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术品拍卖价格屡创“奇迹”,是“水肿”,还是实力

拍卖注水:大小拍卖公司都“水肿”

艺术品假拍情况究竟有多严重,艺术品拍卖市场“水肿”有多厉害?《收藏投资导刊》编辑部主任毕武英说,中国拍卖市场注水率近年来有所下降,但由于手续费的诱惑,“注水率”依然不低,主要集中在中小拍卖公司。

毕武英说,拍卖注水主要是文书画和瓷器类。前两年拍卖公司好大喜功,为了抢占所谓的市场份额,在公众面前迅速提高自己的影响力,一些拍卖公司都喜欢去攀比数字,客观上让全国的拍卖市场成交额成了“注水猪肉”。

毕武英说,现在拍卖市场注水率依然不低,但相比前几年稍微好一些。“中小拍卖公司因为上拍的东西一般质量都不高,主要是靠手续费在挣钱,但现在大拍卖公司更倾向于真拍,因为只有真拍才能拿到20%的佣金。

除了主动“注水”,拍卖公司也有被动“注水”的情况。毕武英分析,一种是“结款难”。有的买家举牌时很兴奋,哗一下举了1个亿,回来一看没有那么多钱,怎么办?肯定就要毁约。但是这种买家常常是大拍卖公司的常客,拍卖公司也不愿意和他撕破脸,这笔生意实际上就没做成。

另一种是货本身有问题。拍卖公司实际上是一个卖方市场,真品少、珍品更少,对于肯出货的大藏家,拍卖公司是“捧在手心怕化了”,天天求着他们拿藏品上拍,给公司打品牌。这时候大藏家就会掂量了:我手里有好东西,也有差东西,甚至是高仿,既然拍卖公司求着我,那就真假好劣混在一起搭售,但这些差东西、高仿,在拍卖结束后,很可能就被买家发现,最后导致毁约。

毕武英说,这两种情况,都会让拍卖成交额虚高。现在“结款难”的坏账率,在大拍卖公司也估计超过10%。而且,越是天价拍卖,“结款难”越容易发生。今年以来,这种现象更趋严重。

市场调查,名家字画收藏,赝品九成以上

近年来,只要是名家的作品,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均有骄人战绩:著名画家李可染的作品《韶山》在中国嘉德(微博)拍出1.24亿元,成为众所瞩目的“冲亿大户”。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又在北京保利以2.93亿元成交,刷新其作品拍卖纪录……而在世名家的作品,无论是范曾还是史国良,价格都高达十几万元/平方尺。

但更加兴旺发达的,却是全国各地的赝品字画市场。几乎所有名家,都避不开赝品的“如影随形”,无论是拍卖场上,还是艺术品店里,无论价格是几百元还是上百万元,都很难“保真”。一位行家告诉小编,全国名家字画收藏市场中,九成以上都是赝品。由于赝品太多,行内已经见怪不怪,更倾向于用“仿”字来取代刺耳的“假”、“赝”。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