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清朝末年,国力日衰,外国货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传统的制钱货币流通体制几近崩溃。清政府于光绪二十六年( 1900) 由两广总督李鸿章主持,仿照港仙铸行“光绪元宝”机制铜元,以抵制外国铜元,救济“钱荒”。此是为中国铸行铜元之肇始。
清代在铸币上的一个历史文化,及具有的文化收藏价值了解起。清代机制铜圆的铸造始于1900年(清朝光绪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统三年)。铸造流通时间尽管只有十余年,但各不相同,版式繁多。因为与传统的圆形方孔不同,中间无孔,故称为铜板。
藏品名称:户部造大清铜币当制钱五文
藏品规格:直径:2.4cm重:3.6g
藏品类别:杂项 钱币
展示藏品铜币为丙午年大清铜币,直径:2.4cm重:3.6g、品相完好,包浆自然,币面磨损痕迹小,十分精美。钱币正面珠圈内书“大清铜币”四字直读,正中阴刻“浙”字。珠圈外上环书满文字体,左右分书“丙”“午”纪年及“户”“部”二字,下环书“当制钱五文”;钱币背面珠圈内铸蟠龙纹饰,珠圈外上环书“光绪年造”,下环书“大清铜币”英文字样。属于难得珍品。而五文以及二文的面额因存世量极少,钱币市场上难得一见,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
此枚铜币包浆古老,品相精细,色泽明亮,成色均匀,构思巧妙,做工精美,纹饰细腻,十分精美,是难得一见的精品古钱币。古钱币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历经岁月沧桑,存世数量稀少,设计精美、铸造技术高超,更因为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记录着各个朝代、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金融、商业、文化、科技的发展和变迁,意义重大。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