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蔡广斌:从一种平缓的沉默展开

文/李家丽

2018年,蔡广斌蔡广斌艺术百科蔡广斌雅昌指数在接受威尼斯艺术新闻访谈时曾说:“我们都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节点,因为中国当代艺术和欧美艺术都处在时代交替的转折期——如果你对当下艺术的国际性、社会与人的个体心理深究的话”。

4年过去了,这句用来形容当年情形的话语,在2022年的今天回味,无疑更像是一句谶语。2022年,国际时局的剧变,以及疫情的肆虐带来的社会现实的变化,不断挤压着个体心理空间,无力、疲软、空洞等,在当下已成为普遍的社会心理状态。4年前,蔡广斌的创作分为两条线索:影像水墨及对中国传统敦煌壁画中的文化焦点符号性语言的摘取;4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艺术的国际性、社会的大语境,尤其是个体心理的变化,仍在不断地触发着蔡广斌创作的转变。

自然图景与心理图景的并置

近两年,蔡广斌一方面延续着以往影像水墨的创作线索,同时又对其内部进行着深入探索。画面元素、形式语言的进一步纯化,是其心理情节和心境的倒映。例如,在“凝视“系列中,并置起来的人物肖像和自然图景内容有了很大转化——形象的局部表现。以眼睛为主的脸的局部关系和场景的并置,是对社会现实和自我心理的凝视,是对人与社会问题的提出,也是种心理修正或批判。人类的凝视是一种价值,也赋予事物以价值,无论是从当代文化,还是观看体验来看,都是意涵十分丰富的一次创造。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ca6cccb17a021681ae95572deb4bf12f.jpg

《凝视.2021 怀念01 安波路》水墨97×180cm影像97×180cm 2021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98b3a378126295c75c7b072e9eb51650.jpg

《凝视.2021 怀念03 夏》水墨97×180cm影像97×180cm 2021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c392dce0b18421404832a1a6fce5d389.jpg

《凝视.2021 怀念05 江湾》水墨97×180cm影像97×180cm2021

在“凝视“系列中,对个体的异化现象、隐匿的社会现实、本真意念关注的同时,应该注意的是,蔡广斌的作品形象相较以往的作品,显得平静了许多,一种理性或中性的安静情绪覆盖作品表层,也许这种表面的直视或平静的对视源于人们在社会层面的外在显性,在表面平缓的情绪里凝视着外界所发生的种种深层的内隐。的确,这种外表的缓和深层的背后却是局促与不安,眼神往往是在失焦或是迷离地望向远处一个无法确定的点,或是以一种非正常的姿态向画外眺望,使人物呈现出一种意识游离或略带时代病态的状态。这一描绘的转变恰恰对应着近几年人们心理境域的转变——如果说前几年是科技作为一种身体媒体所带来的心理异化,为人们带来的是压抑痛苦的狂欢,那么在几年后的今天,国际与国内环境的双重挤压带给人们的则是生命强度的挫败和厚度的弱化,由此形成心理状态的麻木、疲软和“躺平”、“摆烂”的无力感——正如蔡广斌的作品中塑造的那样。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20ef5d7d03b43affc506c726b350e406.jpg

《凝视.2021-09》水墨97×180cm影像183×180cm2021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edc50605df12fba9c58eba8bf4170394.jpg

《凝视.2022-南极010》水墨97×180cm影像97×180cm2021

所以,在观察中被总结归纳、抽象化了的感受,在蔡广斌的绘画中具体化了,他敏锐地捕捉到了社会现实中人的心理变化,并以人——这一与观者最易发生心理联结的形象,表达出来。而对于当下的时代语境,急剧恶化的国际环境,蔡广斌及时调整了自身的思辨和个体立场,以及以往持续的作品取向,无论从凝视的视角还是画面的心理形式都深深地打上了这一时期的鲜明烙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3c19c917e98d7528a58b24eacb993fa9.jpg

《凝视.2022-03》水墨97×180cm影像97×180cm2021

与心理图景并置的是自然图景的展开,自然的图景是由画过的水墨与照片在电脑中合成后再绘画的形式。那些与夜风景并置的头像,大多取自于手机拍摄。蔡广斌在水墨创新中拥有极度的自觉,尽管具有十分出色的笔墨造型能力,他也从不进行十分传统的水墨创作。在对自然图景进行艺术处理时,蔡广斌有意把传统水墨中的笔墨因素降至最低极限。他不以笔墨进行所谓游戏,反以墨的氤氲深入社会及个体现实的肌理,带领水墨表现范式进入以往无法到达的新领域。

“凝视“系列的自然的图景常常是有深意去曝光的或是晦暗不明的,甚至有些呈现出十分凝重的深灰色域。这一图景仍然以水墨媒介方式展开,目的就是将其置入中国水墨文化的历史中去,也由此赋予了这一图景更为丰富的意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f6f316532dee9901bdf64e96e538427a.jpg

《凝视.2021-02》水墨97×180cm影像97×180cm2021

在中国,水墨中的自然往往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是中国文化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与万物同源“一气”,因此,古人绘自然,是要在自然的悠游中,获得宇宙生命的秘密,从而哺育自我的心灵,自然与人在精神层面是同体存在的。

但在蔡广斌的绘画中,在历史中被水墨模糊掉的物理自然以半自然半人工的方式再现,真实的、凝重的色域将原本水墨自然中的灵性和神性消解,将水墨自然置于当代语境中,并展示其当代的含义——自然作为一种真实物理景观。这样产生的结果是致命的,人与自然不再是水乳交融,前者无法在后者中得到性灵的陶冶,灵魂的提升,反而在精神意义上成为相互独立的存在,人也因此无法在自然中实现生命的安顿。人与自然的断裂在蔡广斌采用的并置式构图中得到加深和强化,人在自然的对面不断向画外眺望,自然成为了人无法到达的远方——人所生存的当代情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d9069082d8f06ee8394dd5b56e9fd8cb.jpg

《呼吸-利兹01》水墨97×180cm影像97×180x2cm2021

前边我们提到,中国传统艺术是一种心灵的艺术,生命的艺术。蔡广斌在绘画中承接了这一基调并有新的探索和成就。因此在他的“凝视”系列中,我们可以看到,线性时间被抹掉,甚至时间感本身也被舍弃了,他将自然图景和人物肖像并置,最终要描绘的是一种发生于自然和人造环境之间的人的心灵空间。心灵空间的展开,又经由环境图景的真实和心灵图景的虚幻,使绘画展示出凝重和渺远并在的独特气质。

肌肤感:从一种平缓的沉默展开

蔡广斌对皮肤的描绘仍在继续,新作《目光·沉寂·2022》组画系列,肌肤、目光交织着心理抚摸,肢体与物造既平坦又柔和地起伏着、延伸着,无限展开。然而这一切也有在某一幅的构成或折叠处戛然而止,其突然性令人叹息!与此同时,对自然与人文图景的意识化处理也在展开,然而这些又都被蔡广斌以笔与笔的衔接模糊掉,呈现出一种忧郁、孤寂的特质。这是对因手机屏幕而异化导致对人及环境细节无视的沉默反抗,也为疲软无力的社会文化心理指出一条提振的路径——回到生活(我把生存改为生活的理由是我觉得,现在人的这种状态就是为了生存牺牲了太多情感和精神的东西,所以要回到活生生的生活中去,这个生活包括人的内心,社会关系,也包括人所生活着的环境),回到生命的细节中去。题材的变化带来的是个体体验的微妙转向,如果说聚焦皮肤局部的目的,是为了表达一种平缓的沉默,从而抚慰人心,那么,对场景细节的描摹则是带领人的心绪向外寻找,在局部的观照中,寓意对社会及个体灵魂的批判。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654059ee15d90faf9142e7ea52a82c1b.jpg

《目光.沉迹.2022》水墨97×180cmx3影像绘画97×180cmx2 2022

作为一个当代艺术家,蔡广斌曾说:“一种文化延续下去,要有一个文脉,这个文脉既要从里面走出来,同时要续写文脉的下文,要建立它的上下文转承关系。所以,既必需把水墨这条文脉的上文承接上,又要续写下文,即‘文化批判精神’,其表现在艺术观念更新与艺术创作形式及风格的革命性上,不能固执的局限于坚持传统一再强调的笔墨价值,而要植入一种文化批判性,并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使之呈现出一种当代水墨文化的思想深度。”

因此,蔡广斌的作品指向很明确——当下问题。他一方面保留了水墨媒材本身含蓄内敛、意味无穷的内向性属性;另一方面又着力挖掘当下文化的心理体验,将过去、甚至未来均镶嵌于“现在”之中,用以完成对时下文化偏离或功利龌龊的批判。一向内,一向外,蔡广斌的作品尽管从深厚的水墨传统中走来,却极具当代文化批判的尖锐和厚度。当然这种文化的批判性,在他近两年多的作品中,无论从具体题材、关注视角,还是作品的特质上都发生了一些微妙却是深刻的的变化。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ffa2bc20650015c55f4295eb1e84f4c5.jpg

《堰塞湖018-波纹》水墨97×180cm影像120×180cm2021

如果说蔡广斌最广为人知的代表作“自拍”和“他拍”系列着重的是社会的某种普遍心理,那么,在近两年的作品呈现两个向度:一个是静止的,即有所指向的人的心理活动;一个是人在特定环境中的面目或身体表情。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蔡广斌的表达都极具隐喻,甚至曲折。他似乎不太喜欢平铺直述,而是通过类似朦胧记忆的回溯和现实浓缩,以思辩性叙述脑海中的遗存和正在发生的场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a0abd1433142895ef94050f5f813c166.jpg

《2020.3-心理》水墨宣纸98cmx180cm2020

就前者而言,仍旧是在“凝视”系列中,他在一侧自然或人文图景部分加入了许多具有明确表征的社会事件,而在另侧绘画的部分加入了个体的情绪感受。对于这些作品,蔡广斌自述:“我的这些新作品,较之以前加深了‘社会及个体心理事件化’的引号情节,每个题材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这唤起了人们对某一社会事件的情感记忆,将人们的思绪指向对社会具体事件的反思上来,并借以提醒人们,事件背后的群体心理及吊诡体制的存在。蔡广斌通过这类作品将人们的思想更加拉入社会现实,同时也是将水墨拉入到现实生活的每一个毛孔之中。不再是散淡的、荒寒的,也不再是对自我性灵的愉悦,水墨真正进入当代社会的呼吸之中。具体事件到主体心理,再到群体现象的闭环,补足了传统水墨在当代社会具体现实表达方面的弱势,在社会的范围内重构了水墨的当代体系。

就后者而言,事实上,对细节的关注并非是蔡广斌近两年的新视角。早在2016年,他就将视线聚焦于人的皮肤局部,他曾表示,之所以十分重视皮肤质感,是因为因人而异的皮肤具有表情性;而且随着画面表现的皮肤肌理与起伏变化,也会引发观众相应的心理感受与慰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f9d9043c9341acc655a24b23d72133e3.jpg

《安静!10平方》水墨97×180cm影像97×180cmx2 2021

蔡广斌坚持作品的心理真实性,不断地确定水墨艺术的新锚点。这次所做的肢体作品与以往不同,境界理性而非物化,借用人的肢体局部起伏的心境,以到达意识的更远界。 他说:“从2020年疫情至今我一直处在同一种情绪里,复杂且起伏不定,在某一时刻所作的图像非常能代表当时自己在社会上的处境,而这种微妙变化着的处境使作品出现不同的维度。当然,当代性在我的时间概念里是并置的,它可以将不同的时间段拼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此刻正在发生的图像。这发生的图景所造成的当代性似乎是‘延迟的’,而具体能延迟多久,则是未知的”。

最新展览

展览名称:当代水墨三个展之“发生·图景”

展览时间:6月17日至7月10日

展览地点:广东美术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3561ef881cffc7a5b37c60ffaa96bca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eecbf77e2808d363eb316a918cddf751.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28f3b8513b85028f1f0b5ac30ae1e7b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7/59656b8db6313408d04a52fca8f23878.jpg

展览简介:此次“发生·图景”展中的作品均为蔡广斌在近两年里的创作,反映了艺术家对“图景”“时间”的思考以及从中所产生的个人情感倾诉。

作者:李家丽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