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广州艺术博物院新展览

2018-08-14 15:16

超神尽变——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赖少其八十后作品展

2018年8月4日起

广州艺术博物院一楼赖少其艺术馆

这是赖少其先生暮年的艺术成就展示,也是他以顽强毅力与病魔斗争的战利品。展览共29幅画,5幅书法,题材广泛,以表现花、花篮、石、山水、黄山为主。

前 言

1995年,赖少其八十岁,正值其中国画创作的亢奋期,却不幸罹患了帕金森症。1998年后,病情日益加重,基本失去了行动能力。这时他所用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只能由家人准备好,他就斜倚于病榻上,用一只还没有完全病痹的手在一块小画板上作画。但即使是在这种艰难的状态下,他依然以非凡的意志迸发出惊人的创造力。1995年至2000年赖少其的作品往往被美术界称为“八十后作品”。

从1996年到1997年,赖少其的作品比以往更为抽象,变形更加强烈,但尚保留了具象的痕迹。1998年后,作品时而墨彩混沌一片,时而奇拙的墨线与色彩交织,深沉凝重,单纯浓烈。有时他也描绘身边的事物和景象,如亲友探病时送来的鲜花,病房窗外的高楼大厦,还有医院庭院中的一片小竹林。这些普通的事物和景象,都不过是他借以表达内心世界的媒介,但在画面中,却体现着神秘、深邃的意境,涤荡着观者胸中的尘俗,引领他们走向一个澄明的世界。

赖少其艺术风格的这种变化,一方面是由于身体状况的制约,另一方面也是他主动的艺术追求。在这一阶段,他将木刻版画、书法碑学、传统的干笔渴墨山水画、色彩绚烂的西方印象主义油画等中西艺术熔为一炉,超越了画种的界限,与1986年至1994年“丙寅变法”期间的艺术思想一以贯之。他在“丙寅变法”时就提出“虚者艺术也”的观点——写实不过是基础,是手段,“写虚”才是艺术创作的目的。他的艺术变革正契合古人对画学的精辟概括:惟先矩度森严,而后超神尽变。有法之极归于无法。

赖少其 1995年后作《白云山夏日室内 》

赖少其 1996年后作 《黄山始信峰》

借鉴古洋寻我法——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杨之光画稿展

2018年8月4日起

广州艺术博物院三楼杨之光艺术馆

展出杨之光先生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部分画稿共11件(套),包括他早年的速写、写生、素描、草图、创作稿、肖像等。在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杨之光一件正式作品背后往往有多幅画稿素材的严谨思考和准备,从中可见他对创作精益求精的追求。值得关注的是,这批画稿中还有杨之光在1954年创作的成名之作《一辈子第一回》终稿前的多幅画稿。

前 言

“借鉴古洋寻我法,平生最忌食残羹”,是杨之光在艺术上的座右铭。受20世纪50年代初所提倡的艺术必须反映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新文艺思想所影响,杨之光努力在艺术创作中寻找“新的主题、新的人物、新的语言和形式”。他深受徐悲鸿、蒋兆和等老师的影响,把西方画的光影明暗技法运用到中国画的造型形式中去,熟练的速写技巧、坚实的造型基础与深厚的中国笔墨功力是其人物画的重要特点。杨之光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他还是新中国人物画教学体系的重要构建人之一。上世纪60年代,他在中国人物画教学总结中提到,国画系人物科需贯彻“四写”,就是写生、速写、默写与摹写。他的作品,也是在大量的素描速写与人物造型画稿中不断锤炼、修改而成的。这当中不仅仅反映了一位杰出艺术家的勤奋、认真与执着,还是他如何从借鉴传统、融汇中西中寻找自己的艺术语言的直观反映。我院特意从藏品中精选杨之光画稿以作展出,衷心希望观众透过这个展览,对杨之光的创作思路、教学理念以及艺术成就有更深刻的了解。

杨之光《一辈子第一回》(终稿) 1954年

杨之光《不灭的明灯》(终稿) 1977年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