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石头缘

  过:中国山水画的悠久历史和深厚传统,如一座大山横亘在每一位当代山水画家面前,其中当然不乏像愚公那样有远大理想并脚踏实地干着的艺术家,他们在探索、攀登,为了最终的超越,余石就是这其中的一位。

  OS:余石,原名杨月兴,法名慧定,1957年8月生于上海。自幼喜爱艺术,长期耳濡目染,随情适性,在艺术海洋中遨游,多年来孜孜以求,锲而不舍,融中西艺术于一炉,博采众长,师法造化,中得心源,刻苦探索中国水墨的韵味。凭着对艺术一份自然的向往,真诚的执着,天赋的灵气,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1999年4月在上海美术馆成功举办个展。

  一次偶然的机会,余石讲起名字的由来,最初的灵感来自临画《三希堂》中的一幅“补天余石”扇面,“余石”--作名字多好,一块多余的石头,但又仿佛感觉它有存在的价值,有它作为的时候,又是巧合“余”为古文中的“我”字,我是一块石头,颇能体现个性,它的闪光点在于心灵对艺术的追求,如石头般坚固,永久,不屈不挠。他娓娓道来的神情、语气,倒并没有让人觉得狂妄,更多的是一种作为艺术家的自信和对于艺术的虔诚信仰。

  过:余石,并没有一如传统的拜师学艺,可以说完全是自学而成。对艺术,这也许更是一种冥契。艺术讲究传统,在余石看来,传统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文化,继承传统的本质是延续文化。而此所谓文化是指一个大概念,它可以包括文学的、艺术的、哲学的、政治的、经济的等等方面,当危急也可包括进绘画的传统技法,如何将这些一脉相承的文化延续并创新,并注入画者固有的情感,从而更好地表现现代社会、现代文化,揭示或预示改变现代人的审美意识,这对一个从事艺术的人来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OS:艺术更讲究个性。要沉浸于传统中汲取一份底蕴、一份积淀;更要从传统中跳脱出来,寻觅拥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理念、自己的体悟、自己表述情感的绘画语言。传统并不一味只是束缚,它有时给予你更多的思维空间,因为传统博大精深,但需要画者具有一双个性强烈的发现的慧眼,不是重复别人,而是找寻自我。能感染人甚而震撼人心的艺术,都是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的。

  学无涯艺无境,余石走的是从传统进入又走出传统巢穴,解解现代社会、时代文化,又回归自然本真的一条更显曲折的道路。他坚信,艺术的真谛在无数真诚的艺术家心中笔下,在大自然铁无穷妙造当中。为此,余石走访中国美院、南京艺术学院等地,吸收长安、岭南、吴门等学派的艺术之长;他更走近自然,登黄山、华山、泰山,涉黄河、长江,横渡大西洋。都说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在东方,为能让西方人更多了解中国画的画内功夫,它的形感、色感、意感,余石竭尽着他的绵薄之力。

  面对余石的山水画作品,我们见不到司空见惯的山峦、河流、林木和村舍;也没有令人赏心悦目、乐而忘返的田园野逸之趣;甚至他的山水画几乎没有以实景作为对象。三山五岳、嘉竹奇树、湍流急瀑、云蒸雾绕,以他所感觉的最美的瞬间组合在画面上,最终又将山、水、云、树、房消融一体,蒸腾一气,余石笔下的山水,没有囿于具体的时空,物象在相当程度上被抽象和淡化,而笔墨线条的挥写痕迹所产生的特殊肌理效果被有意强化,它既不同于古人,也不同于现实,这是他自己的创造。余石深悟古人“天地人合一方为道”的奥秘,他以自己对大自然独特的感受力,使他的画不停留于画山形水质,也不为皴法、点法的笔墨所束缚,而是画他对大自然、对人生的参悟,凸现出一种被升华的精神状态,诚如程十发先生为余石题画曰:“参悟人生,道法自然。”是之谓也。

  过:余石的山水画,可以说全是水墨的世界。在交谈中,他几次提到了自己对于绘画元素的理解,在他看来中国画是点、线、面、黑、白、灰六元素通过笔、纸、水、墨的材料进行的一番酣畅淋漓的体现。

  OS: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总感觉黑与白两种颜色最纯最亮,仿佛阴阳两极组合了丰富的世界,讲解着万体万物生存,黑白将自然界中的光色表达地淋漓尽致。”墨分五色,如何来分?以水调之。水墨画顾名思义,讲水又要讲墨,两者的有机融合将产生妙不可言的墨象效果。中国画是用笔,通过水将墨融化在宣纸上,所以他画山水画强调水,并由水尽情尽兴地追求墨味,用深深浅浅的水韵墨味来概括自然界的色彩,将光与色融为了一体,使山水在光韵普照下显生机、露灵气。

  余石最初学的是西画,而西画区别于国画的一大显著特征即强调光与色。他由西画入手而对光特别敏感,难得的是他将这种敏感移植过来,并且找到了一种很合适的,又颇具个性色彩的表现方式。有时候,对于视觉艺术来说,形式与内容不像文学那样泾渭分明,或者多少有点轻重之分,不管是孰轻孰重,留白不再只是空灵,有时空灵多了显得有点单薄、乏力,白一样也可以真实,因为黑白中的悬念,必须尊重真实的存在,而此种真实当然并非只是对自然的如实记录,画家的功夫在于自然造化,又去造化自然。自然并非只是你眼睛所能看到的,有时你的心中也自有一番丘壑。而在有意追求与无意流露之间,正是艺术家探索的空间。而作为观者来说,也只有当怀抱一种随意的、却又谦和的心态去观赏的时候,才有可能或者特别容易达到与画者的共鸣,此种接受者的心态是现代艺术所不可缺少甚至极力倡导,也可以说是它区别于传统的一大时代特征吧。因为接受本身是对作品的一种再创作,或者说是创作过程的完善,由于观者的年龄、文化、审美定势、心理等诸种因素的不同,会有无数的接受结果,这无疑拓展了艺术的空间,由此给作者又带来了无限的想象,这也许是艺术最终的、最吸引人的魅力吧。

  余石在谈论绘画时,他说开悟于黄山北海宾馆嘹望始信峰,当时山上正下着毛毛细雨,风大、雾多。眼前的山在一层层白雾里飘动、或显或现、变化无穷。他突然间意识到山活了、山在动、山在不断地变幻,他感悟到物象不是不变的,物体的存在自有一个空间,山形是相对而存在,随空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画者更不能教条似地理解山形、山石结构,在笔法上感性化一些,那样更能接近自然。正如黑格尔所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因此,只有通过心灵而且由心灵的创造活动产生出来,艺术作品才能成其为艺术作品。”

  余石有法名,是个居士,对禅道自有一番不同常人的理解。他有一句话,令我感触良多,“自己以为到家了,其实正在途中路。”那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心境呢?家,最通常的是温暖的、有依靠的、心安的、满足的,诸如此类的感觉吧,那么路途中呢?还在跋涉、还在探索、还在努力、还在向往、还在追求……英文中home和house这两个单词使我顿悟了家的含义,家,绝不仅仅是一幢房子,家更多的是一种感觉。从事艺术的人通常是特别多情、情又纤弱的一类人,容易感动也不容易满足,内心因为找到了一种倾吐、发泄的方式,所以时常会显现出固执、内向的一面,这样的人也许会比常人更渴望一些平淡的东西,因为在平淡的感情里,往往蕴藏了更多的耐人寻味的东西。艺术的心性又不允许自己沉醉于过往之中,不断地征服别人、征服自己,向世人,更向自己证明着自己的不凡、不俗。两者也许有点矛盾,带点对立,但也可以处理成随意、自然,以为到家了,其实正在途中路,好像也没有什么牢骚满腹或壮志凌云,淡淡的,平平的,顺顺的,如陈述事实一般,多少辛酸、坎坷、快乐、心安皆付一路风雨中,这样的生活,是一种人生境界的话,倒也颇符画家本人所崇尚的审美境界,太实则死,太虚则玄,又实又虚,方臻妙境。

  儒家有云“三思而后行”,思是一种探索,又是对实践的总结,人们在思中发现、表现、发展自我,一个善思者,对每一个行动都能主动、积极地去了解、理解,画家也由于善思,给人塑造、营造一种思维空间,善思的画家他将会不断地寻找自己的艺术表现语言,不断激发自我情感,情感的变化使画家不应去追求重复劳动,而应不断创新,不断否定才能进步。儒家的本质是催人进取的,要修身齐身治国平天下。余石在儒家传统与我佛慈悲中,各路逢源而非左右为难。

  过:余石在对大自然进行独特的艺术观察的同时,参悟着人生的真谛,把大自然看成是和人一样有生命、有精神的实体,在精神和心灵上同化大自然,不靠景物构成画境,而以气势酿造境界,余石山水画的独创性正在于此,在一幅幅的雄浑恢宏的山水画中,与石头倒还真的结下了一生的无法解的,更不愿解的缘份。

  上海教育电视台

  摘自《诗情画意》第579期

  2001年4月24日

作者:万颖华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