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 | 影像时代需慎思

2022-12-09 12:13

“灵”与“物”中国美术学院摄影·影像展述

“灵”与“物”中国美术学院摄影·影像展述

8

集美新城市民广场展览馆

已结束 5.4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a84897a2777e914480d8a174bf6cf882.jpg

撰文 | 邹萍

“生活不是我们可以观察到的外在的现实表面,而是那个形式从未抵达过的纠结着的、涌动着的、破碎的中心”。

——安东尼-阿尔托

如今,影像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着信息传播的C位。

近两百年间,摄影术从最初的曝光糊片,演变至今日掏出手机随便一拍就分毫毕现,技术迭变加上设备更新,让陷在其中的我们以为这就是全世界,却忘了机器背后的那个“人”始终掌握着话语权。影像,也从当年“拍什么是什么”变成了“想让你看什么”。

这其中的转轨格外需要慎思。

决定性瞬间与社会的螺旋前进

影像时代的到来堪称飞速。

摄影术于1826年初显苗头,1839年才正式诞生。先是逐渐小范围扩散,变成达官显贵们的特权。技术进步后开始被用作“档案记录”的工具。随着技术进一步下沉,其逐渐成为人们传递主观信息的客观工具,也由此引发了更多的美学讨论。不过几十年,互联网迅猛发展,带来了庞大信息量,这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巨大财富,但如何面对和运用,则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那么,全民影像爆炸的时代,影像真的“客观”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9f6022fcddd3255c093010b34e028d00.jpg

《“灵”与“物”——中国美术学院摄影·影像展述》画册

对此,我有质疑。通过互联网媒介爆炸式传播,曾经理性、逻辑性的文本传播逐渐转变为由影像控制的碎化信息,它们内容各异,在高速数据处理下支离破碎,以一个个毫无关联的关键词身份蜂拥而至,看似处处是高潮却时时被忘记,彼此排挤,相互取代。不过几秒,人们就能从骇人听闻的社会悲剧转到哄堂大笑的娱乐综艺。

这些,不全是“真相”。

不可否认,影像时代,新媒体的确加速改变和孕育着新世代人类的思想认识、认知方法乃至整个社会发展趋向,但更需要强调的,则是此局反向对思想衍生的压强。

“因为摄影,时间被切碎了,我们得以‘看'到时间的切片。”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明确指出,摄影绝不只是这个“世界图像时代”的景观机器,它同时又构造出一系列自我批判和自我创生的能力——把握时机与气象的能力,化凡庸为神奇的能力,在刹那中穿越时间的能力,为世界造像的能力:“在今天,一方面,数码影像技术与各种媒体实验极大地满足了摄影创造的冲动;另一方面,数码即时显影使古典摄影那种在黑暗中有所期待的神秘感完全消失了,数码打印使摄影越来越沦为可以随意润饰、改编的图片,沦为真正意义上的‘印刷品'。”

实际上,摄影作为艺术品类现身当代艺术体系中不过二三十年。这个过程中,除去常规实验手段的身份,高校对它的沉淀也非常重要。因为在前者的行进路径中,现实的复杂性实际被忽略了,故后者的存在与努力便更为关键。

尤其,在更为诡谲多变的当下。

一所高校的前瞻与坚守

在中国美术学院,作为经验的影像始终是发生着的、体验中的,并持续与社会保持亲密联系。

新世纪伊始,这所高校不仅在全国美术教育领域率先开启影视教育,更从1980年代后期就生成了中国录像艺术的先声。其影像艺术的教学与创作一直以极强的实验性和先锋性连结过去、创造当下、介入未来,以跨媒体艺术为载体,构建一种在不可见真实与可见真实间,在东西方文化间融会贯通的视觉美学与影像诗学。

如自2017年起,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以“我-记录-事实”“世·界”“东·西”“生·活”“感·知”分别为主题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在中国美术学院持续掀起一股记录片的热潮,已然成为中国最具学术性、专业性和国际性的纪录片影展之一,获得良好的国际口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5fffc7b82e03a66f40614587a898dce1.jpg

2019年,集思想性、历史性、艺术性、文化性于一体的史诗级摄影艺术巨著——《中国》(2019)诞生,书中收录了新中国70年发展历程中那些宏伟的、经典的、珍贵的摄影艺术名家之作,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高光时刻被汇聚成册,为中国摄影艺术史和发展史的研究提供又一种图像学研究与分析的路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af3c32f1ee1897e4d7bb624d69362179.jpg

“摄影系从2002年建系、开始招生,到今年走过了20年的历程,作为中国美术学院极为重要的专业存在,摄影系这20年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如早期摄影系每年举办的‘万象论坛'、‘西湖实验影像展'。一直保持着教学研创一线的状态,每一年无论工作坊、结课,都有非常好的展示,而且同时每场活动后都有这种对于文献对于学术的一个梳理。”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院长徐小明表示,2020年,摄影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除了是对摄影系的鼓励,亦是这个时代对摄影专业应将目光投向社会生活,针砭时事,承担起人道关怀责任的殷切期许。2022年,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成立,摄影在中国美术学院和戏剧影视学同步融合,给摄影专业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为社会带来一种充满诗性的电影文化。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e1b53c0d4ff0e2b4ea2aa8122c7ce994.jpg

这些年来,中国美术学院摄影系始终围绕“视觉艺术东方学”内涵建设,聚焦以摄影媒介表达的实验性探索凸显美术学学科背景特色,以回溯摄影媒介语言本体的纪实性,拓展摄影媒介内在价值与文化内涵的实验性,探索摄影与科技载体多样融合的应用性,充分挖掘影像介入视觉文化研究的功用与价值为专业特色,建构了系统的摄影艺术专业教学模型和精锐的教学与创作团队。

“灵”与“物”的三类纠缠

帕索里尼早就说过,人的一生就是一个长镜头。而影像,就是一条直线上的迷宫,也是时间驻留的场域。

2022年11月25日,第八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在厦门开幕。由策展人王岩和高琬婷策划的《“灵”与“物”——中国美术学院摄影·影像展述》展览惊艳亮相,全面展现了中国摄影的新生力量和此所高校在中国影像时代的重要贡献。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c0299cfbb761248d09b58c779dbabb2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3a3fc8e89bf5f195fb079dfd50907b2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c36360e95e67be93720b266ee9e6e1e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83cd07d79041b26a6197cd6df5d311ab.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da080a13a376e01f3c077ccf83b17fee.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de7433d04271e0b2d0d8161bbd48f93a.jpg

《“灵”与“物”——中国美术学院摄影·影像展述》展览现场

该展在呈现视觉艺术诸多可能的同时,以“灵”与“物”之间的三种纠缠关系为主要线索,以中国美术学院近四十年的摄影与影像艺术的发展为契机,从图像分析学、科学技术的演进及摄影的观看三个视角来讨论图像变化变迁中延续的精神象征与情感转移。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1月3日。

阿比·瓦尔堡(Aby Warburg)一生中最重要的研究项目《记忆女神图集》(Mnemosyne Atlas)以“图像学分析”的研究方法勾勒古代图像及其之后的使用、延续、变化在历史上的演进,探索图像与图像在不同时空中连结成的庞大知识网络。照片作为这一研究中图像的承载者,使摄影在图像学层面上的意义被拓宽到更为广袤无垠的平面上。与此同时,《记忆女神图集》也进一步探索了图像文化中的情念模式,试图让图像在精神层面上的变迁变得可被触及和理解,挖掘在时空演进中贮藏和延续的“灵”。理论家W·J·T·米歇尔(W.J.T.Mitchell)也提醒人们在从图形、光谱、语言以及哲学等不同纬度解读图像的同时,更应关注图像对情绪和精神的影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8bc540edb28dbe5629da3acc1b185964.jpg

《“灵”与“物”——中国美术学院摄影·影像展述》开幕现场 策展人王岩导览

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在著作中提及艺术作品中“灵光aura”的概念,它是早期肖像摄影中潜藏在人物眼底的,使人物充实而安定的灵媒物;是时空纠缠深处某种难以名状的乍现;也是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中注定消失的存在。本雅明肯定技术的发展,而“灵光”消失的必然也意味着摄影从古典审美的需求中脱离,发生巨大的转变,开启更广阔的天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b11c414612d0c24c8c9f2390d5b03d2e.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de3f6a1e328dc1326a7017ab878754e9.jpg

对谈现场 

在这个已知与未知交织,非真实又非虚构的柏拉图世界中,“灵”转化为了一种感知:是创作者对“新世界”周遭一切的感知,以及观看者对前者作品表达核心的另一种主观感知。感知间的相互交融应证了居伊·德波(Guy Debord)所说的那句:“在真实的世界变成纯粹影像之时,纯粹影像就变成真实的存在。”

这是一种朴素的执守、探索和记录,以不懈努力努力让更多人感受到真实个体的存在。既关乎真实的追逐和溯源之旅,亦再次积淀出丰厚的影像学术成果。

生活本就复杂。

尽管互联网营造了一个看似伸手就能获得的“乌托邦世界”,但依然有人更期待真实人生的悲欣交加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a9f6a6309e54ffff59cf374acaf515f9.jpg

展览名称:“灵”与“物”——中国美术学院摄影·影像展述「2022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中国律动」

展览日期:2022.11.25-2023.01.03

展览地点:集美新城市民广场展览馆(厦门使集美区立德路99号)

策展人:王岩 高琬婷

参展艺术家:范顺赞、蒋志、矫健、郎水龙、李舜、李玟玟、刘钢强、刘阳、吕凯杰、吕艺杰、欧阳浩铭、潘祎靓、邵文欢、唐经志、唐咸英、万波、王冬龄、谢桂香、辛宏安、徐思捷、杨树、赵莉、周子杰(按首字母排序)

主办:中国美术学院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承办: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摄影系

部分展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4a0999cd1ca096cb0739b272451ce689.jpg

蒋志,《旧颜06》,艺术微喷,150×200cm,2016-2017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66b2d0aa5e3a82761028519ffcad1a9a.jpg

唐咸英,《红地毯——物非物 01》,摄影 ,100x100cm,2014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f77254c6f1441ca573647a43189b351a.jpg

吕艺杰 ,《造像术》,双屏影像,16min47s,2022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a7965d4127de95e40b1af5b5e1e409a0.jpg

唐经志,《对焦——茶园》,数字影像,1920x1080(16:9),2021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e322e4ffbbbc8bd111543f57f7d68fcc.jpg

刘钢强,《山巅之下是他山》,新铁银暗房接触印相,哈内姆勒铂金纸,120×180cm,2022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79d3812ae05e1acb60974c29fb6e0ee4.jpg

吕凯杰,《壳》,UV打印于海绵,120x152cm,2020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206d3649162934eb70e7b929dd3bebae.jpg

刘阳,《时间的空隙——花伤》,艺术微喷,60×50cm×9,2013-2016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25532cb888e8ec1535c52617ba88a4d8.jpg

赵莉,《流水之上》,UV亚克力 灯箱,163×150cm,2022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4604f3789834a57ff14e086aa877d797.jpg

杨树,《世·界》,CG影像短片,6min36s,2019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4dde502bd1dca15951e455654783f958.jpg

杨树,《共同生活》,CG影像短片,5min18s,2020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fce05cf629f88de2085e90964a6a617d.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74a26e5fa9192ef83b7967189c507a07.jpg

杨树,《现在史 · 迁流之相》,CG影像短片,5min58s,2021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41804c38e78632079f205dcd6166bde7.jpg

范顺赞,《现实给了梦想多少时间 7号》,艺术微喷,135x105cm,2011-2015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861dd737c5f1cc46787d59bbc20500b6.jpg

辛宏安,《凝碧03_系列编码20200136》,数字微喷、丙烯及染色剂着色,120×100cm,2020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6cb0f4930fe74c1f1cf1a8a6c54ff23a.jpg

谢桂香,《对弈》,银盐相纸,51x62cm,2016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3f1bb1c39f1775323547a0512d241ca3.jpg

谢桂香,《烛影》,银盐相纸,51x62cm,2017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73a43abeb14d097bb563e6fb9d53c679.jpg

李玟玟,《黯放》手工书,亚克力/纸本,24x24x9cm,2022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8596eb026592d4249968adcff956c066.jpg

潘祎靓,《空气 月亮 圣杯 权杖》,单屏影像,4min16s,2021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19aac7c04aab13ed944a05e2416e426b.jpg

潘祎靓,《信息洞》,双屏影像,4min29s /19min22s,2022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703d9fc0db145264bdceb8d07c05c3c1.png

周子杰,《补阙》,艺术微喷,190x80cm,UV打印在亚克力灯箱,20x20x20cm,单屏影像,4min30s,2021-2022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284f6c86caa415764132bb6a7314d908.jpg

万波,《碑》,艺术微喷,150X90cmx3,2015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c92157643c20f2ce8349c446038694ae.jpg

李舜,《肖像-Ernest Miller Hemingway》,纸上素描·8×10英寸黑白大画幅底片,25.4×20.32cm×2,2017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e5647d60657bb78f0769c36dbe3b6cb0.jpg

欧阳浩铭,《斯拉夫计划:失落视域》,微喷+铝塑背板,60x40cmx10,2018-2020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c067d7bc3ff4b63538413cfba5f3c95d.jpg

郎水龙,《尘埃之光A16 No.1》,画布+尘埃,218×395cm,2016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46c43cff64165b15cda056c5ebf6bea7.jpg

矫健,《填补空白》,艺术微喷,120×150cm,2005-2010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bddfce3aa034012b5af55e56d98b3964.jpg

王冬龄,《花月》,银盐相纸,51×61cm,2014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21595b8f4006c5422dfa404739958de5.jpg

徐思捷,《起源——狄奥尼索斯》,鸵鸟蛋壳、明胶银感光乳剂、合金罩 LED 灯、铝型材、 白石英砂,尺寸可变,2021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690dcdb63e4947a74d37a312c755556d.jpg

邵文欢,《刺》,装置摄影,150×115cm,2022年


作者:邹萍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