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者:用科技记录文明

2019-06-01 14:01

(记者阳娜)一项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取得,背后凝结着万千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担当。第三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近科技工作者队伍,对话入选2019年“青年北京学者计划”的北京建筑大学教授侯妙乐,一起来看看她的“记录文明的科技修复之旅”。

侯妙乐在文物数字化保护领域深耕十余年,她的相关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以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修复项目为代表的60余项国内外重点文物保护工程。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虚拟修复工程项目是侯妙乐团队耗费时间最长的一个项目。2007年开始预研究,2009年立项,一直到2016年结题验收,整个项目时间跨度长达十年。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共有830只手,且每只手形态各异,均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损。侯妙乐团队通过关节臂对整个千手观音进行信息留取,提取了每个手掌的骨架线,通过计算机预测方法和对称性分析,预测了每个手掌缺损部位的长度和姿态,并在计算机内对其进行了虚拟修复,保存了修复前、修复中和修复后三个时间维度的数据,为后续实体修复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研发虚拟修复系统时,我们找了几乎所有能找到的专家。我们运用计算机的手段,将专家们的智慧囊括到系统中,建成文物修复的智能专家库和以词条方式呈现的文物修复知识库。”侯妙乐表示,虚拟修复系统使得后人在进行文物修复时可直接进行参照、查询和运用,很多工作不需要从头再来。

2019年1月,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发布《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展开。

侯妙乐说,文物修复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已经存世几百年甚至更久的文物,时刻面临着天灾人祸的威胁,很多文物最终可能还会走向消亡。“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在文物状态还比较好的时候,对它们进行数字化留存。”

文物修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侯妙乐认为,用科技的手段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修复和保护,是提升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

“梦想是从事科研的首要驱动力,也是支撑团队十年如一日前进的动力。”侯妙乐分享了她从事科研工作十几年的一些感悟。在她看来,执着是从事科研必备的精神品质。科研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小到科研现场的用水用电,大到科研团队的生存,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执着能够帮助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坚持下去。”

侯妙乐认为,人才培养是科研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做一名老师,是我在科研工作之外,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