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12-09 12:00
苏州博物馆持续四年的“吴门四家”系列学术展览的最后一展“十洲高会——吴门画派之仇英特展”11月10日开幕至今已近一个月,展览将于12月20日闭幕。
仇英,字实父,号十洲,凭其勤奋与努力,以独特的绘画技巧,成为明代苏州非常有代表性的职业画家之一,由于画风精工而又有士气,在画史上得以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为“吴门四家”。《东方早报·艺术评论》本期特约请部分学者与策展人撰稿,深度解析仇英艺术的背后。
仇英画像。
《桃源仙境图》(局部)
苏州博物馆“十洲高会———吴门画派之仇英特展”现场
正德十二年(1517),文徵明的停云馆中,出入着一位来自太仓的青年——仇英。当时,文徵明正准备画一幅《湘君 湘夫人》图,以送给弟子王宠。画完后又濡墨题记了此作的一段因缘:
余少时阅赵魏公所画湘君、湘夫人,行墨设色,皆极高古,石田先生命余临之,余谢不敏。今二十年矣,偶见画娥皇、女英者,顾作唐妆,虽极精工,而古意略尽。因仿佛赵公为此,而设色则师钱舜举。惜石翁不存,无从请益也。
此作现藏故宫博物院,画上另有王穉登的题跋一则,述及了文徵明在画此作的过程中,本打算自己先起稿而再请仇英合作设色,但两易纸皆不满意,最终只好自己来完成。这则轶事对于初出茅庐的仇英来说,当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而吴门师友间相互沾溉、相互熏习的风气,于此亦可见一斑。
仇英原籍太仓,画上钤印有“桃花坞里人家”,其居处盖离唐寅桃花庵不远。他后世以明四家之一而享誉盛名,可关于他的文献却寥寥无几。其生卒年,徐邦达先生根据董其昌的说法与传世画迹,考证大致在弘治十五年(1502)至嘉靖三十一年(1552)之间。论其出身者如清人张潮在《虞初新志》戴进附传中称:“其初为漆工,兼为人彩绘栋宇,后徙而业画”;论其师承者如王世贞(1526-1590)《艺苑卮言附录 》卷四称:“仇英者,其所出微,常执事丹青,周臣异而教之”;论其交游者如陈鎏(1508-1575)称:“尝游文太史之门,朝夕追随”。在王穉登成书于1563年而以传统神、妙、能、逸四品分类的《吴郡丹青志》中,仇英品第位于“能品志”,评其画师周臣而格力不逮;而在董其昌以趣味流派分类的南北宗论中,由于仇英在青绿山水上的独特造诣,则被视为北宗代表人物赵伯驹之后身。
身为一位职业画家,仇英绘画的创作活动,根据文献记载、绘画著录、作品流传的情况,其延续的时间大致在16岁至50岁,约计35年;其擅长的题材,凡山水、花鸟、文人仕女、界画楼台、鞍马、历史故事、佛道人物等皆能,可谓相当全面;其风格演进的轨迹,早年一方面由于其本师为周臣,故有偏于北宗的院体、浙派风格;另一方面又因其与文徵明及其弟子交游,故亦有偏于南宗的文人画风格;中年以后画名渐盛,颇得收藏家昆山周凤来、长洲陈官、嘉兴项元汴等人的青睐,特别是被项元汴延聘于家,得以大量观览与临摹前代名迹,因此于宋人法度尤其是南宋院体诸家浸淫甚深。
来源:华夏收藏网-名家动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