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按:“一蓑烟雨——朱振庚艺术展”于2019年12月3日在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开幕,在开展后的近两周里,很多朋友已经来馆参观并和我们讨论朱振庚先生的艺术风格由来,以下这篇采访手记,可以给大家一个更为可亲的视角读画。
朱雅梅是朱振庚先生的二女儿,曾和父亲多次携手举办父女联展,其艺术深得父亲的感染,却又极为不同。2019年春末夏初,雅梅老师和先生钱忠平老师一同来到我馆进一步确定为父亲举办展览的意向,在送别他们时,我向雅梅老师提出想在之后找个时间到武汉家中,朱振庚老师曾经住过的地方去看一看,更为主要的是,他们一家人在艺术之路上结伴而行,我希望她和先生能和我聊聊对父亲作品的理解。他们欣然同意,欢迎我去做客。6月赴约武汉,我对展览的筹备情况向两位老师简单作了汇报后,就拿出了录音笔,开始了我们这次的谈话。
父亲说,“我们一家人都画画,但各行其道”
对谈:朱雅梅、钱忠平
采写:谢 蕊
谢蕊:上次见面也跟您提到过,提及朱振庚老师就一定想到他是湖北写意重彩的代表人物,我想先跟您请教,“重彩”这个概念。怎么定义“重彩”?
钱忠平:“重彩”,以前国画中间就有这个概念,比如“工笔重彩”,可以说传统壁画基本上都是重彩,像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等。而“写意重彩”的概念则是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大概90年代初的时候,武汉这边有一些画家在尝试,当时搞了两、三回群展,那个时候就用了“写意重彩”这样一个概念。
朱振庚 新禧图二 81×38cm 纸本重彩 2007年
谢蕊:通过展览的集结和理论的建构,第一次提出了这个概念。
钱忠平:对,就是“写意重彩”。因为什么呢?一般说来,传统写意画水墨偏多,也就是水墨写意,或者文人写意,主要用水墨,而用色是辅助的,比如浅绛山水。而用重彩和写意结合,在当时看来是一种新的尝试。他们那个时候做过两次展览,画家有聂干因、钟孺乾、郑强、戴少龙、王合多等,当时鲁虹还在武汉,这个“写意重彩”的概念是那个时候提出的。我岳父被大家关注,就是当时他画出了一批较好的被称为“写意重彩”的作品。
朱雅梅:其实在华侨大学的时候,他已经就在尝试,因为当时有很多水墨的概念,大家涉足颜色比较少,那时候他就会直接用颜色来画,最早在华侨大学,还没到武汉。90年代初,他画了一批戏剧人物,他的这批戏剧人物,还把白粉运用到了画面里。
朱振庚 戏曲人物图 138×69cm 纸本重彩 2011年
谢蕊:就是说朱老师刚开始尝试的时候,其实这个概念还没有形成。
朱雅梅:还没有。是理论家赋予了一个“写意重彩”的概念,对于他个人来说,他刚好那段时间在尝试,在绘画当中,运用了很多颜色,他想使画面达到一种厚重。
朱振庚 戏剧人物二 45.5×35cm 纸本重彩 2005年
钱忠平:其实如果追溯的话,他最早在绘画上的这种尝试,跟卢沉老师提出中国画的现代化有一定关系。当时许多画中国画的画家感受到中国画的视觉张力问题,比如在展场中由于中国画的视觉的张力和冲击力不够,很容易被现、当代西画吃掉,按照现在来讲,就是不够“抢眼球”。当年卢沉老师对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对他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岳父他一直在材料、在样式、在视觉的强度上进行着尝试。
朱雅梅:另外我觉得我爸是这样子,他在中央美院国画系读研阶段,他所交往的朋友和老师,是油画系、版画系的居多,当时,他对于西方的东西特别着迷。
朱振庚 戏剧人物 68.7×45.5cm 纸本重彩 2007年
钱忠平:不完全是西方,西方是一部分。
朱雅梅:对,还有民间的。
朱振庚 戏剧人物 68.1×45.5cm 纸本重彩 2007年
钱忠平:那时,他对非洲木雕、南美洲的艺术也十分着迷,并画过大量的手稿。因为他不满足于中国画原来的样式。比较程式化的作画方法,包括构图、题跋,他对这个东西不满足。
朱雅梅:卢沉老师在中国画现代化的想法上,我觉得肯定是对我父亲影响很大的,他一直觉得他要完成老师的这个心愿。
朱振庚 戏剧人物 56.7×44.3cm 纸本重彩 2005年
钱忠平:他实际上是两条路,那个时期的两条路,一个是这个方面的,还有一个就是民间的,因为民间的用颜色就比较多,这也是一个非常强烈的特点,中国人用颜色的习惯,就是大红大绿,富丽堂皇。
朱雅梅:他在读书笔记中,也提到中国那种土味道,地地道道的那种土味,特别吸引他,我觉得他肯定都会间接地去吸收这些东西。
朱振庚 蓝色仕女 50×41cm 纸本重彩 1995年
朱雅梅:我爸对工具、材料,不太讲究,能为他所用就好。有时候特别好的纸他还不舍得用,他觉得有压力。
钱忠平:他就是绘画能力强,上手之后,他的把控能力就自然而然出来了。他有一段时间特别想去研究一下笔墨。
朱振庚 菩萨造像 36.5×33.3cm 纸本重彩 2008年
谢蕊:研究笔墨的感觉?
钱忠平:笔墨、笔性、水墨,还包括彩墨这些东西。
谢蕊 :彩和墨的结合。
钱忠平:对,色彩和墨的结合,就是不是那么厚,不像早期吸收壁画厚的那种效果。
朱振庚 怪兽图 46.2×34.4cm 纸本彩墨 2008年
谢蕊:那最后得到的结论是什么?这批画完了之后,对于人物画有什么作用?
钱忠平:这个比较他的作品就知道了,后期的重彩和90年代不一样了,他后期的重彩就有笔性的东西在里面。
谢蕊:是背景有文字的那种吗?
钱忠平:是那个时期的,上颜色的方法不一样了,就是跟画写意笔墨的感觉一致了,是用笔写出来的。那个时候黄宾虹热,他就拿着黄宾虹的册子进行改造,或者说再创作,他画了一批山水,也挺有意思的。
朱雅梅:对,这次展览也只挑了一些。他后来写书法的时间是很多的,他越来越亲近这个,后来我们看,他后期的重彩,真的越来越能直抒心境,画的更自由了。
朱振庚 女孩与驼 50.2×34.1cm 纸本彩墨 2007年
谢蕊:那就是说2008年是个很重要的节点。
钱忠平:对,2007、2008年,就是把这些东西攒好了。也就是1998年他开始有转向,从前期那种重彩的状态逐渐出来,对书法,对文人画的笔墨开始关注,一直到2008年,我觉得一下就爆发出来了,作品的数量那年特别多,而且作品的质量也高,一直到去世,去世前还有一批很好的画。
“一蓑烟雨——朱振庚艺术展”展厅现场
谢蕊:我还想知道,朱老师的后期作品里面,人物背后的那些文字,书写性的文字,那个是可读的还是不可读的?
朱雅梅:不可读,他当时写那些字,也是出于画面的需要,形成一个调子构成一个背景。
“一蓑烟雨——朱振庚艺术展”展厅现场
谢蕊:但是这个和他那段时间练书法有关吗?
朱雅梅:肯定有关系,然后我估计他是写过瘾了。
钱忠平:他把字打散了,而用笔、笔法还在。
朱雅梅:对,就是他在背后写字这个持续很久,一直到他去世前。
“一蓑烟雨——朱振庚艺术展”展厅现场
钱忠平:如果按照个人的趣味和喜好来说,我岳父比较喜欢密,他早期画重彩那个时期,也是这样,可以说这种画面的感觉一直延续着。
朱雅梅:但他同时也特别欣赏空,比如说,他特别喜欢我妈画的那些简洁的东西。他说,“我们一家人都画画,但各行其道”。
*本文节选自《一蓑烟雨——朱振庚艺术展作品集》。
丨展览名称丨
一蓑烟雨——朱振庚艺术展
丨展览时间丨
2019年12月3日—2020年3月1日
丨展览地点丨
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一、二、三层展厅
丨主办单位丨
江苏省美术馆
丨总策划丨
徐惠泉
丨总监制丨
张兴来
丨策展人丨
谢 蕊
丨艺术委员会丨
徐惠泉 廖鹏 张兴来 金田
赵彦国 王国斌
丨展览协调丨
孙俊 王晓露 王莉萍 丁雅力
丨展览执行丨
诸静静 陶陶 郑子龙 顾敏 史佳卉 左璐
丨藏品管理丨
陈媛媛 邓兰 孙浩 徐婷
丨视觉设计丨
宋芳菲
丨展陈展务丨
唐坤 吴杰 陈宗虎 杨波 赵国顺
丨媒体宣传丨
宗洁 刘健 李丹 梁宗朝
丨公共教育丨
高木 孙艳 何庭轩 冯海燕
丨行政统筹丨
孙凌云 王姣 孙艳 盖剑鸣 王平
丨鸣 谢丨
王明英 朱亚琴 朱亚平 朱亚军
朱雅梅 钱忠平
往 期 回 顾
供 稿:谢 蕊 、宋芳菲
监 制:宗 洁
编 辑:李 丹、贾 鹏(实习)
江苏省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咨询电话:025-89610800
开放时间:9:00-17:00
周一闭馆,免费领票,凭票参观
地址:南京市长江路333号(新馆)
南京市长江路266号(陈列馆)
作者:江苏省美术馆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