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在年青的中国画家队列中,张友宪以其作品特有的风范脱颖而出,受到人们的赞誉。笔者曾于江苏省美术馆参观过他的个人画展,那种富于视感魅力的笔情墨趣,那种绝去雕饰痕迹的造化玄机,不禁令人耳目一新,在观众心灵中引起感情的共鸣。
透过这些作品,我们不难想见,作者在创作中所付出的苦心孤诣。友宪在对艺术的领略、笔墨的驾驭、人生的体悟、情感的冶炼中,常常体现出一己独到的心智。江苏美术出版社社长、著名书画家程大利先生,在为之撰写的展览序言中写道:“友宪是个大才。成就高下,绝非仅是人力的问题,小和尚每日念经也成不了大法师。大法师的功夫是修来的,也是验着‘天人合一’的规律的,这几句情见独钟的话,我以为符合友宪的实际。
既然是“大才”,当有大才所显示的作品气象。与小家的碧玉气,与劣作的雕琢气,与媚俗的烟火气,界限大致是分明的。
一、友宪的作品笔墨功底厚实。
中国画之所以为中国画,与笔墨本身所形成的审美价值分不开。设若一幅画中所展示的笔墨柔弱浅薄,即使立意别出心裁,造型准确无误,也只能划为失败之作。唐代张彦远早就提醒过画家们:“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历代名画记》)。古人又有所谓“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意所未设,笔为之开”等等说法,无不说明,国画中作为艺术形象载体的笔墨,担负了达意的重要角色。因此,在国画家整个艺术实践中,笔墨功底的训练至关重要。当然,这种技巧的训练又不可孤立于造形与意境之外。张友宪的画作显然昭示了较为深厚的笔墨功底。在他的人物、花鸟以及偶而为之的山水画作品中,一草一木、一线一划,用笔含蓄沉稳,劲健多变、内力弥布;使墨干湿相济,浓淡相宜、韵味十足,似为年长老手所为。他的笔墨指向诚如所言:“用笔浑厚看老缶,水墨酣畅学蒲华”。昌硕、作英均为近代影响称巨的海上大家,画作笔墨雄浑、气势磅薄,友宪有所宗而所得匪浅。学习中他避免了皮相模仿,注重攫精求神。如《桃枝漫舞》,凝练而又生动多姿的枝干,多以焦墨、浓墨推出,简约的画面,因笔力铮铮、点线交错有致而顿被激活,取得了以少胜多的丰富效果。另一幅《浓墨写出雪中蕉》,负雪昂首而又傲然顾盼的片片蕉叶,在浓墨挥洒、随意点簇中神采焕然。
友宪富于内涵的笔墨受命于意下,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断续自然、欹正有序,魔术般地幻化为“有意味的形式”。其严谨、认真全显影于似不经意的驰笔骋墨中,合于天趣、赏之味永。
二、友宪的作品意切情深,充满着对自然、人生的挚爱和体悟。
笔墨为画家的意绪存形,为画家的情愫立籍。情意与笔墨相得益彰才能达于上乘之作。如果笔墨流于游戏,上好的笔墨功力也难以孕育感人之作。友宪对于他所从事的国画艺术,堪称为一往情深、身心投入的“拼命三郎”。无论是炎夏或是酷暑,年复一年,湍毫吮墨、耕耘不辍。他执教于南京艺术学院,在这充满着艺术氛围的一寓天地间,人们会经常看到,友宪在附上宣纸的大画板上聚精会神地写生作画。画史上所记载的“不知我之为草虫、草虫之为我”的曾云巢写生景象,似再现于他的身上。一种对自然、对艺术的强烈的爱,如电流遍传他的全身,情结难舍,“握管而潜万象,挥毫而扫千里”。他在写生创作散记中说:“笔饱墨浓直入生宣乃心中最觉酣畅之时”,唯其如此,他的作品,才可能充溢着生命的律动,才可能“立身画外,存心画中,泼墨挥毫,皆成天趣”,才可能体验着“天人合一”的真谛和难以言传的国画奥妙。
“芭蕉系列”当属友宪的一组佳构。黄瓜园内(南艺校址),有限的芭蕉,跃入友宪笔下而蒸腾出无限的情意。从春到冬、由荣入枯,晴朗的天气,芭蕉坦荡沐和风;寒冷的日子,枝叶银披浴风霜;平静的时光蕉叶舒展笑谈中,物趣天趣、人情画意,交汇交融交织。表现芭蕉的《生死轮回图》,更是发人深思遐想。真可谓“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郑板桥集》)。这里的死,已抛却悲戚之意,转化为生的出发点,勃然崛起的新蕉,破空而立,正是前仆蕉叶在宇宙间的后继延续,画面似乎隐含着“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题旨。作者对人生的豁达、乐观情绪由此也可见一斑。友宪之于芭蕉,曾反复揣摩,进行过多方位、多角度、多时空、多技巧的表现尝试,作品累累,从而形成了他在国画题材选择上的一大特色。当然,其它佳作也不在少数。
老笔纷披的《黄瓜园之砍发》,系取材于现代生活中常见的伐树之举。被伐者虽已断胳缺肢,而竞生的欲望并未稍减,并列主干的姿态无不迸发出挣扎中的强劲感,作者移情于木,使画面上分明回响着生命的呼唤。
我曾见过友宪出版的素描集,那些富于力度感、不拘一格的颤动的线条,已杜绝了可能出的描头画角,而成为定格形象、揭示生命奥秘的依傍。特别是对于其父生死之间种种瞬间情态的写照,看后令人难忘。因为作者浇铸到画幅上的是情、是泪,是对人生哲理的求索。联系到友宪为《聊斋志异》所作的系列国画,不是热衷于图解鬼狐形象,而是根据作者对社会的体察,对善恶的强烈爱憎,力追风骨神韵,用画面奉献出自己的赤诚,宣泄出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因之我们可以发现,友宪的各种画作,不掩不饰,一切以表白生命的永恒为归宿,以对生活的真情为源头,顶礼膜拜于艺术圣殿。试问友宪在国画技巧及创作的刻意磨练中,最终将定位在那里?
“书卷气,脂粉气,否也!生命而已”,这是作者实践中所作出的掷地有声的答案。
三、友宪的作品揖别了程式、模式、力求“法自我立”,韵味在清奇中见雄浑。
画家之作忌讳的是重复他人。然而在画坛上,一种具有新意的画貌出现后,总有一批人要去追逐时髦,竞相效仿,而引出变异为同、与创新者同归于尽的结局。同样,作品也忌讳重复自己,首推之作也许富有创意,但一旦重复有加,这创意就流入了程式、模式,竟至葬送了艺术生机。友宪在国画写生、创作中,时时警惕及此,希冀独特艺术生命力的张扬。他的不少作品,之所以能动人心腑,正在于力图把握这不一般的艺术个性。清代戴熙说得好:“以目入心,以手出心,专写胸中灵和之气,不傍一人,不依一法”(《习苦斋画絮》),友宪的创作,与此说大抵契合。
“不傍一人”,并非拒绝习人之长;“不依一法”,并非拒绝吸收古今人们积累起来的绘画经验。兼收博采,自成一体,依然是很多有成画家的事艺之道。问题在于要避免死守僵化,避免出现以模、仿、临、抚一家为能事的悲剧。创作别于制作,就在于从无到有的艺术独创性。
友宪的艺术道路,是奋发拓进的道路。“只争朝夕”、“厚积薄发”,一直规范着他的艺术生活。循依于此,那种难以想见的勤勉和执着,才能在他身上一以贯之。他是一位在艺术实践上有见地、有个性的年青画家。他在治学征途中,取精用宏、扬弃分明,他曾慨然陈词:“师心、师迹、师古人、师造化,当师则师。”
作者:丁,,涛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