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造公共服务型的现代美术馆──专访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

  关山月美术馆是伴随着1997年香港回归的礼炮声开幕的。在中国美术馆事业的发展史上,这是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年,中国的南方连续有三家美术馆相继开馆,他们是广东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和关山月美术馆,此后的十年中,这三座美术馆成为南中国美术活动的重要平台。

  座落在深圳莲花山下的关山月美术馆,在建设之初就吸引了全国美术界的目光,那时,这座设计新颖的美术馆无疑有着全国领先的展览设施。不过,随着中国社会十几年来的高速发展,一个美术馆时代正在来临,而新的时代也对美术馆提出了新的要求。

  2009年9月,关山月美术馆在经过长达一年的改造之后,即将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广大观众。这是关馆在1997年建成投入使用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维修改造工程,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表示,此次工程除了对美术馆的重要的展览、消防、空调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之外,最重要的是完善和增加了美术馆的公共服务设施。

  记者:关山月美术馆即将在今年9月重新开馆,这次维修改造持续时间比预期更长,开馆之后的美术馆将有哪些变化?

  陈湘波:关山月美术馆建成于1997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展览设施非常完备的美术馆,当时美术馆的主要功能是以美术展览为主,随着时代的变化,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美术馆的功能,从最初以美术展览为主到学术研究、收藏、审美教育功能的强化,初步实现了从美术展览馆到美术博物馆的转型;又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们明确地认识到美术馆是以收藏为基础,研究为龙头,展览为载体、以为市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审美教育为目的的公益性的文化服务机构。随着美术馆的功能紧跟时代的发展发生着变化,原来的关山月美术馆在学术研究和公共服务方面的空间和设施就显得严重不足,我们原本只打算增加这方面的空间和设施,以及对馆内进行局部改造,但真正动工以后才发现,建筑的改造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造工程远比想象的复杂,最后基本上是对整个馆内部空间和设施进行了全部的改造。正因为如此,这次改造工期一再延长,费用也有所追加。原定三月的开馆时间延到了九月。

  这次改造,我们主要增加了公共服务和专业图书文献库等设施,比如、公共阅览室、残疾人通道、残疾人卫生间、残疾人轮椅、哺乳间,以及各种必要的休闲设施,改造后的关山月美术馆不仅更加方便各类人群,而且在环保节能、消防安全方面,也尽力按照国家最新的技术指标的规范,全部重新安装设置。

  记者:作为深圳最大的美术馆,新开放的关山月美术馆在学术定位和展览计划上有哪些新的考虑?

  陈湘波:关山月美术馆的学术定位是由深圳这座城市的文化特征以及馆藏特色决定的,重新开放的关山月美术馆将继续以关山月艺术与20世纪中后期中国美术研究和展示、当代设计艺术研究和展示为主要学术方向,努力打造具有我馆特色的关山月艺术研究和展示、20世纪中后期中国美术研究和展示的学术品牌;着力在建设“设计之都”的框架下,打造具有深圳城市文化品格的设计艺术研究和展示的品牌,同时也要兼顾国际文化交流。

  9月将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是五年一届的最重要的国家级展览¬¬。从1999年开始,全国美展首次设立设计艺术展区,这是由深圳提出倡议,并由我馆成功承办的一次盛大的艺术设计展事。2008年深圳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加入国际创意城市网络联盟,成为国内首个获得国际“设计之都”称号的城市。进一步推动和提升“设计之都”建设,扩大深圳的国际影响力,今年九月重新开馆后,即将继续在我馆举办“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设计艺术展”。

  关山月美术馆从1999年全国美展被首次确定为设计艺术展区,并在我馆成功举办了设计艺术展后,2003年,我馆又举办“03平面设计在中国”展览等重要设计艺术展,并明确把设计艺术作为我馆的学术定位之一,可以说,我馆是全国最早关注设计艺术的美术馆,为深圳打造“设计之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还有一个展览是与丹麦林冠画廊合作的丹麦艺术家弗兰德森作品展,我馆与北欧国家的艺术合作由来已久,此前几年都有相关展览,我们希望把这做成一个国际间的系列交流展。另外20世纪中国画名家学术研究系列展,今年将举办黄叶村画展,这个画家现在知道的人不多,但当年曾经很有影响。挖掘历史,保存20世纪美术资料,将是我们进行20世纪中后期美术研究的重要内容。

  记者:学术研究、收藏和公共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评价一个美术馆的重要指标,未来的关馆在这些方面有什么打算?

  陈湘波:在十多年的美术馆工作中,我们还深深地感觉到美术作品的收藏和现代中国美术史资料收集的困难。我们应该看到美术作品是历史发展可信的物证,是人类永恒的文化资产,美术作品的收藏,其实质应该是国家美术馆以经济手段引导和扶持美术创作,以及为国家积累文化财富的重要方式。同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美术资料随着岁月流逝很多行将泯灭的危机。古人曾说过:“史之难,难于料耳。史才无料,如良贾不操金,大匠不储材。”正是意识到这一点,对于美术作品的收藏,对于20世纪中国美术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已成为我馆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但实际上我们做得远远不够,尽管美术作品的收藏已得到深圳市宣传文化发展基金的资助,有了不少的改善,但对于20世纪中国美术史料的抢救,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我们准备建立关山月美术馆20世纪中国美术文献库,旨在加强收藏及保存20世纪中国美术的相关资讯和资料,为此,我们不仅要投入更多人力,而且特别增加了专门的场地。在这次美术馆改造中,我们把原来的F展厅改造成了美术文献库。去年,我们借纪念改革开放30年之机,成功举办了“开放与传播——改革开放30年中国美术批评论坛”,既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美术批评发展的经验,展现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又把30年来的重要美术期刊都收齐了。今后我们还要继续通过举办展览、开展学术研究活动,收集相关的美术文稿、文献和出版物,以此为长远的学术研究奠定基础。

  关山月美术馆已有全国最规范的文化义工队伍,现在有100多名注册义工,这是一支很有特色的队伍,也是目前唯一被深圳义工联认可的文化义工团体。在完成美术馆的宣传、教育功能时,义工起了很大作用,与国内其他美术馆相比,也是走在前面的。开馆之后,我们在提供义工服务,加强导览的同时,还会在每次展览时都设立一个观众意见表,给公众一个表达意见,以及和我们沟通的渠道。

  今年,我们的品牌公益性的公共教育活动“四方沙龙”也在继续开展,以后每年都将确定一个年度主题,今年的主题是“设计•城市•生活”,为此我们邀请了不少设计界的专家学者来进行讲座,并将出版相关文集。

  同时,美术馆还将和国内外相关机构开展强强合作,与专业艺术网站艺术国际合作办关山月美术馆网站,与专业美术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合作出版体现我馆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物,同时邀请馆外研究员来馆客座,从事体现我馆特色的学术研究和创作,还要加强国内外美术馆的合作,建立起各美术馆资源互动和共享机制。总的来说,美术馆是一个平台,我们搭好了舞台,请方方面面的高人来唱戏,共同为深圳文化添砖加瓦。

  记者:除了进行展览,越来越多的美术馆也在推出相关的配套服务,在上次采访中您曾经提到,希望让美术馆融入公众的生活,在这一点上,关馆有什么新的举措?

  陈湘波:美术馆不仅是一个观看展览的地方,而且应该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高雅场所,它应该是城市文化的孵化器。美术馆的教育功能不同于学校的强制性,它更象一个超市,可以给市民们一个自由选择的机会,让他们就像逛超市一样,喜欢什么,选择什么。与过去高高在上的艺术殿堂不同,今天的美术馆已经越来越多地深入人们的生活,它需要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将文化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此,重新开放的关山月美术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探索强化各种配套设施的可能性,比如增加一个开放的、专业的艺术图书阅览室,市民可在此免费阅览我们馆藏的大量艺术专业书籍、资料;引进一家高端艺术类专业书店,销售艺术品衍生产品和专业书籍,其中也包括美术馆开发的、有我馆特色的纪念品;增加咖啡馆、茶馆这样的休闲场所。这些公共文化休闲服务的场所,将探索引进专业队伍进行管理可能性,尽最大努力满足市民文化、休闲的要求。

  新开放的美术馆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还准备探索对民间美术收藏品托管的可能性。深圳有不少的民间收藏家,收藏着很多高质量的美术作品,但是他们不可能有设备齐全的库房空间和专业的保管技术。而美术馆所具备的藏品托管功能,一方面可以把他们的藏品托管在美术馆,解决他们收藏的困难,另一方面美术馆又能够整合民间美术品收藏的资源,并利用这些资源资源从事展览和学术研究,达到共赢局面。实际上,早已经有民间收藏的美术作品托管在我馆。2006年,深圳收藏家花费一千多万人民币拍得的关山月的《迎春图》就一直就托管在我馆,并曾在我馆“建馆十周年纪念展”上展出,充实了该展览的内容。目前,还有很多的收藏家希望美术馆能够提供民间美术品收藏的托管的项目。因此,我认为这种探索将是可行的,也是有益的。同时,我们好将探索延长服务时间的可能性,比如,星期一不再闭馆,平时的开馆时间也考虑适当延长,市民将可以有更多的休闲时间在美术馆度过。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了解信息,我们将在网站建设上,与专业艺术网站“艺术国际”合作,对关山月美术馆网站进行全面改版,今后,市民不仅可以通过网站了解展览资讯,而且可以在网上观看展览。当然,这肯定不如亲自到美术馆来看过瘾,不过也为工作繁忙的深圳人提供了一种了解美术信息的途径。

  记者:美术馆全部工作,最终要落实到人,靠人来做。现在全国都在大搞文化建设,美术馆像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冒出来,但硬件有了,软件却很缺乏。缺少专业的美术馆管理和运作人才成为新的难题,在这一点上已经有十几年办馆经验的关山月美术馆应该是走在前面的,对于人才队伍的建设你有什么样的考虑?

  陈湘波:美术馆是集体的事业,每一个展览、每一个学术活动的策划和组织,都离不开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离不开一批卓有才华和勇于负责的骨干力量和学科带头人。

  因此,在美术馆工作需要有牺牲的勇气,需要有大局意识,需要有团队的精神。团队精神的培养依懒于规范有序的日常管理,我们必须通过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协调好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注意工作中的评价机制的健全和有序的运转;经过天长日久,积习成自然,使团队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要培育好一支好的团队,更需要一个具有才华和勇于负责的馆领导班子以及团队中的骨干力量和学科带头人。一方面,他们在美术馆工作过程中善于攻难克坚,保证工作的顺利进展;另一方面,他们凭借自己的经验、能力和人格力量,能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共同搞好工作,成为工作中凝聚人心的核心因素。

  人才队伍的建设实际是美术馆管理的关键环节。要充分的认识到,人才使用的每一个错位和失当都是一笔不可估量的浪费,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分,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同时,人才培养和使用也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性工作,必须注重搞好总体规划,注意人才培养的梯次。在本馆现有人才的基础上,优化现有人才的配置,着力培养本馆的专业策展人和研究人才,要鼓励和提倡理性的怀疑和批判;要尊重个性,宽容失败,倡导学术自由和民主;鼓励敢于探索、勇于冒尖,努力激发创新思维,活跃学术气氛,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社会人才资源,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为社会的专业人才搭建舞台,让他们在美术馆有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

作者:梁瑛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