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选择了我们,造就了我们,只有接受这种选择,我们才能不被历史所淘汰。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西方文化的渗透,传统的中国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勇敢地接受这个挑战,顺应时代,变古则今,才能给中国画带来飞跃发展的新转机。
中国传统的花鸟画曾有过值得显耀的辉煌历史,自进入清朝以后开始走向衰败。从19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一批批杰出的艺术家们为中国花鸟画的变革和振兴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为后人进一步从多角度多层面研究花鸟画的发展打开了广阔的视野和空间。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的花鸟画已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新局面。尽管这样,边塞的花鸟画风范还没有打进传统的绘画范畴,作为一个北方的艺术家心态是不平衡的。我所倾心的冰雪花鸟画就是在这一大时代背景下,在我所研究的冰雪山水画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
特定的生活环境和特殊的人生经历使我对冰雪有着特殊的感情。自然现象中的各种情趣也都是“以人们的情感作为觉察媒介的”。奔涌的激情和强烈的使命感,使我在走上美术道路之后,就立志要为北国山河立传。经过二十多年的艺术实践,我的冰雪山水画在70年代末终于问世。虽然这一新生的样式已经丰富了中国绘画的某些表现领域,可我仍感不足,我不能仅仅局限在冰雪山水画的创作上。我在思索,能否在立足冰雪画题材的基础上进一步使之拓宽深化,表现冰雪花鸟画这一前人没有问津的新样式。
纵观中国绘画史,花鸟画的发展与兴起同宋代的文人画密切相关。文人画的出现,使中国的花鸟更具“高雅之趣”。其中很多佳作,由于诗书画融为一体,使其作品更具有浓郁的书卷韵味和逸气之感。梅、兰、竹、菊四君子,由于它们的形状样态最适合中国画圆头笔的表现——易于达到一笔一个物象的境界,例如一笔一个竹叶,一笔一个兰草而深受艺术家青睐,也因其在自然界中具有的特殊自然属性被艺术家们赋于崇高的品德加以歌颂,因而,梅兰竹菊构成了中国花鸟画的主要内容。作为转译这种艺术符号的工具——中国的圆笔头,则为画家和书法家共同使用。而在西方,书写和绘画用笔是有明确不同分工的。因中国的绘画和书法应用同一支笔,就使得中国书法的审美观点自然而然地渗入到中国绘画中来,两者互相影响,中国画也渐渐形成以“写”为尚的审美标准。
以梅兰竹菊为描绘对象的画家,古往今来,数不胜数,且屡画不衰,而北方花卉却很少进入绘画艺园,这与北方的景物不适于中国的圆头笔的表现互为相关。既然我意在把花鸟画放到北国的大环境里去画,我就得知难而上,并要寻找到一个突破点,来体现我的特殊审美追求。
长年的北方生活,使我感受到北方人和大自然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十分和谐地融为一体。北方人在大自然的锤炼下,有着北方人固有的性格,豪爽豁达,大大有别于南方人优美温情的另一面,表现了一种北方人深层的民族意识,这使北方人能够超越自我,进入宁静的遐想。这些都渗透着古朴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寒冬的季节,由温暖的居室走出,你会看到周围是一片洁白的银色世界,那纷纷扬扬飘落在面颊上的雪花,凉丝丝,十分惬意。当你用热乎乎的双手去捧起冰冷的雪团,那种爽快,令人慰然。所有这些愉快的感受都是大自然母亲赋予我们的“逸气”之感。有了这初步的感受之后,我又进行仔细的深入观察。我发现,北方在干燥寒冷过后由冷转暖或由暖过渡到冷的这一段时间是最充满逸气的。例如北方的树挂,在春回大地之时的欲存欲消的瞬间,有着使人叹为观止的韵味;北国的雪松和雾凇也都令人陶醉……因此,我总结出北方的逸气之感是瞬间所获得的纯属于一种感受和体验,不包含推理所得出的结论,它是由相对立的两种状态在相互转换时产生的那种瞬间变化,是一种灵感的再现。这种逸气和南方的逸气有着很大的不同。南方的逸气是在温暧潮湿多云雾的气候下产生的,属暧性;北方的逸气是在干燥寒冷凝重的大地间产生的,属冷性。我将我的这些种种感性认识均上升到理性高度,大胆地提出了一个美学上全新的概念——冷逸之美,这种冷逸之美排除了繁杂的色彩带给人们的躁动和不安,体现了一个艺术家应具有的朴拙自守、空灵疏淡的人生境界。我将其归纳为四点:是对北国冰雪自然美的本质与神韵的概括;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是心灵的净化剂;是纯境皈依的世缘。冷逸之美成为指导我创作冰雪画美学的核心。
审美取向的追求要通过艺术语言得以实现。我在冰雪花鸟画的创作过程中侧重表现了以下几个方面:一、初春。春天大地复苏,释放生命,冰雪消融,滋润万物。我用圆线、曲线和弧线着力去描绘正在消融的雪团、小河解冻后的潺潺流水、融化欲滴的冰溜树挂和那欢腾雀跃歌颂生命的鸟雀。二、冰凌花和红毛柳。大自然赋予我们很多奇妙的东西,在我们北方就有一种很奇特的植物——冰凌花。这是一种长在冰面上的野花,生命力极强,在零下四十多度的严寒中依然顶风冒雪翘首开放,黄灿灿,代表北方人的精神,令人景仰和歌颂。三、月亮。月亮文化是我们祖先早就吟咏不止的。古人的“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境界最能体现我心中清冷、孤寂、忧伤和玄秘的心境。同时,在纤尘俱无的宇宙中,只有一轮孤月高照着地面上的万物,为冷逸之美增添了无可比拟的冷韵和神秘忧患之感,锦上添花。因此,我尤为喜欢画圆月、风月和月晕。
以上是我就冰雪花鸟画审美追求的一点点体会。在跨世纪时期既将到来之际,我还要继续努力,为繁荣祖国的美术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雪原漫笔》第35页
作者:于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