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 | 澳门艺术博物馆“清初六大家”展览系列收官 故宫、上博馆藏恽寿平书画集结

11月12日,历时三个月的“造化在手——故宫、上博珍藏恽寿平书画特展”将在澳门艺术博物馆落下帷幕。作为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与澳门艺术博物馆共同发起的“清六家”系列展览的收官之作,展览精心遴选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两家所藏恽寿平等作品180余件,集中展现恽寿平的艺术成就与其深远影响,受到学界和观众的众多关注和好评。

展览开放期间,恰逢2023年“艺文荟澳”主场展同期举行,来自一代大家恽寿平和他同时期朋友以及后辈的明清书画艺术,带来传统与当代的碰撞、东西方艺术的交汇,也为这场当代艺术的盛会增添了更多的亮色。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4684c346309f2607688c4bfff90407a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d70422b0422fe15a45d8dfde34d2275d.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d05dd9161cb05b7af749f2b965f4176d.jpg

做一个让人如沐春风的展览

本次展览与上一次“清六家”之一的吴历展览相隔五年,期间还经历了疫情。本次展览统筹赵凯欣表示,展览集恽寿平各时期代表或重要作品、恽寿平家学与其入室弟子马元驭、范廷镇、张伟等作品,以及与王翬、王时敏、查士标等同道艺友之间的艺术交流与真挚情谊,令观众能全方位窥观与理解恽寿平独特的艺术魅力与画学思想,同时也期望透过展品之间的相互联系,创作题材的对照等,引发观众对“清六家”的整体回顾与思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afb398805859bd1cfb9168da76d375dd.jpg

恽寿平(1633—1690年),与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并称“四王吴恽”,亦称“清六家”。他早年工绘山水,宗元人王蒙画风;后改绘花鸟,远师宋徐崇嗣,近学明人,注重写生,更发展了没骨技法,即所画花鸟禽鱼很少用笔勾线,主要以水墨直接点染,追求天机物趣,一洗前习的画法而对后世花鸟画的创作影响极大,开创了 “常州画派”。

恽寿平的绘画作品存世数量有限,而且流散于世界各地,深藏罕现。本次展出的作品都来自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据介绍,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三百余件恽寿平的书画作品,时代从其青年时期至其晚年均有覆盖。绘画以花鸟为最众,亦不乏山水小品。书法则以尺牍最多;此外故宫博物院在恽寿平的家学、弟子和艺友三个方面的收藏丰富,尤其是恽氏家族的书画作品颇成体系,时代分布从十六世纪下半叶直至二十世纪初,跨越了超过十代人。其中,恽氏闺阁作品的名目与数量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大博物馆中首屈一指;同时,为了能够更全面地呈现恽寿平在诗词、书法、绘画等各个方面的成就,上海博物馆从馆藏的百余件及弟子、挚友的作品精心挑选53组共92件佳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cd39a2af56199edc337fc7a98f8f855e.jpg

“这次展览中的80-90%的作品未曾在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公开展出,对于书画爱好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欣赏恽寿平真迹的机会。”赵凯欣介绍,在挑选作品的时候,除了恽寿平众所周知的没骨花卉,还增加了他的山水、诗词和书法等各类作品;在展览结构方面,以“造化在手”为主题,分为“南田真迹” “南田后学”以及“同道艺友”三个部分,希望澳门巿民及海内外艺术爱好者对恽寿平的艺术面貌有全面的了解,在欣赏恽寿平清新明丽、淡然天真的作品同时,亦能促进相关学科的研究,梳理其艺术创的影响作的道路及其对清以降中国绘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56ed17214e8c8624fbddd7c364e0ca8b.jpg

展场设有恽氏家族谱系和恽寿平画论专区,增强展览的知识性。同时,馆方希望能打造出让人如沐春风的感觉,在展陈方面做了很多精心的设计——包括布置了花卉、竹子以及搭配了一些清透美丽的薄纱,让人在欣赏中国书画之美的同时,还能体验这种花卉、山水带来的自然之美。此外,馆方还设计了可以让观众利用展场套色图章来自制的"恽寿平作品明信片"及限量版便笺,在观看展览之余,还能亲手去制作,体验艺术的乐趣,可以带一些富有展览回忆的纪念品回家。

一个更为全面的恽寿平

展览由恽寿平的一幅画像开启,恽寿平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和重要作品,成为这个展览中的亮点之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1/4f68d284e1ede11cae6f27aa7f32c294.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1/ae8b5e8a36725b5533f43a8db2da7a46.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1/77bd96bc0490209e93204ba60f1b3827.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1/2f3de2dfdeaf46065039d5b63635c302.png

故宫博物院藏《灵岩山图》卷局部

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灵岩山图卷》是恽寿平写景山水画中形式美与意韵美相得益彰的典型之作,也是恽寿平和父亲的合力之作。清康熙三年(1664年),31岁的恽寿平随父亲明昙云游苏州,拜访了当地著名的灵岩山禅寺住持弘储,时值弘储60寿诞,恽寿平潜心作此图,其父撰《灵岩山赋》,以示恭贺。此图重点表现的是灵岩山,作者便运用远近、疏密、高低互衬的美学原理,将灵岩山两侧的景致作陪衬性的淡化处理,由此更好地表现主题,烘托出灵岩山的空灵秀色。恽寿平的山水画作品有许多是根据游历所见而创作的写生之作。可以看出,这些作品并非是对自然物象作纯客观的描绘,而是根据自己的创作需要进行主观上的审美取舍、提炼、概括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3916ed5937fd33fa30cc2e3b31422dab.jpg

恽寿平 富春山图 设色绢本立轴 1668 168 x 69.2 cm 故宮博物院藏

同样来自故宫博物院的设色绢本立轴《富春山图》是恽寿平在36岁时的创作,描绘了林木葱茂、山峦起伏的雄秀景色。这件作品是恽寿平仿元黄公望《富春山图》画意之作,线条勾勒粗犷,笔势潇洒而秀润。淡墨皴染,墨色透明而不失凝重,显现出恽寿平对黄氏笔墨技法的娴熟运用能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e64053ddcb6c460ad690e76c28f468ef.jpg

本次展览展出的多套没骨花卉作品中,来自上海博物馆的设色绢本《设色花卉册》最为瞩目,为恽寿平54岁时所做,是其晚年的精品力作。全册作品共八开,包括碧桃、牡丹、樱桃、牵牛花、豆花、海棠花、菊花、腊梅,均以没骨法写成,此次展出了前四册。其中,牡丹一册以浓墨勾叶筋,以粉笔、胭脂层层渲染,极妍尽态,气韵生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bf255aeb60b0d44f18cae0b2728e7bcb.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1/fdcc195ed0edbd1b6ae4a613635e2a34.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1/89e73ee0e2479afbb6457093225b7c2d.png

《建兰图》作品局部

来自故宫博物院的《建兰图》则是恽寿平在收到喜欢的礼物后发布的一则“朋友圈”。澹远堂主人将建兰作为礼物送给恽寿平,这让爱兰的恽寿平欣喜不已——寓斋清芬不散,尘襟洒然,于是他“喜而制图,再占长律以答来美”。九支兰花直接用色彩描绘,清秀灵动,无论是文字还是画面,都能感受恽寿平当下的喜悦之情。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2143690077b15bb248cb41a413e1037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b9de65fba2e993067508c8edfcf1eca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63339160d2ba65a1f818114bf8786011.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959b101a49a3b552d256a38b4670ef9a.jpg

本次展览还展出了恽寿平的多件书法和信札。恽寿平的书法以唐代书法家褚遂良为宗,高雅秀逸,潇洒可爱,与他的诗词绘画相得益彰。 “无论是普通观众还是研究恽寿平或者中国书画的朋友,都会在这些作品之前发出感叹。”赵凯欣如是说。

作为澳门最重要的艺术场所之一,澳门艺术博物馆展示了丰富多样的艺术品和文物珍品。自2004年,澳门艺术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致力于深化京沪澳互利合作,在近十余年间共同举办了系列弘扬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展览与学术盛会。在清初六大家系列展览结束之际,雅昌艺术网对话澳门艺术博物馆馆长袁绍珊,对这个持续12年的展览项目进行复盘,以此了解活动的影响和反馈,因此感受到澳门艺术博物馆对于推广传统书画艺术的重视和决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b055da27ae8485f1f17ecf0a5746925b.jpg


袁绍珊:澳门艺术博物馆的书画展已成品牌

雅昌艺术网:当初为什么会推出清初六大家系列的展览?

袁绍珊:澳门艺术博物馆自1999年成立以来,一直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大力推动与内地顶级博物馆的合作,对书画艺术板块尤为重视。我们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展开的合作可以追溯至2004年的“至人无法——故宫、上博珍藏八大、石涛书画精品展”。“清六家”展览系列则在2011年启动。恽寿平特展是这个展览系列的收官之作。这个系列全面地呈现了一个艺术体系。以后还会继续推动这方面的合作,将书画打造成澳门艺术博物馆的其中一个艺术品牌。

雅昌艺术网:清初六大家系列推出后,在业界和澳门当地产生了哪些影响?

袁绍珊:“清六家”系列推出后,在业界引起轰动,深受学界好评,收到了许多文博同仁的赞誉。除了展览质量的不断提升,近年我们亦越来越重视宣传推广,观众人数较以往大为增加,今年的夏末初秋,因为恽寿平特展和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的双重作用,澳门艺术博物馆更迎来了开馆24年来的单月入场人次的高峰,中国书画艺术的观众年龄层也大为拓宽,吸引了很多专家和书画爱好者专程远道而来看這场书画盛宴。这次的恽寿平特展,艺博馆特意举办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和专题讲座,邀请各地的专家学者参与,全方位探讨南田画学之深广,凸显其传承与变革的划时代意义。

​总而言之,这次恽寿平书画特展无论从展览的质量,还是学术的深度,抑或观众的体验感,都达到了专业和优秀的水平,总体来说,反响非常不错,形成了很好的品牌效应。我们在策划展览时,也会考虑如何和本地的艺术、历史、文化产生联系,如岭南画派奠基人居巢、居廉正是在继承和发展恽寿平没骨画法的基础上,创撞水和撞粉法,进而影响了澳门画坛的创作走向,所以在这次恽寿平特展的推广上我们会特别提及;又如同我们于2018年举办的清六家中的吴历特展,可谓向这位曾在澳门生活、学习、创作的艺术家的致敬之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c53aafcc3612ae9971d715b1a51763cb.jpg

雅昌艺术网:澳门艺术博物馆的书画藏品有哪些?

袁绍珊:澳门艺术博物馆的馆藏超过16000多件,兼顾了传统和当代的各个艺术门类,包括中国书画、印章、西方绘画、陶瓷、铜器等等,中国书画艺术占了约11%。书画收藏一直是我们重视的部分,不少镇馆之宝都是书画作品,包括不少明清广东名家和岭南画派大师的代表作。对这些馆藏的整理和研究,也是我们博物馆的重要工作之一。自开馆以来,我们每年至少举办一个书画展,还跟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权威、大型机构展开合作,书画展览已经成为我们博物馆一个很重要的展览品牌,放眼华语地区,很少博物馆像我们那样系统性地、持续十几年致力梳理明清书画。像这次的恽寿平特展,不单是“清六家”系列的收官之作,许多业内专家亦大为赞誉,认为我们这次特展无疑是迄今以来恽寿平展览的标竿。我们希望能持续下去,用一个比较系统的面貌去呈现中国书画艺术,为推动书画研究贡献力量。也希望能让观众和学界有所期待,每逢秋天,就会想起澳门艺术博物馆将带来重量级的书画大展,专门来澳门看顶级艺术品,深化澳门这座文化名城的底蕴。

雅昌艺术网:在您看来,在澳门的书画艺术土壤如何?

袁绍珊:澳门地小,但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土壤肥沃,很多人对传统艺术有着非常巨大的兴趣和爱好,也有很多人坚持传统艺术的实践,所以,在澳门推广书画艺术是有传承,也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亦是岭南画派的一个重要基地。澳门艺术博物馆今年一共举办了三个书画展,除了在艺术博物馆以外,展览会扩张和下沉到一些附属的艺术空间,譬如我们辖下的饶宗颐学艺馆,长年有饶公的书画艺术展览。这次恽寿平的特展,我们一共推出了81场延伸活动,包括专家导赏、公开导赏、手语专场导赏、工作坊、亲子艺游、表演、花艺演示、音乐会等,报名的人们也非常踊跃,参与互动的观众也非常热情,能感受他们对书画这种中华传统艺术发自内心的热爱。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926082f87c18fa8571d338a2fead8b84.jpg

雅昌艺术网:就您的了解,澳门目前的书画创作的氛围如何?

袁绍珊:澳门的传统书画艺术团体有很多,澳门艺术博物馆与他们保持着良好的互动。今年5月,我们和澳门颐园书画会合作,在艺博馆举办了颐园创会70周年特展,展出崔德祺、邓芬、罗叔重、司徒奇、甘恒、林近、余君慧七位前辈画家创作的国画、书法及篆刻作品二百件套。这些前辈艺术家们的艺术造诣和文化涵养,不仅彰显了颐园书画会七十年来的艺术成就,其实也反映澳门书画艺术的发展轨迹。所以总体来说,澳门的书画艺术氛围是非常好的。

雅昌艺术网:谢谢!

作者:江静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