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丝网版画艺术的研究和探索以及在高等艺术院校教学中的应用

  一、丝网版画的艺术特点

  版画依据其制版印刷原理可以分成凸版、凹版、平板、孔版。丝网版画属于孔版。

  在版画艺术的家族中,丝网版画是目前最年轻但却富有生命力的一个版种。丝网版画是伴随着丝漏印刷技术的不断完善而诞生的,丝漏印刷技术真正应用到绘画中是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初,这一时期丝网感光制版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便利快捷的印刷方式、丰富自由的表现效果吸引了大批的艺术家投身其中。不过真使丝网印刷技术从商业性图像复制中分离出新的版画艺术门类则得益于美国政府的一项联邦政府艺术发展计划。1930年左右,正处于经济萧条时期的美国,由于铜版合石版的昂贵,由画家委罗尼斯为首的一个艺术团体提出了丝网版画研究发展计划,得到了联邦政府的支持,并将它纳入到联邦政府艺术发展计划。自此丝网版画得到更快速的发展,迅速成为和木板、铜版、石版并行的四个重要版画门类之一。丝网版画的问世和发展,大大地拓宽了版画表现语言,使得版画更加具有现代审美的特征。特别是上个世纪的60年代以来,丝网版画的普及势头一路强劲,许多国际知名的艺术家投身这个领域,他们或专注于丝网版画的创作,或在进行其他艺术手法创作的同时,也涉及丝网版画领域,使丝网版画成为当代艺术中不可缺少的蓬勃活跃的一个艺术元素。

  版画是和技术紧密联系的一门艺术,不同版种的不同制版印刷方式对应着它们各自不同艺术表现语言。和其他版种比起来,丝网版画具有以下几个艺术特质:

  1、在作品尺寸上可以相对自由。丝网版画可以以超出其他版画种类的大幅尺寸而获得醒目的视觉效果;

  2、色彩的运用相对自由。和其他版种相比,希望版画能够借用丝网版印制技术将色彩达到尽情的表现,使色彩的魅力得以充分展示;

  3、它在造型和表现手法上,更为版画家提供了自由表达的空间,使版画语言的“绘画性”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借助科学的印制技术,丝网版画迅速走向丰富多样,对应现代社会条件下图像传播特征和视觉文化不断扩张的趋势,进入社会审美的各个层面。

  4、承印物选择相对自由。丝网版画采用丝网作为版材,丝网是软性材料,这就使得丝网版画的承印物选择相对更为宽泛。有人说只要不是空气和水,丝网版画就能印上去,这说明丝网版画印刷的灵便性。

  二、我国丝网版画艺术的起步和发展

  我国丝网版画起步相对较晚,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出现,这和当时改革开放的文化背景是密切相关的。

  为了完善我国版画学科建设,中央美术学院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决定在全国率先成立丝网版画工作室。作为中国最早的丝网版画实践者之一的我本人被安排负责工作室前期筹建工作。筹建初期,由于丝网印刷技术在我国尚属于空白,我本人和同事一起到北图查阅资料,托朋友从国外带回零星的丝网版画材料,但更多的是自己根据不多的资料冒着危害身体的危险不停做实验。就这样在信息和材料还相当匮乏的前提下,白手起家将丝网版画工作室建成。

  随着工作室建设逐渐完善,丝网版画工作室开始向学生正式开设丝网版画课程,前期学习的学生中,既有美术学院的本科生,也有其他院校的青年教师,这批学生毕业后很多成为了高校丝网版画教学骨干,使得我国的丝网版画创作和教学队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中央美术学院丝网版画工作室建成和发展,在全国高等美学院中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为了推动我国丝网版画的快速发展,中央美术学院给与了兄弟院校大力帮助,不仅帮助兄弟院校培训师资,同时在丝网版画工作时建设方面也提供了许多帮助(许多兄弟院校的丝网版画工作室就是在我本人指导下完成的)。不久,其他院校纷纷建立了丝网版画工作室,丝网版画教学队伍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大。

  为了进一步拓展版画表现语言,“三版”(即铜版,石版和丝网版)成为拓宽版种语言的新事物。1981年,由老一辈版画家李桦先生倡导举办了全国首届“三版展”。首届三版展在中央美术学院陈列厅举办,其中丝网版画参展的有28件,虽然数量尚不多,但宣告我国丝网版画创作队伍初步形成。首届展览的举办成功使得三版展得到进一步延续。在后续的三版展中,丝网版画逐渐发展壮大,其展现出的视觉美感在参展作品中往往最为醒目。

  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是我国版画不断纯化自身语言的时期,在扩大的中外艺术交流和互动中,中国丝网版画也逐渐走出国门,汇集到国际版画画坛的丰富景观之中。这个时期中国丝网版画在以下几方面作了改进:

  1、材料应用方面得到进一步改进。通过和国外不断交流,一些新的丝网版画印刷材料逐渐被引进来,如水性油墨等。材料的改进,大大改变了丝网版画制作环境的环保性,提高了学生学习丝网版画的积极性。

  2、通过不断的探索,对于丝网版画的艺术语言特点的认识逐渐得到深化。

  三、个人的丝网版画研究历程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伊始,国门刚被打开,一些外国艺术逐渐被介绍进来,丝网版画在西方现代艺术中绽放,对于一个痴迷于版画艺术的我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并私下里开始着手研究它。恰好单位委命我担当建设丝网版画工作室的任务,便非常乐意的接受了这项光荣使命。起初我很像一个“问路者”,一边查资料一边作着试验。当时丝网印刷技术在我国属于空白,就连我国印刷研究所都还来不及对它展开深入研究,因此当时丝网印刷材料极其有限,我们做试验时许多材料都是找其他的代替品。由于选用材料不够环保,最初的试验对身体危害极大。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和同事们一起白手起家将工作室建立起来了。

  由于尝试的是新的版画种类,因此最初我的丝网版画主要解决的是技术问题,绘画也多是试探性的多项“出击”。因为是处在这样一种状态:热情、积极地运用技术和材料特性语言(多色彩、大幅面、承印物多样、正画正印、绘画性强……)去迎合太多的要表现的和适合表现的内容(历史的、现实的、文化的以及审美的等等),结果,势必是游移的,也不可能太深入。当然,这种实验性的“出击”和当时的中国现代艺术涌起是息息相关的。后来回想这个时期的试验,我认为它使得我们对于丝网版画的语言特点有了更为宽泛的了解,也为我们后来进一步的丝网版画艺术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纵观我80年代丝网版画创作基本内容,基本包括:静谧的风景一类,非写实的构造风景一类,前者,极力营造抒情的气氛,色彩讲究,画面优美,但是手法上尚留有木板画的痕迹;后者,选用非关联性的古代建筑和应用摄影手段作“蒙太奇”似的理想的拼合,使丝网版画的独特性得以展现。

  进入90年代以后,技术上的成熟,创作理念的深化,使得我逐渐对于自己丝网版画创作有了更多的反思,于是从80年代迤逦走过来的势头渐行渐弱,虽然还有古建筑、门、窗、云等,但是,思想上显然迟疑了。我很清楚自己当时的艺术处境,也很想从一种思维定式里跳出来。从技术层面脱离出来的我逐渐对作品本身的内涵以及我本人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方式确定产生了兴趣。《墙》系列就是我这一阶段试验的结果。这些作品既是前一阶段作品的延续,但更多的是转向精神境界探寻做实验性尝试的结果。作品中,我在建筑图形会抽取出一部分由犹如“营造法式”般线结构的建筑画替代,并使之相吻合,使观看的人体验、认知在合理与不合理之间摇荡,也即是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摇荡,由此廓出一个似幻非幻的历史时空;而在另一部分我则设置了一些没规律的、甚至是有点紊乱的线条在画面上的点缀,这点用心,看似很不经意,实际上,却很重要。且不说它有一种骚动感,显明的功效是可以打破画面僵滞,更重要的是它也像什么东西在空中留下了飞动的轨迹,有精灵在引逗、戏谑的味道,这种“无”中之“有”倒增添了超现实成分,使即使得到答案的企望不易实现,这也正是使图画变得有趣的原因。

  至于九十年代中期,我的创作风格又有了新的变化,我的情趣逐渐从那种旷古幽思中转移,进而对现实中的种种纠缠不清的问题产生了兴趣。我自幼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几十年熟视无睹的老城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突然有了许多变化:道路新修了或者是拓宽了,新房子盖起来了,老房子逐渐被拆了,原来熟悉的街道一天突然被发现写了一个“拆字”,时尚的东西犹如飞花和流雨一样匆匆过去但又总是铺天盖地而来……这对我的心灵的触动无疑是很大的。这些在年轻人看来是平常不过的事情却深深吸引了我,我想从中间看个明白,或者我想从中间找到我潜藏的那种人生的感触。于是《灰色》、《舞台》等丝网版画产生了。这些作品在图式上依然延续了我此前作品部分视觉元素,但作品所关注的问题,以及作品被所蕴藏的情绪却相比从前深化了不少。朋友们看完我的作品后说从我的作品中看到中年人的忧患情结,我笑而不语,但我内心却完全认可朋友对我作品的解读。

  新的世纪伊始,我的另外一批丝网作品逐次诞生了,这批作品我选择了“鱼”作为我的图式元素。经过将近二十年的丝网版画艺术创作,使得我对于丝网版画艺术语言有了更多的认识,驾驭起来也显得更为驾轻就熟。而新材料——水性墨的独特表现魅力也助长了我一展拳脚的欲望。当然更重要的是我想从以前的叙述性的表述方式脱离出来,进而深化到一种更为逻辑、更为抽象、更为隐蔽的表现方式。于是“鱼”便成为我这阶段作品的图式元素。在这批作品中鱼和水,各自割据着画面的空间,显示出绝对的依存关系,色彩则成非自然的诡秘,规定着观看方式的非自然倾向。我努力将画面营造得随意和轻松,但实质上很多确实经过反复的酝酿和斟酌。散动的笔触、不经意的布局和此时内心的焦灼情绪以及岁至天命却一直追问天命的惶惑有着息息的关联。

  近一两年,我对自己近三十年的丝网版画创作进行了深深的反思,回想中国丝网版画历程,我们大部分时间是在追寻着国外丝网版画的前进步伐,虽然在表现题材、个人风各方面具有中国特色,但在技术上绝少有我们自己的特色,这多少制约着中国丝网版画向更深层次的发展,为此我常有些不安。作为中国丝网版画发展创始人之一的我深感自己的历史使命重大。为此,我展开了丝网版画艺术新的研究。原本喧杂的视觉图像被我逐渐简化,画面被逐渐提纯为一些图形和符号或者是肌理。在我看来西方绘画通常讲究实体的体量感,而东方绘画却追求气韵的生动,为此我打破原来的丝网版画常规,在作品中追求画面水韵之感和透明感,希期通过色调肌理的细微变化体现我内心的微妙感受。

  从事丝网版画研究和教学三十多年,从起步到今天,一路逶迤走来,看似很顺,但其中波折和困难却少有人知晓,所幸的是中国丝网版画的逐渐发展和壮大。今天丝网版画艺术人才已遍及全国,丝网版画已经并肩其他三大版种,一起为中国版画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我自己虽然在艺术研究上略有所成,作品几次获奖,许多作品被国外和国内博物馆以及美术馆收藏过,但中国丝网版画的发展之路依旧在绵延,丝网版画在发展之路上依旧有许多问题期待着我辈以及后来者去破解,应该说中国丝网版画依旧在路上,需要有更多的人关注它和支持它。

  四、高等美术院校的丝网版画教学。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开设丝网版画教学课程,开启了中国丝网版画教学的历程。和中国丝网版画一样,中国丝网版画教学一直处于不断引进、不断发展的状态中,从最早的工作室初建,教学方法尚处于摸索阶段,到今天巍然成规模,它经过了老少几代人的努力和心血。综而言之,中国丝网版画教学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1、初建阶段。

  这一阶段中央美术学院丝网版画工作室还处于建设和完善状态,中国丝网版画教学主要还处于摸索阶段,引进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国外的新资料、新材料、新技法对这一时期的丝网版画教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完善阶段。

  随着丝网版画创作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丝网版画教学也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完善。这一时期中央美术学院丝网版画工作室推动了丝网版画人才的培养,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带动下和支持下其他兄弟院校的丝网版画工作室相继建立起来,我国丝网版画的教学规模得到了扩展。这个工作室也是全国丝网版画教学、研究和创作的领头基地。从这个工作室出来的学子,既有本科生,也有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家和各校教师,他们在工作室的教学氛围中学到了技巧,也加深了对丝网版画的感情,其中许多人成为版画界创作上活跃的画家,不少人在教育岗位上传播薪火,使丝网版画教学成为整个版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提及的是,许多年来中央美术学院丝网版画工作室一直是一个教学相互促进、师生融合无间的集体。教师和学生在一个空间里共同工作和探索,彼此的体会相互敞开,共同的收获大家分享,使施教的方法与手段得到及时的反馈,求学的过程带有充分的主动性。这种教学相长的好风气营造了一个探索与创造的“小千世界”:认真、敏感、坦诚和富有朝气。许多学生在这样一种良好的求知氛境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充分发挥出创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中央美术学院丝网版画工作室教师在教学时,一直倡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要求学生不要简单的学老师的表现方式,而是在学习过程中努力确定自己的表达方式,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习时注意将丝网版画和当代最新的科技手段结合起来,使自己的表现语言更具有当代性。科学和前瞻的教学方式使得丝网版画工作室的学生成才律特别高,毕业的学生不仅有各地丝网版画教学骨干,也不乏成功的职业艺术家。

  3、新时期丝网版画教学。

  进入新的世纪,为了保持原有版画教学优势和学术独立性又能顺应新的文化环境和社会需求,2001年起中央美术学院开始考虑再次调整版画教学结构,推进版画系新的一轮教学改革。经过几年酝酿、反复研讨论证,2003年进入新的教学模式实施阶段,导师工作室和版种技法工作室相结合的新教学框架模式取代了原有的版种工作室制。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单纯的学习一个版种,而是在导师的引导下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创作的需求来选择自己版画技能学习,这就使丝网版画教学被融汇入一个更为宽泛体系中,相应地增加了丝网版画教学难度,但也增加了丝网版画和其他版种互通和融合。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看来,因为更符合艺术发展规律,更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教师的自主选择,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了丝网版画教学的向前发展。因为丝网版画表现形式的当代性,丝网版画是美院版画系本科生选择较多的一个版种,也是本科生毕业创作比较出效果易获得成功的一个版种,很多同学的丝网作品参加全国和校际展览获奖。

作者:张桂林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