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5-21 00:00
朱小钧
说起朱小钧,许多人的概念都是模糊的,他的名字总是和不同的机构并列在一起。原以为错综复杂的真相在他的娓娓道来中变得透明、真实、条理清晰。从文化部《艺术市场》杂志社副社长,到大道融元的执行董事,再到天闻艺库基金《艺术与财富》的主编,朱小钧在不断成就“新水墨”的同时,也完成了多方资源的交融并进。
“新水墨”的选择
﹏﹏﹏﹏﹏﹏﹏﹏
朱小钧是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系的第一届研究生,投身在这个新兴专业里的老师带着他们走过了一同探索的阶段。范迪安、赵力和余丁在不同方向上的策划实践给了他最直接的参考——艺术生态中层峦叠嶂的学术、展览和市场的交错并行。
近日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的展览“水墨SHUIMO,世纪变革与艺术新路”,朱小钧拉出了中国水墨百年中的变革,用60余位艺术家的150件作品在回望历史的同时,重新看待当下水墨实践的成就和现状。不同往年,水墨的热度下降,连对“新水墨”这个概念的触碰大家都变得极为小心。朱小钧坦诚,冷却下来的水墨市场让他看到了2008年当代艺术的境况,也正是因为如此,一张坚实的水墨艺术家名单才会真正从混乱的局面中确立下来。
朱小钧在文化部《艺术市场》杂志做副主编的时候才27岁,就在那时他选择了“新水墨”。对水墨的选择,朱小钧说:“什么才是我们的艺术趣味?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发展中,水墨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这是从中国人骨子里生长出来的水和墨,但它又有当代文化中多样性的可能。”从2011年到开始,朱小钧带着那些还未得到关注的水墨艺术家出现在日本东京、英国爱丁堡和美国圣地亚哥,这些艺术家在一个又一个展览中,不断地被观看、被审视,被梳理论证成现在“新水墨”的名单。从那时30多人的阵营,到现在不到20人的名单,学术、展览和市场已经逐渐实现了对它的净化。就像当年还处于低谷的姜吉安和祝铮鸣,今天已经成为人们进入水墨领域绕不开的艺术家。
在能力范围内拉起一条艺术生态链
﹏﹏﹏﹏﹏﹏﹏﹏﹏﹏﹏﹏﹏﹏﹏
朱小钧一直坚持自己作为媒体人的身份,他对媒体有着个人的情节。从研究生开始,朱小钧就进入了中国文化报做编辑,之后在文化部的《艺术市场》做了四年的副社长,八年的媒体工作让他拥有了和所有人平等对话的机会,也触及了艺术生态中的各个端口。在对全局有了把握时,他投身进入了市场的内部。
2011年“大道融元”成立,“视觉中国亚洲行——中国新水墨东京特展”登陆日本。2012年,朱小钧成为“大道融元”执行董事,开始全面负责公司的项目运营,“新水墨”进入美国和意大利。2013年,新的投资方进入,“北京跃海新宇”成立,各方资本在具体的展览运营中,实现了力量的聚集和资源的优化整合。除此之外,他也没有放弃媒体的端口,《艺术与财富》已实现4万的微信订阅, “优看”作为运营仅一个月的微信公众号也已小有成效。整体看来,他已经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串联一个小的艺术生态链条。朱小钧说,他有一个文化公司,一个投资公司,还有媒体,将这三方的力量串联,同时把握大的框架和方向。2013年就已经实现了三方的良性循环,让它们拥有相对健康的成长,这样的成果已不易。来自各方的资本,因为朱小钧的存在拥有了彼此的信任和共识,有了这样的基础,还有什么不能期待?
朱小钧说,从杂志的编辑,到展览的策划人,再到公司的执行董事,他身上从来没有唯一的标签。如果一定要给他定义,那么“推手”是再合适不过的称呼。
来源:HI艺术人物 作者:曹丝玉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