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1-09 09:51
2017年11月15日,纽约佳士得夜拍以逾4.5亿美元(约新台币135亿元),售出达芬奇仅存于私人收藏的最后一件作品“救世主”,成为拍卖史上最贵的艺术品。买家于数周之后曝光,原来是阿拉伯联合大公国的阿布达比文化观光局。
蒙娜丽莎效应造就天价艺品
“救世主”能创下如此惊人的成绩,超越德库宁画作“交换”(Interchange)的私人买卖纪录3亿美元,背后有很多的原因。其一,“救世主”的买卖写下艺术市场里程碑,和佳士得一再强调这是达芬奇最后一张流通于市场的精品有关;其二,还要考虑到“蒙娜丽莎”的影响力。
1911年“蒙娜丽莎”遭窃,经全球媒体的报导、离奇案件与谣言,这件作品从罗浮宫墙上的作品之一,变成吸引民众前往罗浮宫的主因之一。“蒙娜丽莎”在回归巴黎前,先由义大利官方安排,向当地民众展示,即掀起人龙排队。
“蒙娜丽莎”于1963年从罗浮宫借展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史上第二度卷起群众的艺术狂热,逾半世纪后的2017年,“救世主”拍卖预展设于纽约,同样吸引大批排队人潮。佳士得利用了历史的对照,进行富有诗意的强力市场行销,因为在艺术市场中,买家只是一小部分,其余的观众与大众更是市场的重要推手之一。
“救世主”拍卖后隔天,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前馆长Thomas Campbell在社群网站上公开该画作修复前的照片,表示:“希望买家了解作品保存与修复的相关问题。”引发激烈的挞伐与辩论。由于该画作有约逾八成是在20世纪修复的,经修复的画作,保存上更需要极其专业与用心。
笔者最近于苏黎世与多位艺术界人物讨论“救世主”案例,重点之一在于古典大师(old master painting)老油画的专业艺术品归属(attribution)。作品本身是否确切是某位艺术家的,这个事实与艺术市场没有太直接关系,而是专家的研究归属。
遗产拍卖挖宝谱写出世传奇
根据以往的案例,艺术品归属并不是纯粹的科学,而是犹如考古一般的研究与推测,经过时间的考验,新科技或许会提供突破的证据,推翻早期的归属。
至今仍有许多人对这件作品是否出自于达芬奇存疑,但无庸置疑的是,达芬奇的名号锐不可挡,这证明有时候艺术市场的焦点不一定在于艺术本身,而是其所夹带的附加价值。
“救世主”的出世很传奇。2005年,纽约达芬奇专家Robert Simon与画商Alexander Parish,于美国的一个遗产拍卖会上以1万美元买下这件作品,并请专家鉴定、修复;2011年在达芬奇伦敦国家艺廊大展曝光。有了国际、国家级博物馆的背书,这件作品被公认是出自义大利文艺复兴天才之手。
2013年,Parish与其他投资人联合将“救世主”以8,000万美元售给瑞士画商Yves Bouvier。排名富比世190名的俄罗斯巨富Dmitry Rybolovlev再以1.27亿美元接手。
这次“救世主”创下天价,外界或许认为卖家利润可观,但其实Rybolovlev与他的瑞士艺术经纪人布维尔间的法律诉讼,导致他对艺术市场失去兴趣,多年前即陆续以低于买进价格赔本售出克林姆、罗丹、高更等大师名作,这次落槌价4亿美元,扣除手续费与之前的高额损失,投资报酬率非常低、甚至是零。
顶级艺术市场大趋势仍看涨
达芬奇的作品固然稀有,创下了举世惊奇的价格,不过这只是带动全球艺术市场天价行情的序曲,第一名的宝座短期内应该坐得很稳,不过可以推测的是接下来艺术市场拍卖与私人买卖的前十大天价作品排名将会继续洗牌。顶级艺术市场大趋势依旧看涨,尤其是古画带动当代艺术,互相提升。
目前风险较低的投资趋势是艺术市场的蓝筹股、明星艺术家、市场宠儿,但部份当代艺术的市场因为过度人为炒作,逐渐失去光彩,大笔资金投入古董、老油画与现代大师名作。
这不代表当代艺术市场不值得投资,而是需要眼光锐利的艺术经理人与艺术顾问指导,如同理财顾问一样,可惜往往精通艺术市场的专业人士不一定理解投资与经济学的概念,反之,对市场敏锐者不一定懂艺术历史,两者相辅相成,是艺术投资的核心。
投资前三重点:时间、人脉、品味
在进行艺术投资之前,应知几个重点:一、艺术市场的波动与一般市场不同,要等到回流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套牢风险高,所以长时间的观察很重要,包含逛画廊、美术馆、艺术家自营运空间、拍卖、私人收藏、艺术博览会等。
第二,人脉在艺术界极其重要,短期获利投资客是不受欢迎的,因为短期的波动可能严重破坏健康市场发展。若你私下从日本藏家手中以低于市场行情买入草间弥生、奈良美智、具体派大师作品,半年不到就送至拍卖,必将失去卖家的信任,被列入黑名单。
三、艺术的投资与收藏不仅是资产,更是文化与精神上的慰藉,走进美术馆、画廊,与艺术做交流、沟通,于思想与概念上或许得到突破,进而帮助到生活或事业。艺术应该是生活的一部份,也是国际上流社会共通的语言与桥梁。
6月时,纽约慈善艺术赞助人Agnes Gund据说以1.65亿美元(约新台币49.5亿元)将其收藏的李奇登斯坦作品,卖给投资巨富Steven A。 Cohen,创下已曝光的私人买卖第七名纪录。
艺术市场近年在金字塔顶端涟漪不断,使外界资金蠢蠢欲进场,但缺乏慎密的研究准备与业界专业顾问,导致多数投资散客铩羽离场。
2015年5月纽约佳士得拍卖售出毕卡索画作“阿尔及利亚女人O版本”1.79亿美元,是目前拍卖纪录第二名。第三名则是在2015年11月,纽约佳士得售出的莫迪里亚尼裸女,成交额约1.7亿美元,由上海收藏大腕龙美术馆创办人刘益谦与王薇夫妇得标,而这只是国际艺术市场九位数美元时代的开端。
艺术市场的心理学
要了解艺术市场投资之前,必须了解市场心理学,而物以稀为贵的道理正是艺术独特市场的要点之一。
一个在市场上成功的艺术家(单一市场性,不谈艺术性),作品数量不可过多(非总数量,而是时间与数量的比例),换言之,艺术市场的构成必须透过时间的积累(正常、健康的市场),一个艺术家的创作于市场行情创佳绩不一定代表作品的艺术价值高,而第二市场(拍卖、私下买卖)的丰腴程度取决于第一市场(画廊)的坚固基础,若一位艺术家的创作量惊人但缓慢释出,不直接影响其价值性(无滞销可能性),若作品稀有而尚未建立兼顾市场基础,在建构更全面、国际的市场上则有难度。由某种程度而言,艺术的市场有如钻石般,需要使用多种人为的机制权衡。
艺术投资准则
艺术投资是需要长时间的研究,同时陶冶性情,等到时机成熟,下手快、狠、准,过了长时间后才能丰收。
顾名思义,艺术投资与其他的投资一样有风险,也需要充分了解标的物价值与预估成长空间计算可能投资报酬率。而目前风险较低的投资趋势是艺术市场的蓝筹股,明星艺术家,市场宠儿,不过,部份当代艺术的市场因为过度人为炒作,逐渐失去其光彩,而大笔的资金则投入古董、老油画与现代大师名作。不过,这不代表当代艺术市场不值得投资,而是需要眼光锐利的艺术经理人与艺术顾问指导,如同理财顾问一样,但往往精通艺术市场的专业人士不一定理解投资与经济学的概念,反之,对市场敏锐不一定懂艺术历史,但两者相辅相成,是艺术投资的核心。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