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杨再春:让有限的生命更精彩

  不久前再春先生在一首名为《让有限的生命更精彩》的长诗中写道:“如果上帝再给我20年,我一定要把最美的文字,最好的图片留给世人。”也许这就是一位伟大的人民艺术家给我们的最好馈赠。

  2014年12月初,记者偶然间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杨再春先生最新出版的2015年书法、摄影最新作品台历新鲜出炉。在微信中欣赏这些精美书法作品和摄影作品的同时,记者突然意识到,2014年就要过去了,自再春先生被诊断为癌症之后,已有两年时间未见。

  时光飞逝。2012年3月,再春先生刚被确诊患有癌症,而在4个月之后,再春先生就出现在了“大美海淀·乡土书画三人展”上。记者对那次展览印象非常深,那时再春先生刚刚做完手术及术后化疗,但是精神状态却非常好,依旧红光满面。

  从那之后,再春先生在坚持治疗的同时,始终没有间断书法创作和摄影采风。这两年内也举办了多次展览,并驱车在祖国各地采风,再春先生依然像从前一样勤奋,但其创作多是小篇幅作品。2014年,中国彪炳世界史册的盛会APEC会议在北京怀柔雁栖湖盛大召开。再春先生受APEC会议中心的邀请,担任本次APEC会议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指导,并为其创作诸多作品。这些作品的亮相成为APEC会议中心最为醒目的文化景观,让中国尽显民族风采。

  为APEC挥毫泼墨

  如今,APEC会议早已完美收官,作为东道主,中国尽展主场风采,在政商交流之余,也借此盛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深之美和天然魅力。

  从书画、苏绣屏风、汉唐宫灯、剪纸、漆雕、景泰蓝、京剧脸谱等传统民间艺术和文化珍品的会场装饰,到恢宏大气的文艺演出、民族特色的“新中装”,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成为APEC会议一抹亮丽的风景。然而,在诸多艺术品类之中,最抢眼的文化风景当属中国书法。

  从APEC会议中心阳光厅的巨幅书法作品《岳阳楼记》,到雁栖塔内汉白玉石碑上的《雁栖赋》,再到各会议室中悬挂的不同书法作品及廊柱上的楹联,不同书体与不同汉字演绎的书法艺术之美,成为中国这次精彩的国际亮相中的点睛之笔,而这些作品大多出自再春先生之手。

  位于APEC会议中心阳光厅的巨幅书法作品《岳阳楼记》颇为震撼。此幅作品长十二米,高二米,三百五十九字,正文书三十四行半,落款一行,行草书笔法。创作之前,再春先生曾多次到现场勘察场地,反复琢磨,精心构思,再春先生在创作手札中写道:创作此类书法巨作,需先计算字数,十二张六尺整纸,每幅书三行,每行约十字。“书着意则滞,放意则滑”,让通篇作品神理超妙,就必须将字之大小、粗细、干湿、轻重协调一致,达到性情归一,浑然天成。多行数作品,创作关键在于行与行之间的呼应关系,书写时每完成一行,定把前两行摆放近旁,力求字字相互关照,达到通篇贯气而呼应之感。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有云:“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这是书法创作要遵循之法度,巨幅书法创作更应按此细致考究之法思考后落笔才可成功。明代董其昌又说:“书家妙在能合,神在能离。”(《画禅室随笔》)“妙在能合”即是禅宗所讲的“不为法脱”,“神在能离”即禅宗所谓“不为法缚”。多字作品书写中,上下左右起转承和,任心所成随手而变,即为“不为法缚”。兵无常阵,字无常体,行草创作更应如此。

  为APEC会议中心创作巨幅书法作品,再春先生心情复杂而忐忑,古稀之年,再春先生近期又未有创作如此之巨幅作品,故要选神清气爽之时,以饱满精神投入创作,四余时,一气呵成。再春先生说:“这虽是对体力之大考验,亦不失为一次酣畅淋漓之创作体验!”

  除《岳阳楼记》之外,雁栖湖中心岛雁栖塔内汉白玉碑碑文《雁栖赋》也格外引人注目。玉碑高2.4米,宽1.2米,碑文《雁栖赋》(碑阴)加落款共506字。原文3000余字,由著名学者周笃文、蔡世平先生共同撰写,后再春先生精简为500余字,又经各方专家领导共同斟酌,几经三稿最终敲定。为配合河北曲阳刻石大师碑文雕刻之准确性,此次《雁栖赋》再春先生特按玉碑原大书丹。

  “雁栖赋”三个大字于右上以魏碑体书之,内文以赵孟頫行楷书书写。正文每行40字共12行,款识与印章单独成行。书写前,再春先生将整体章法布局,字数安排精心设计安排,后在练习纸上反复书写尝试,灵感一到,即刻铺纸挥毫,五个小时不间断无停顿。

  字怕悬而观之,挂起来仔细谛观,字之大小,笔法轻重有完整性,则可过关。再春先生在书写此幅“雁栖赋”时,身边始终放着赵孟頫的《妙严寺》,以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过多把“杨体”揉进碑文之中,自始至终保持赵体字的风格与韵律。这也是一次极为专注的在临帖基础上的书法再创作尝试。

  《岳阳楼记》和《雁栖赋》的惊艳亮相为雁栖湖APEC会议中心增添了一抹亮色,这两幅作品不仅成为再春先生个人的代表作,也当成为中国当代书法的代表作。



杨再春先生为APEC会议创作的楹联Yang Zaichun,writing couplets for the APEC

  再春先生摄影作品:自然和人文景观绝佳的雁栖湖APEC会议中心Great natur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of Yanxi Lake APEC conference center

  拥有千万学生的书法家

  在当代中国,相信凡是写书法的人恐怕没有人不知道杨再春的。早在上世纪90年代,再春先生就在中央电视台举办了大型书法讲座,主讲了46集包括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章法和书法病院、文房四宝等书法讲座。因之节目收视率颇高,所以“中央电视台书法讲座”在央视的两个频道中轮回播出了3年之久。当时北京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拥有千万学生的书法家杨再春》的文章,轰动一时。其实,当初再春先生的学生何止千万,书法讲座的收视人群已是过亿。

  先生回忆,当年在书法讲座播出期间,他共收到近十万封观众来信,他几乎每封信都看,虽然不能一一回复,但他会把信中提到的共性问题,在下一次讲座中统一讲解。但有三类人的来信先生是必回的,一类是残疾人,一类是边防战士,还有一类即是得重病的人。

  用再春先生的话说,那三年的书法讲座让他混了个脸儿熟。不仅电视讲座收视率高,再春先生多年来出版的四十余部书法专著也深受书法爱好者喜爱,总发行量超过1500万册,数据惊人!其中《行草章法》最受欢迎,几乎每年都会再版,甚至有时一年再版两次。

  其实,再春先生之所以深受大众喜爱,并非所谓的“脸儿熟”,而是他的作品比较“接地气”,老百姓们都看得懂。这也是再春先生一生所推广普及艺术教育的理念——书法作品创作应具有可读性、可识别性、可赏性的特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接地气。地气怎么接呢?不是让艺术作品束之高阁,而是要让你的作品让更多人读懂,这样才能和观众有沟通。”

  这个创作理念在再春先生担任APEC会议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指导时得到了充分体现。今年元旦,APEC会议中心正式对外开放。相信当人们在雁栖湖APEC会议中心游览一番后,一定会发现,大家举目所望的所有人文景致,不仅精美绝伦,也雅俗共赏。再春先生说:“艺术就是让人欣赏的,所以我想,艺术创作不应只有阳春白雪,也当有下里巴人。”

  比李白更幸福的人

  在再春先生完成APEC会议中心的所有创作之后,又接受了一次化疗。因有两年未见到先生,故在2014年冬至,记者到再春先生的工作室探访。那正是午后的三点,记者到再春先生工作室的时候,他刚刚午睡起床。自得癌症之后,医生要求他每天中午都要午睡,为了让家人放心,也为了能让自己有充沛的体力创作,再春先生除在外采风外,每天中午都会乖乖地睡一会儿。

  而聊起天来方知,就在记者采访前两周,再春先生才化疗完,怪不得那几天先生闭门谢客。也许是早年练体育打下的好底子,先生表面看来依然无恙,这让人放心许多。

  虽然最近两年里治疗让再春先生经常出入医院,但他的创作激情丝毫未减。除了日常在工作室写书法之外,他又开始了旅行采风。我曾问再春先生人生的转折点是什么,先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是在退休之后。退休之后,我感觉太棒了!这几年里,我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拍了几万张照片。这些经历让我体会到,当年李白之所以能写出那么好的诗,就因为他当年游历了祖国大好河山,只有触景生情才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对影成三人’的感叹。”

  活在当下,再春先生认为自己比李白幸福得多,“当年李白最多也就能骑马,而我却可以开车。我能到达李白很难到达的地方!这是多么让人幸福的事情!”

  最近十年,再春先生曾两次去西藏,四次去新疆。2008年,再春先生又以中国第一个见到太阳的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县为起点,沿着中国的陆地边境线行走了2500公里,直到中国与尼泊尔交界之处的红旗拉普口岸,途经45天。那段旅行让再春先生至今难忘,他与司机风餐露宿,车抛过锚,断过油,还曾在青藏高原上的一天之中经历了雨、雪、冰雹、狂风。“难忘!非常难忘!”回忆起那些经历,先生不断感叹道。

  多年的游历生涯不仅让再春先生拍摄出了不计其数的优秀摄影作品,创作了大量精美的诗篇,也大大丰富了先生的阅历。而且,每当先生长途跋涉归来后,都会对创作充满更多的激情。看再春先生近年来的作品,我们会发现,他对艺术的理解进入到了更深的层次,似乎与他的灵魂合而为一,他的书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从前那般飘逸之上,又多了几分老辣。这种潜移默化的成长,是可望不可即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艺术之间是相通的,再春先生无意中找到了其中的连接点。

  人生不过如此。再春先生在其一生中经历过大苦大难、大喜大悲,经历过**痛苦,也从唐山地震的废墟中自救并亲手救出亲人与邻居。拥有今天这般成就,他的人生轨迹可圈可点。也许正是这样的一生,让再春先生感慨颇多。不久前再春先生在一首名为《让有限的生命更精彩》的长诗中写道:“如果上帝再给我20年,我一定要把最美的文字,最好的图片留给世人。”也许这就是一位伟大的人民艺术家给我们的最好馈赠。真希望上帝能再给先生50年!

作者:张越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