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笔墨间的戏

  罗彬先生的水墨戏曲人物在美术界人气颇高,每每读来的确让人称道。三年前承罗先生厚爱,获赠一幅小画《收严颜》,尺寸虽小,气势颇大,戏中人物气宇非凡,笔墨温润,无奢而华。钟孺乾、沈伟教授观后,纷纷叫好,题诗写跋,好不痛快!

  中国水墨画和中国戏曲都是在几千年的农耕社会经济形态中逐步形成、逐步完美的独特艺术形式。人类社会的发展莫不是在自然裂变中不断地遵循着限制——冲突的规律而前行。在漫长的农耕社会形态演绎中,由于受到种种约束和限制(信息传递、科学技术、劳动工具等),人们总是试图不断地在狭隘生存空间中,突破工具和表达方式的限制,找到反映人类社会自身心理、想像和期望的语言形式、以表达自己饥渴的精神需求,让精神世界得以释放和解脱。中国水墨画和中国戏曲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反复辗磨、反复玩味、反复冲突中形成的极其简捷、极其丰富、极其夸张、极富想像的艺术表达方式。于是两种国粹在相同的社会演进和文化传承过程中,具备着共通的意蕴和品格——对社会演绎中的道德、伦理、礼制的褒贬和批评,娱人娱己,教化心志。

  罗彬教授运用笔、墨、纸的交融性,将已经高度概括、抽象、委婉的中国戏曲人物从舞台上转化到绘画中,并且更精炼、更写意、更传神。让戏曲中的唱、念、做、打在笔、墨、水、色中行走,技艺中有天成,天成中有乐趣,使人们在看戏、听戏、唱戏之外,还可以屏息读戏。观罗彬先生的画,真有看一场大戏的过“瘾”。其整个绘画风格含蓄、生动、婉约、清丽,将中国水墨和中国戏曲的精髓经过巧妙搓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方寸之间表现极大之世界。

  与罗彬兄相交数载,画如其人纯厚,人如其画干净,“修”与“养”俱深,相信大家都喜欢他的画。

作者:潘向东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