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抽象绘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现代主义的发展逻辑上也许已经终结,但是对于个人情感的表达来说远远不是。对于小鱼而言,与其说绘画是在寻找艺术语言的自律,不如说是艺术家透过画布在寻找自我与世界的关系。于小鱼作品中的色彩、线条、构图不再是形式主义的元素,不再围绕着形式主义为中心而展开,这些元素为艺术家的内心服务,形式的价值在于为艺术家表达自我的情感与观念。
于小鱼的创作从最初的荒诞趣怪的人物肖像,再到后来的姹紫嫣红的抽象表现。从碎片情感的漂移到现实影像的浮现,在真实与虚拟的交织中,在物象解构之后的重组中投影出艺术家自身的潜意识。画面中的所有的挣扎与破坏、秩序与解构,不仅是艺术家在对于艺术语言的思考,也是艺术家如何面对自我,如何阐释现实世界的过程,在她的作品中并没有太多的对抗与挑战,更像是一种与生活的共谋。
于小鱼作品不是形式主义或者艺术语言的游戏,重点是如何在画面中呈现艺术家作为一个独特的人的存在,以及现实世界在艺术家心中的倒影。在对色彩的纯粹性的追求中表现出艺术家对生命体验的追求,在对线条的迷恋中表现出艺术家对生活无限可能性的迷恋。简单来说就是“向人解说人”。
除了绘画之外,摄影是于小鱼另一个语言工具。在艺术史上,摄影与绘画的关系非常有趣。摄影的诞生带来了绘画的危机,甚至一度终结了写实绘画,后来人们又意识到正是摄影解放了绘画,让绘画在摆脱了“复制与再现”之后,重新寻找到另外一种观察与表现世界的方式。对于小鱼而言,摄影与绘画都是探索个人精神与外在世界的语言工具。
于小鱼用照相机镜头记录物象之后,并不是简单地在绘画中进行复制,而是把各种图像在脑海中重新打乱、重叠、覆盖、碰撞。她的摄影与绘画都不再停留于简单地记录事物的表象,而是从一种新的观察视角去挖掘人们熟悉事物背后的本质与真相,经过艺术家的主观思考以及潜意识的加工之后,旨在向人们展示一种看见却并不留意的现实以及某种内心世界的真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于小鱼的摄影与绘画的力量不是来自丰富的世界,而是来自艺术家的内心。
门与窗是于小鱼摄影作品中最常见的形象,同时也作为具象出现在她的绘画中。门与窗是连接外部世界与个人内心的桥梁,门窗之外是广袤复杂的现实世界,门窗之内是私人空间。门与窗是自我与世界的边界,既是空间的阻隔,也是空间的通道。窗与门把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一分为二,对外面的人而言,门窗之内是神秘的所在,对于里面的人而言,门窗之外是冒险的探索。门与窗意味着未知、隔离,给予人安全感,同时也赋予探索的可能性。
在中国传统意象中,窗户是一个取景框,外面的世界就镶嵌在窗户中,但是于小鱼作品中的门窗的视角并不是中国传统的“窗含西岭千秋雪”的取景框,也不是马奈的《阳台》里那种门窗作为一种完全开放式的内部与外部的通道。
于小鱼作品中的门与窗大都关闭着的,同时给人坚硬、冰冷、永恒的感觉,显示出艺术家内心的封闭性。门与窗作为一种隐喻,在于小鱼作品中看不到太多艺术家渴望沟通的意愿,也很少由外向内的窥探的成功,门与窗更多地显示出隔离、保护与安全感的功能,更多的是对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两者交集的犹豫、期待或者恐慌。
当然,也许这不仅仅是艺术家个人的感受,在这个互联网时代里,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也变得更加复杂而有趣。一方面,网络提供了无比巨大的虚拟的公共空间,仿佛打开了无数的门与窗,人与人的沟通交流前所未有的便捷,随着大数据的实现,私人信息不断被侵蚀,私人空间似乎越来越狭窄。另一方面,网络技术也给我们保留私人空间提供了便利,人可以越来越宅,个体越来越原子化,可以退缩到个人空间里不用跟公共空间发生关系。
门与窗的隐喻不仅是于小鱼个人精神桃花源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同时也指向了当代的虚拟公共空间与个人空间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艺术家用个人感受隐喻着时代的症结,这是“向人解说人”的另一个指向,但并不仅仅是艺术家个人,而是更广义的当代人。
尽管于小鱼把摄影作品中的门窗转化为绘画中的重要意象,但是对具象的临摹和细节的描绘,已经无法满足艺术家对复杂的自我身份的追寻与多重变奏内心表达的需求,只有表现主义与抽象主义那些模糊而激情的意象与内心的脉动合拍得浑然一体,才能让艺术家的内心与艺术达成和解。
于小鱼的抽象表现作品缤纷多彩但是并不凌乱,形状与色彩表达出一种运动力,当我们凝视画面时,能够感受到一种扭曲、流动、变形的运动感。邻色之间并不是静态的,相邻的色彩产生了一种运动感。
她在画布上的不断地重叠、覆盖,这是对以往经验的否定,就在不断地重组中,新的偶然性一一浮现,就像我们难以把握的生活,画面也在难以把握的涂抹、修改中渐渐丰厚饱满起来。作品是艺术家挣扎、对抗、妥协、拼搏的证据,也是生活的副产品,也许并不需要什么绘画何为的答案。更重要的是于小鱼的真实感受还没有被熟练的技法所淹没,这可能来自于留学生涯获得的自由生长的观念。
与“虚无、中立、机械般的无我与浪漫”的创作观念完全不同,于小鱼的作品旨在“向人解读人”。色彩成为艺术家的最佳代言,线条成为艺术家的最佳台词。于小鱼并不是站在纯粹、理性和客观的立场,剔除艺术家的任何情绪表达,让艺术朝着单纯、逻辑的方向前进。她的作品在浓重而明快的色彩与随性而粗放的线条当中,图像与情绪始终都在隐隐约约地浮浮沉沉。
艺术家用跳跃的色块与模糊的线条重新构建出一个绘画性的空间。线条和色彩成为画中独立的元素。跳跃而断续的线条的形成了张力,形成了一个弥漫在画布上的独特节奏。与摄影中的光不同的是,画布中的景物不是被外来的光源所照亮,光来自于色彩本身,而不是源自于自然,线条受控于艺术家的内心,而不是源自于物体的形状。
在于小鱼的作品中,景色被精神淹没,故事被情绪消解,只剩下各种色彩和线条之间的互相冲突、紧张,形成一种爆发性的张力。黑色的紧张、蓝色的深沉、红色的热烈、黄色的灵巧,各种色块或宁静地插肩而过,或互相碰撞、旋转、交错、飞溅之间构成运动的线条,形成一个艺术家主宰的空间结构——在这个空间里,经过艺术家的情绪与思维过滤的具象转换成抽象,有形向无形过度。空白的画布在激情的色块与狂野的线条肆虐之后受孕,孕育出艺术家新的身份。这不仅是对自身身份的追问与自身情绪的宣泄,也是对自身的还原和本性的复归。同时也折射出我们每一个人在当代语境中寻找精神的出口与情绪迸发的宣泄口。在这个意义上,于小鱼的作品并不是纯粹理性的艺术语言的展示,也不是任凭偶然性恣意生长的作品,而是艺术家通过绘画来探索当代人的精神困境与生存空间,是在画布上“向人解说人”。
关于今天的绘画何去何从的危机问题一直困扰着每一个当代画家,有的艺术家在中国的当代语境中寻找绘画的更多可能性,有的艺术家回归传统元素中寻找未来,有的艺术家消费“流行的国际化语言”……关于如何解决当代绘画的危机问题,可能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是我们相信绘画不会消亡,原因就在于绘画在表现艺术语言逻辑上也许已经是穷途,但是在个人情感的表达与个人身份的探索上远不是末路。只要于小鱼这种执意通过绘画来探寻自我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的艺术家还在,绘画就还在。只要艺术家还可以用颜料与画布“向人解说人”,绘画就会存在。
作者:寥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