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邵晓峰的学养根基与艺术探索

  看了邵晓峰的画很有感触,这些年他不论是在做学问,还是在画画上,确实有了非常大的飞越。我平时是零零星星地从杂志、出版物上看到他的一些作品。今天下午在中国国家画院参加他的作品研讨会,听到诸位专家给了他许多赞许与鼓励以及建议,我听了之后也很有收获。他在水、色、墨的运用上受到了范保文老师的影响,在用笔的松活与构图的多变上也受到了范扬老师的很大启发。

  范保文老师在我们研究生入学以后,要求先大量地临习传统。邵晓峰那时非常用功,例如深入地临摹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沈周的《庐山高》等巨制,临得非常好。他还做了一些非常踏实的基础训练工作,之后他又对陆俨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下了很多的工夫。这些均是他的师古人方面。他在师造化方面深受范老师的影响,到全国各地去写生,画了大量的写生速写稿。他在笔墨上下了这么多的工夫,打下了这么好的基础,对他之后的创作产生了有益影响。

  今天我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一楼展厅看到他的《湖南张家界》,也是他此次出版书画展作品集的第一幅,感到非常亲切。邵晓峰创作此画于1999年,范保文老师帮助他进行了渲染点色,其笔墨效果十分扎实,造型、构图也经得起推敲,由此可见邵晓峰非常好的笔墨与造型基础。2002年以后,邵晓峰开始探索泼彩,这也受到了范保文老师的启发。泼彩是一种比较新颖的中国画手法,但是我们在古人留下的皴法里几乎找不到可供借鉴的绘画方法。只有在近现代,我们才在张大千、刘海粟的作品中见到大量的泼彩画法。邵晓峰的泼彩有自家的面目,不像张大千那样去进行大面积的泼。邵晓峰在泼的时候比较注意用笔,用没骨的方法,又呈现出笔墨的“骨头”,这是他的优点所在。而且他泼的颜色很清、很透,不混浊,这也是他的重要特色。

  在邵晓峰的身上,杰出的南方画家与文人画家所具有的空灵、通透、天真、自然,在他的作品里被体现得很足。邵晓峰的学养根基深厚,兴趣广泛,多才多艺,他的象棋下得好,箫也吹得很好。想当年我在南师大美术学院研究生画室画画的时候,经常在半夜听到他动听的箫声。他的学问也做得非常踏实,我对他的专著《中国宋代家具》非常佩服,这部书写得非常扎实,很见功夫。

  因此,从各个方面来看,邵晓峰的画展现了他所具有的非常好的前景。我也关注他的几幅水墨长卷,如吴为山老师为邵晓峰题跋的《云水渡》,其用笔的连贯性,笔墨的变化性,构图的讲究性,均很见功夫。我们这个年纪的画家不仅要考虑现在怎么画,还要考虑今后怎么画,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云水渡》见水平、见性灵、见到未来的发展,我建议他今后在这一方面多下工夫,会有更大的进展。刚才许多专家评价极高的泼彩雨花石系列,我也认为确实不错,其形式与内容都很有意思,具有发展的空间。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国画家》杂志主编杨惠东发言

作者:杨惠东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