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8-18 16:31
1972—1974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在湖南省长沙市东郊马王堆乡发掘了三座汉墓,经考证为西汉轪侯家族墓地。出土的3000多件琳琅满目的随葬物品中,制作精美的漆器、纺织品及保存完好的古尸等尤其令人惊叹。而700多件亮丽如新的漆器,其数量之庞大、种类之繁复、工艺之精湛、保存之完好,也是历年考古发现中罕见的。这些漆器多为盛食器,其中30件最为精美的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主角——“君幸食”狸猫纹漆食盘。“文博在线”专门采访了湖南省博物馆研究员、编辑部主任——聂菲,请她为大家详细解读这批独特的器物。
“君幸食”狸猫纹漆食盘(一号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研究员、编辑部主任 聂菲
狸猫纹漆食盘独特在哪里?
这些漆食盘的形制相同,纹饰相似。从形制上看,它们尺寸略大,宽沿、敞口、浅弧腹、平底。一般口径为28.5厘米、高6厘米。通体髹黑漆,盘内外有文字,盘内为“君幸食”,盘外底为“九升”、“轪侯家”。
盘外绘有云纹,盘内绘有卷云纹、狸猫纹、龟纹等,“这些纹饰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狸猫纹了,也是这些漆食盘的独特之处,”聂菲介绍到。
“君幸食”狸猫纹漆食盘纹饰(一号墓出土)
根据聂菲的描述,基本上每只漆盘内壁底部的中心都画有一只狸猫,仅有1件画的是一只乌龟。狸猫用朱漆单线勾勒,内涂灰绿色漆,用朱色绘眼、耳、胡须、爪、尾花纹。猫两眼圆睁,竖耳长尾,身上装饰有点纹。
内壁底部中心的狸猫纹(一号墓出土)
盘腹部用朱、灰绿两种颜色漆绘连续卷云纹,卷云纹之间等距离装饰有三只狸猫纹。只有极少数的不同情况,偶见内腹壁画等距离画两只狸猫与一只乌龟、两只狸猫与一只青蛙、一只狸猫与两只老鼠。
内腹壁的两只狸猫与一只乌龟(一号墓出土)
内腹壁的两只狸猫与一只青蛙(三号墓出土)
内腹壁的一只狸猫与两只老鼠(一号墓出土)
细节:乌龟 青蛙 老鼠
“所有漆食盘上所画的狸猫共有100多只,它们或两耳竖立,蹲踞呈虎状;或独耳上扬,匍匐前行……形象生动,无一雷同,”聂菲说到,“工匠创作得十分有新意”。此外,马王堆汉墓出土的2件漆食奁、1件锥画妆奁上也发现了类似的狸猫纹。
细节:各种各样的狸猫纹
狸猫到底是怎样一种动物呢?
提到狸猫,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但是狸猫到底是怎样一种动物呢?聂菲用《辞海》中有最权威的解释解答了我们的疑问,“动物名。哺乳纲,食肉目,猫科。趾底有脂肪质肉垫,因而行走无声。性驯良。行动敏捷,善跳跃。喜捕食鼠类,有时亦食蛙、蛇等。品种很多”。这里应该是特指被驯化的猫。
然而,中国最早的一部字典——汉代许慎著《说文解字》中,也有关于“猫”字形、字音的解释:“猫,狸属,从豸,苗声,莫交切”,“狸,伏兽,似”。段玉裁“狸”:“谓善伏之兽,即俗所谓野猫。”可见,古人认为猫为家驯,狸为野生。由于狸、猫同属肉食性动物,亦食鼠、蛙、蛇,同宗之故使得两种称谓长期并存或有混淆的现象。对此,清人黄汉解释道:“狸与猫,古称不一。但能捕鼠,即猫之属也……古人猫狸并称,当必以此。”这也是它们一直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所在。
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猫标本,为1997年陕西泉护村庙底沟文化新石器遗址中发现的猫遗骨,碳十四测年表明此猫至少生活于5300年以前。考古工作者还在西安汉长安城城墙西南角遗址、北京大葆台一号西汉墓中发现了家猫的遗骨。
陕西泉护村庙底沟文化新石器遗址中发现的猫遗骨
猫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动物之一,古文献中早有记载。《礼记•郊特牲》中提到:“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这里描述的是古代天子“蜡祭”,猫、虎是迎祭的对象。究其因,猫能“食田鼠”、虎可“食田豕”,人们期望猫、虎出镇住百毒、“昆虫毋作”,从而“草木归其泽”、“生我百谷”,所以猫、虎被统治阶级视作农神、“迎而祭之”,以祈年成。又由于猫类具有祛鼠除害的天分,所以人们为它提供居所与食物,这就为野猫驯化成家猫提供了可能,同时这也是人类从敬猫到养猫的发展历程。
狸猫纹的象征意义
迄今为止,马王堆汉墓漆食器上所绘狸猫纹是我国所见最早的猫属动物视觉图像资料,它们形象生动,保存完整,弥足珍贵。
狸猫纹图像的出现应该与当时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汉代流行低矮型家具,贵族们席地跽坐,实行分食制。
东汉墓壁画《宴饮百戏图》局部 可见席地跽坐的贵族们
盘、卮、耳杯等食器均摆放在很矮的承案上。由于食器基本都是低矮、敞口状,其中的食物很容易受到鼠、蛙、蛇等的侵蚀。为了避免动物偷食,古人就在食器上画猫,用以警示。
一号墓出土漆案、漆食盘、小卮等
与此同时,由于西汉时人们崇尚“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认为天国是逍遥极乐世界,但又无法挥别人间幻景,所以轪侯一家西行时,从人间带走了生活中的一切,狸猫纹漆食盘当然也在其中。漆食盘上所绘狸猫纹所具有的祛鼠灭害、满足贮蓄等象征意义,既表达了轪侯家人生前与死后丰裕富足的祈盼,也突显了当时人们“象其生以送其死”的思想观念,成为汉人梦想长生与追求不朽的最好注解。
灿烂的饮食文化
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大量盛食器不光有“狸猫纹漆盘”,还有“云纹漆案”、“彩绘漆奁”、“云纹漆鼎”等,无不精致美观。其中240余件劝食、劝酒用语“君幸食”、“君幸酒”等大量精美漆食器,或盛汤食肉菜,或置饭食糕点,各有分工,功能齐全。这些制作精美的漆器,器型大小兼备,装饰推陈出新,纹饰清秀华美,代表了西汉漆器制作的最高成就。
马王堆汉墓出土漆食器代表
另外,随葬品清单遣册中所列举的菜单琳琅满目,分为肉羹类、烧烤类、煎炸类、蒸菜类、涮火锅和腌腊制品等,均为当时佳肴。果品、饼食、肉食的大量发现,透露出汉代人嗜好时鲜。遣册还记载了轪侯家漆鼎皆盛汤羹,肉羹即达30种之多,一号墓所出七鼎反映了轪侯家享有“诸侯七鼎”的等级制度。
一号墓一件漆鼎出土时内盛有莲藕片
总之,墓中所反映的食材之广、食品之丰、食法之精、食器之美,无不大盛于前。正如聂菲所说,“它们真实再现了轪侯家‘美食配美器’的奢华生活,展现了汉代初期灿烂的饮食文化,也见证了汉代文明的辉煌成就,成为我们研究汉初物质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