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3-14 13:04
艺术家钟孺乾
艺术家钟孺乾作品展,将于2015年3月21日至4月21日在翰海当代艺术中心开幕。
展览前言:我与绘画
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普通现象,我的艺术学习和艺术创作几乎是同时开始的,因而付出了长时间积累和摸索的代价,直到后来进入大学成为艺术学习者和教育者。在所谓“新潮”时期,我尚无志向和能力对传统或现代采取行动;借由文学和书法进入水墨传统,转而游弋于民间和西方现代之间,对于我来说是很自然的。九十年代以来由于找到了表达的方式和途径,创作进入兴奋之中,同时也加深了我对艺术的信赖和乐观。“艺术是有负载的心灵的自由之翼,它有表达我所觉所悟的无限可能性。”(《中国画》1994)在不间断的实验和思考的过程中,引发了对于理论的探究热情,这集中体现在2004年出版的《绘画迹象论》和2013年出版的《水墨变象》之中,在这两本书里,我力求以中国文艺理论的母语来重新阐释新的绘画艺术实践,以期弥补当代艺术基础理论的缺失。
钟孺乾 (1950) 生灵乐土之二 2006 年 69.5×137 cm 设色纸本
【出版】《迹象境钟孺乾画册》,湖北美术出版社,2007 年,P156 【展览】“迹 象 境—钟孺乾绘画学术研究展”,中国美术馆,2007 年
钟孺乾 (1950) 杂耍之十八 1992 年 65.5×65.5 cm 设色纸本
【出版】《迹象境钟孺乾画册》,湖北美术出版社,2007 年,P28 【展览】“迹 象 境—钟孺乾绘画学术研究展”,中国美术馆,2007 年
有相当长的时间,我潜心于表现杂技魔术和通俗娱乐题材,并赋予这些题材以主观的诠释,从中衍化出两种观念倾向:由柔术的“训练有素的扭曲”对应“精神环境中的人性现实”;由驯兽中人与动物的戏谑教化关系,讽喻生灵之间的非自然因素。这些思想的灵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我曾生活在杂技团数年之久,积累了观察思考的心得;二是漫无边际的读书习惯,使我能在哲学、文学以及古今中外艺术文献中吸取能量。现在,题材依然在延伸——生灵舞台,风化圣灵,梦幻男女,失落的田园等等,用热烈而虚幻的语言讲述带有遗憾的心灵故事,我热衷于此,也擅长于此。在图式语言上更多的得益于民间艺术和宗教壁画,前者在趣味上,后者在色彩和制作上常常使我受到启发。我把“重彩写意”的形式语言纳入水墨,使水墨变得凝重而高华。我的未来目标是努力创作诗书画一体、迹象境通融的新水墨画,它属于我的时代,属于我自己。
钟孺乾 (1950) 望南山 2011 年 113×98 cm 设色纸本
【展览】《湖北书画院名家作品展》,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2012 年
钟孺乾 (1950) 杂技系列 1 1991 年 44×48cm 设色纸本 淡彩
艺术越来越无法脱离整个人类文化和科技变革的大背景,可以肯定,艺术将会出现更多令人惊奇的模样。但我依然要首先选择在绘画中寻找我的快乐,实现我的念想。我相信,一种独立于科技手段之外、肢体亲为、即时显现的艺术,它所携带的此际生命和心灵的信息,将无休止地滋润未来的生命和心灵。
艺术家介绍:钟孺乾(B.1950年)
1950年出生于湖北。曾任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现为教授,研究生导师。作品参加第6、7、8届全国美展,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参加第一、二届全国中国画展,获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铜奖;第二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以及当代绘画的诸多展事和学术活动。
重要个展:
2005年,“谁戏谁?——钟孺乾重彩画展”,北京可创佳铭艺苑
2007年,“迹·象·境—钟孺乾绘画学术研究展”,中国美术馆
2010年,“钟孺乾绘画艺术展”,武汉美术馆
重要出版:
《绘画迹象论》,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获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
《水墨变象》,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三等奖)
《迹象境·钟孺乾作品集》,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7年
《中国画名家画库》,人物画专集,四川美术出版社,2001年
《从迹象到境界——钟孺乾的艺术世界》 ,湖北美术出版社,1999年
《国画家报》专辑,2006年
《国画家报》专辑,2007年
《十方艺术》专辑,2006年
《书法报-艺术博览》专辑 ,2007年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