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根之茂者其实遂

  “我们现在彻底地受了母校的陶甄,将来要在全世界上发扬我们国光而绵绵。”这是蔡元培为南京艺术学院的前身——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歌填写的一句歌词。这句话既表明了南艺这所中国最早的艺术院校的创建者们的办学理念,也体现了他们对本校学生的谆谆教诲,寄托了他们对毕业生们的殷切希望。

  现在又到了一个毕业的季节,这既是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全体毕业生们的节日,也是他们一如既往地向学校、向亲友、向社会汇报自己学业的时刻。无论对我们的毕业生来说,还是对我们的教职员工来说,这都是一个充满喜悦的收获时节,也是一个接受社会各界检验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成果的紧张时刻;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教学和创作理念、寻求新的艺术起点的契机。

  从1912年刘海粟创建上海美专,到1952年由上海美专、苏州美专和山东大学艺术系合并为华东艺术专科学校,再到1958年华东艺专迁址南京(次年更名为南京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已经跟随着南艺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当年的上海美专今天已经发展成了一所创作与研究并重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美术学院作为南京艺术学院历史最悠久的主要系科,一方面秉承了上海美专的传统,延续着美专的文脉;另一方面,在南艺发展的各个阶段,美术学院也在积极地顺应着时代的要求,不断地与时俱进,把握着美术教育、美术创作和美术理论研究的最新动向。美术学院的发展不仅是南京艺术学院历史发展的缩影,某种程度上说,也反映了近代中国美术发展史的进程。

  建校之初,刘海粟等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先行者们就为学校奠定了“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蕴奥”的教学出发点,提出了以“不息变动”的时代思想为依托、“刻刻追到前面去”的教育指导思想和方针,也确立了以“发展民族文化”为己任的办学目标。这样一些思想的提出,固然有其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但其核心本质却已经昭示了中国近现代美术未来一个世纪的共同诉求,表明了一种不受时空拘囿的历史主义的文化史观。无论是1913年静安寺路的画展,还是1915年在教学中第一次雇佣模特,凡此种种,在当时来说,都是走在时代前面的创举。今天,这些都已经成为美术学院的辉煌过去,成为美术学院所珍视的宝贵精神财富。无论是美术学院的教职员工,还是莘莘学子,从进入美术学院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被注入了这样的一种精神基因,这也正是美术学院的精神圭臬和理念所系。美专的精神之所以历百年而不竭,之所以被今天的美术学院所继承和延续,之所以仍然能让我们感到自豪并赋予我们前行的力量,是因为它在让我们接受科学、规范的学院教学的同时,依然可以保持一个跟随时代而不息变动的头脑,而这正是优秀艺术学府的价值所在。

  美术学院的发展在坚定地继承美专精神传统的同时,其实也就已经掌握了解决困扰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诸多难题的法宝。比如,中国美术界长期所面临的传统与创新的两难,并没有成为南艺美术学院发展的障碍和藩篱,因为我们的教学理念中已然包含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论,它也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这让我们在近百年的发展中,从来没有对这类问题产生任何的困惑,没有受到任何的束缚和牵绊。发展“固有的艺术”、“不息变动”、“刻刻追到前面去”这些看似简单的话语中,其实体现的正是一种传统与创新有机结合的辩证认知;美术学院的百年发展史表面,这种认知为我们提供的是一种在稳定与和谐中不断进步的二元架构。在一个世纪的历史中,美术学院从来没有抛弃或是丝毫懈怠我们民族固有的艺术,同时也从来没有自绝于时代精神之外,从来没有一刻停止对外来艺术蕴奥的研究。我们的教学、我们的研究、我们的艺术追求,都是力求在继承传统和不断创新之间实现一种发展所必需的平衡与和谐。但必须要指出的是,这种二元论的认识原则并没有在美术学院的艺术氛围中衍生出中庸的思想,并没有使我们的作品千篇一律。我们无论是继承传统,还是追求创新,都是以时代的精神为依托的,是以艺术的自律发展为前提的。所以我们在美术学院的教学、研究和创作中既看不到一种以继承传统为掩饰的无聊的僵化复制,也看不到一种以追求创新为借口的哗众取宠式的卖弄。我们的教学理念本就不是以牺牲传统和钳制创新为代价的,它所体现的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最终要实现的是一种时代背景下的艺术自身的自律性发展。

  作为学院,我们的价值最终体现在教育、体现在人的培养上。美术学院的精神传统和艺术理念也决定了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立足点。在美院多年的发展中,我们一直坚持“不管什么教授上编制上办法上,处处总以学生不受束缚、能研究真理为原则……总要使学生自己抒发自己的,没有丝毫师承模仿的习气”。这既是学院创建者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也是美术学院一直以来的共识。我们各项教育、教学制度的规定,都充分尊重了美术学的学科特性,立足于发扬学生的个性,力求充分释放学生的创造性。虽然在特定历史时期,我们的教育理念也曾受到各种干扰、面临许多困难,但它从来没有被放弃。新时期以来,特别是教育大扩招以来,艺术的个性化教育要求为学院化管理体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但美术学院没有丝毫以牺牲学生个性、压制学生的创造性来换取管理上的轻松省事的举措。虽然随着学生的增加,艺术教学管理面临日益增加的压力,但我们仍然在尽一切可能呵护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美术学院的百年历程证明,我们的既有选择和不懈坚持是符合美术教育学科规律的,美术学院的一切工作也都是为了想方设法使学生能够“在艺术的道路上个性化地成长”。

  当然,学生的个性实现并不是任意的恣意妄为,而是以“研究真理为原则”的,它最终要通过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成果多元化和多样性来体现。所以美术学院在呵护和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并没有忽视学生艺术基础能力和创作研究能力的培养。我们强调的艺术基础能力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造型基础,它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所以,在美术学院的课程编排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得到了同等的重视,其实,这同样也是从美专时代就一直延续下来的传统。毕竟,美术学院的一切生命维系,最终要落实到优秀艺术作品的创作上,我们的一切理念和原则最终也通过艺术作品来诠释和印证。因而,注重基础、重视创作更是我们一贯的传统,艺术作品的创作始终被我们看作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美术院校培养优秀艺术家的成功经验。今天我们所设置的教学工作室,作为美术学院的重要教学单元,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创作室,教师在创作中教,学生在创作中学,师生情同父子,朝夕相伴,教学相长。其实,这同样也是在上海美专时期就已经总结出来的艺术教学范式,当时的“潘玉良画室”、“倪贻德画室”等,不仅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也为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爱好选择学习的方向提供了可能。创作型工作室的设置,既在硬件上保证了艺术创作的开展,也在软件上保证了个性化教学的实施。

  美术学院的创作一如我们的精神传统,自美专时代以来,一直就是美院各个阶段发展的主题。美院的历史可以用我们师生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优秀作品来抒写,当然,同时它也是一部艺术作品的展事史。美术展览虽为舶来之物,但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艺术作品向公众公开展示的美术展览的兴起,可以说是从上海美专开始的。早在1913年,美专师生就在上海静安寺路张园安恺第首次举办了作品展,引起了社会的注目。美术作品展改变了中国传统艺术作品小范围展示的文人雅集形态,为美术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化功能。此后,重视作品展、重视社会效益的实现也成为美院一以贯之的传统。今天美院的学生,从一入校开始,其实际已经进入各种各样的展示规程中,展览已经成了美院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工作室、每一个学科专业,在外出写生归来,总要有一次严谨规范的公开展览和研讨。学校对社会上的各项美术展事同样也都非常重视,毕业展更是历来所最为重视的阶段性展示活动之一,即使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也是如此。据南艺老校友李洛公回忆,在战火纷飞的20世纪40年代,美专从校长和老师依然“都十分重视每年的毕业生画展”,并想方设法为学生寻找最理想的展览场所。今天的南艺美术学院早已建成比较完备的展示平台,并将进一步拥有更现代化的展示空间。但我们仍然会不定期地选择将毕业展放在更具社会性的校外美术馆展示,一是为了更好地接受社会的检验,另外也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美术学院创作的社会效益。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今天的南艺美术学院已经拥有美术史论、绘画、雕塑、书法四大教学版块,其中绘画板块包括基础部和国、油、版、壁、插画五个系科,形成了从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一直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全方位的高等艺术教学和研究体系。南艺周围原本有大片的黄瓜园,故而我们的师生经常用“黄瓜园”来作为南艺的别称。也正因为美院在中国美术界和美术教育领域所体现出来的具有自身特点的高等美术教育学科形态,所以也有人将今日南艺称为“黄瓜园画派”、“黄瓜园学派”。对此,我们在感情上是认同的,在实践上是认可的,但我们从这样的称谓中获得的只是一种艺术精神上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并不表明一种门派的偏见,“不以己蔽人,不以人蔽己”的思想早在美专时期就已经成为我们的戒条。客观地说,作为现代中国美术教育的重镇,南艺美院在百年的行进过程中,既有发展,也有过曲折,但上述的教学和研究理念却始终如一、一脉相承,它们一起构成了今天具有南艺特色的文脉。昔日的黄瓜园现在已经成了一个艺术创作的园地、一个精研艺术理论的园地。我们常常从黄瓜园走出去,足迹遍布五湖四海,但黄瓜园是原乡和源泉。当年黄瓜园的根,从上海、苏州、山东伸进来,而今黄瓜园的藤蔓愈加繁盛,所谓“根之茂者其实遂”,黄瓜园所结出的硕果累累,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成为江苏乃至全国艺坛的靓丽风景。我们有辉煌的传统,我们更有这样的自信!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将2009年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毕业作品集中在江苏美术馆展出,一是希望能够更好地向社会展示“黄瓜园”师生几年来共同努力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二是希望向社会表明:在“母校的陶甄”之下,我们必将能够在未来发扬母校精神。

  这届毕业展包括国画、油画、书法、雕塑、插画、壁画等多个画种共391件作品,虽然不能说所有的作品都很完美,但我们相信,它必将成为明天若干艺术大师的一个起点——一个经过黄瓜园洗礼,迈向成功彼岸的起点。

作者:张友宪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