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植根於傳統 致力於創新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浩蕩流,奔騰不息,原因是有「天上來」的源頭。這一自然界的現象,包含了事物消長的規律。在文化藝術上同樣存在著這個規律。我國繪畫歷史源遠流長,在它的發展過程中,有它的繼承性和連續性。因此,任何輕視傳統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提出「摒棄一切傳統」的口號更是錯誤的,因為歷史是不能割斷的。

  我自幼酷愛書畫,在衆多的書畫家作品中,選擇了「二王」和陸儼少老師的作品做為學習畫的範本。先習書後學畫,以書入畫,頗得心應手,方知「書畫相同」的道理。陸老師作畫強調用筆,可說是筆筆有來歷。據筆者體驗,陸老師視線條為作品的生命,以線為骨,無論是各種線條,各種點,在老師的畫中顯得那樣功力深厚,無可增減,精妙無比。綜觀陸老師的書畫藝術,可謂是將繼承和創新處理得盡善盡美的典範,是我們後輩學習的楷模。

  多年以來,在師法老師的同時,我也汲收宋、元、明、清諸家優秀傳統。當我自信己畫出一定水準時,揣著習作去拜見老師。他一一看了我的習作,頷首微笑道:「己畫得不錯,有一定的傳統底了,要多寫字……」。這是對我莫大的鼓勵,老師曾對我說: 「中國畫應以傳統為重,切不可離開傳統而求新,有了堅實的傳統功底,再根據自己的特點,去尋找適合自己發展的藝術道路」。這是老師長期以來從事書畫藝術創作的切身體驗和肺腑之言。

  1985 年中國畫壇「新潮」高漲以來,出現許多否定傳統的觀點,這些觀點未曾使我彷徨。因為在繪畫實踐中,我深切體會到中國植根於傳統,一旦離開傳統, 「另起爐灶」這不是將自己置於空中樓閣之中嗎? 對此,又是老師使我更清醒了。一次老師在看了我的畫作後說道:「在畫面上可以看出你在蓄意求變、求新,這是好的。但是這個新、變、創立面目,必須吃透傳統,多讀書,寫字,線條過關,而後水到渠成。那麼這個變,才是有本有源。目前還是老老實實學些傳統。第一線條要過關,線畫好了,那是無往不勝的。」其愛之深,其言之真,是毋需多說的。老師主張重視傳統,在傳統基礎上創新,這一觀點無疑是千真萬確的。「筆墨當隨時代」。 當代畫家都在繼承前人傳統,而又有所創新。恩師陸儼少先生生前囑咐我:「要繼承,要創新,要有自己的面目」。這將是我畢生從事繪畫的指導思想。我深知創新的艱難和不易,不能急於求成,欲速則不逹。經過相當時期的練功,奠基和尋路,創新才有可能。我想從繼承到創新,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決不是你想變就變,想創新就創新的。從歷史上,看頗有成就的畫家一輩子跳不出師承,始終逹不到創新境界的大有人在,就是這個道理。

  中國畫畢竟是大器晚成的藝術。我將銘記恩師的教誨,老老實實學習傳統,踏踏實實探索尋路,不驕不躁,耕耘不輟,走自己選定的藝術道路。

  陳幼華

  2012.11.10

作者:陳幼華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