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深度阅读:毛旭辉文献展”将于9月14日开幕

VR “深度阅读”毛旭辉文献展

“深度阅读”毛旭辉文献展

9

合美术馆

已结束 3.9万+

  主办单位:合美术馆、中电光谷

  展览地点:合美术馆5、6、7号厅(武汉市洪山区野芷湖西路16号)

  展览时间:2018年9月14日—12月14日

  开幕时间:2018年9月14日(星期五)16:30

  出品人:黄立平

  学术主持:鲁虹

  策展人:张光华

  展览执行:王玮琪、明哲平

  设计:柯明、曹筝琪娜

  2018年9月14日—2018年12月14日,“深度阅读:毛旭辉文献展”将于武汉合美术馆展出。

  毛旭辉,1956年生于重庆,1982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中国当代艺术同改革开放一起历经了40年的发展,而毛旭辉则是这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实践先锋之一,他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近40年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尤其是“’85新潮美术”的宝贵资料。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是合美术馆首个关于当代艺术家的文献展。

  本次展览由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张光华女士担任策展人。展览除展示毛旭辉绘画艺术作品外,还将陈列诸多文献及其艺术生活资料,包括创作手稿、速写集、收藏书籍、往来书信、记录影像乃至音乐磁带、录音机等,以建立起一个历史语境,以帮助观者进入其中,进而对毛旭辉先生艺术面貌的形成与演变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映证中国当代艺术40年来的发展脉络。

  毛旭辉文献展设定为“一单元 艺术启蒙(1956-1983)(六号厅)”、“二单元 现代思潮(1984-1989)(五号厅)”和“三单元 具象图式(1990-2017)(七号厅)”三个以现代主义艺术价值体系为创作取向的主单元,以及呈现毛旭辉非方法论艺术主张的“附一单元 红土恩赐(1979-2016)(三楼走廊展区)”。

  艺术启蒙

  六号展厅作品

《爱》,27.5×20cm,纸本炭精笔,1983  

《从得胜桥看盘龙江》,23×30cm,纸本油画,1975

《大观河一角》,20×28cm,纸本铅笔,1973

《董家湾夜晚的路灯》,18.5×16.5cm,纸本钢笔,1982

《挂着列宁帽和衣服的凳子》,27×20cm,纸本铅笔,1973

《法国电影<沉默的人>记忆》,27.5×20cm,纸本水粉,1978

《领袖去世》,27×39cm,纸本油彩,1976

《夜》,20×27.5cm,纸本钢笔,1982

《月光下的护城河》,29×19cm,纸本水粉,1982

  艺术启蒙 毛旭辉在青年时代接触到艺术入门书籍后,从一名业余爱好绘画的少年工人成长为一位学生气十足的美院青年。阅读使毛旭辉对艺术的向往由萌动走向干涸,亟待更多知识灌溉。这部分展示的内容,主要是他阅读、摘录、剪贴期刊与书籍,以及他利用寒暑假进行采风考察,参观各地美术馆,游览历史文化名胜,速写古代造像,写生风土人情的作品和文献资料。

  现代思潮

  五号展厅作品

《版面设计》,70×72cm,纸本拼贴,1985

《红色人体》,23×14.5cm,纸本水彩,1984

《夜》,31×43.5cm,纸本水墨,1985

《自画像》,22×15.3cm,纸本油彩,1988

《自画像和圆凳》,27×37cm,纸本水墨,1987

  现代思潮 行动——呈现——超越,是毛旭辉统一生命、生活与艺术的逻辑内核,也是“’85新潮”重要群体运动“新具像”的精神纲领。这个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这个时期间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和大量的书信、文章以及影像等资料。作为“新具像”的灵魂人物,毛旭辉热烈、偏执甚至疯狂地构建表达路径,一方面以多样化语言呈现于作品,与他大量阅读的混杂哲学和矛盾的生存境遇相关;一方面宣泄于书信和文章,笔尖下的文字串联起中国现代艺术潮流中的关键会议和运动。

  具象图式

  七号展厅作品

《基本的位置》, 20×28cm,纸本水彩,1993

《日常史诗·书架》, 27×38cm,纸本炭笔淡彩,1996

《日常史诗·自行车和垃圾桶》,40×55cm,纸本水粉、报纸,1993

《永远·她安详的走了之二》, 39.5×55cm,纸本色粉,2009

《紫色·创作草图(三)》,14×9.5cm,纸本碳素,2014

《剪刀和沙发》, 20×27cm,牛皮纸本油画棒,1995

《倾斜的剪刀》,80×70×60cm,玻璃钢,2005

《权利的词汇》, 55×79.5cm,纸本油彩,2003

《权利的词汇·钥匙》, 55×39cm,纸本水彩,1993

  具象图式 毛旭辉的艺术痕迹即是一部日常史诗。他的题材通常来自日常生活的物品、形象和情景,这些被艺术家偏爱的部分和片断,不是即兴写生,而是艺术家敏感性和深刻性的渗透,艺术家能够从这些资源创造出一种独特的世界——一个与现实有关,又有所超越的精神世界,这个展厅的作品创作灵感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

  红土恩赐

  三楼走廊展区作品

《圭山·牧归》, 28×55cm,纸本水粉,1984

《圭山写生·村口的石头房子》,44×35cm,纸本油彩,1982

《圭山之夜NO.2》, 40×55cm,之本彩色炭精条,2006

《太阳落山了》, 25×39cm,纸本毛笔、炭精笔,1987

《夏天的核桃树》,24.5×30.5cm,纸本水彩,2016

  红土恩赐 写生是艺术家创作生涯重要的一部分,这里展示的是艺术家在圭山写生的作品。毛旭辉第一次到圭山写生是1979年暑假,拥挤的喀斯特山丘,炙热的红土之母,着民族服装赶羊进山的牧羊女,使他确认了时间可以永恒。圭山,就像毛旭辉情感盛开的宗教,无论现实世界如何流逝,回到圭山是时间的重复,是感觉和生命的重复。

  本次展览主题“深度阅读”,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毛旭辉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对艺术文献勤奋而深刻地学习,从而将日常生活以史诗般语汇凝练出来;另一方面,也是对于相关研究者投入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时,必然要“深度阅读”的启示。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