈现来看,特别强调东方意象精神。

宫林 《潮汐·潮汐》 实验影像 2009

  这次展览中,宫林的实验互动影像《潮汐·潮汐》,以互动的方式把影像、互动装置、真实场景共同完成整个空间,这种方式也是中国电影学院美术设计的长项,宫林老师就是其中具有代表的研究者。这个作品能够说明一些问题,探讨个体生命、自然永恒等问题,潮起潮落最终回归自然。

  中国电影学院的动画专业应该是国内比较具有影响力的领域,但是此前主要致力于动画故事片的拍摄,介入当代艺术的比较少,这是我们近几年比较关注的事情,此次展览中推出了五个当代艺术动画作品。

中国电影学院动画学院付佳艺等 《成长的蓝》 动画短片 2017

  《成长的蓝》讲述的是高中毕业生高考之前,面对社会的困惑和高考的压力,其中的主人公遇到了很多挫折,最后他还是觉得需要努力高考,我想着是中国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惑之一,这个短片就是反应了这个问题。

中国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孙怡然、许绩尧等 《盛开》 定格动画短片时长7分钟 2015

  《盛开》讲述的是小动物的微观世界,在他们的微观世界里同样也会遇到一样的困惑,用动画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成长,包含了比喻、隐喻和童话的元素,比较有特色的动画作品。

杨华 《意象/文本》 六屏数字流动影像 2017

  杨华影像作品《意象的文本》采用的是六屏的方式,以影像来阐释时间概念,他认为时间和声音是我们生命的过程,我们一直试图去掌握时间和空间,但其实我们也被时间和空间所控制,我们的生命也在时间中消亡,这是一个矛盾和反讽的关系,这件作品的观念比较新颖。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刘倩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