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刘新华的工笔画可谓中国工笔重彩画坛的一枝奇葩。刘先生早年东渡日本研习二十余年,将日本画和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蕴结合而形成独特的艺术气象,兼收并蓄,将材质美感与意境美感相应相和,凸现出淡雅静逸的情怀之美。观刘先生画面,总让人联想起宋代诗人白玉蟾的诗句:“南枝才放两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淡淡著烟浓著月,深深笼水浅笼沙。”这种动之以情的描绘,令草木充满生命的灵动,令观者为之动容。
一、耐人寻味的余韵
中国画是一种寄托性灵的绘画形式,注重文化性和人文精神,它不仅体现在题材和内容的选择上,而且也体现在意境的营造,氛围的追求。“意味”是刘新华作品给观者独特的感受。“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历代名画记》),意思为绘画作品之前对意境的表达和表现的构思已经都考虑成熟,画作完成了,画者精密而深透的意图在画上也永存下来了。虽是品赏刘先生的工笔花鸟画,却能感受到“意在笔先”的山水画意境。刘勰的《文心雕龙。隐秀》里有言:“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始正而末奇,内明而外涧,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矣”,认为“味”是从了作品的“隐秀”特征而来,“隐秀”是指作品生动形象的描写中隐藏着内部的深远含义;“味”指的是由作品所暗示、象征而并没有直接表现出来的,由读者去细细品味、体会并用自己的感受去补充的余韵。“意味”是立意带来的余韵,是品赏作品的无言之语。刘先生取材于极平凡的花草,却能使观者体味到花草无限的生命力和入性化了的情感。他的每一幅画都有一个情感主题,不在主体之上却寄于花草鸟兽之间,隐隐地藏在画面的某一个角落里,用“画眼”来解释可谓恰当。作品《黎明》描绘深夜的麻雀互相依偎在树枝上的情景。这样不经意的景致在先生的笔下却呈现出一番别样的意蕴,若隐若现的树枝上的十几只麻雀相互依偎,神情各异,悬挂的一轮秋月圆了群雀的梦。平凡的景致,让观者感受到画面洋溢着无限希望的情怀。被夸大渲染的明月隐退并融入背景之中,仔细品味,忽觉一袭秋风迎面而来,黎明前的期盼被诠释无遗。意境是艺术化了的境界,比现实景象更吸引人,是作者心境的描绘。刘先生能把观者从画外引入画内,借物喻情,留给人们隽永的回味。
二、阴阳互融的线条
线条是传统中国画造型的基石。线条不仅用以表现对象的形态、质感、空间,还充盈着画家的主观意蕴和情思,结合章法、虚实、取势达到“气韵生动”的绘画境界。刘先生在线条的运用上可谓独具匠心。蒋采苹先生曾这样评价刘新华的画:“他取东瀛画法之长,又保留了中国画传统线条的意蕴,这点很宝贵。”当代中西方审美冲突的转型语境下,他既没有背弃线条传统美学在画面的应用,也不拘泥于线条笔法的束缚,而在两者之间另辟蹊径,不仅使观者欣赏线条所富有的历史韵味和东方审美的艺术境界,更是将线条融入到了整体画面之中。从作品《故乡的记忆》和《阳光》中我们可以看到对线条的运用已经“隐藏”了“技法”。画家吕凤子曾说:“成画一定要用熟练的勾线技巧,但成画以后,一定要看不见勾线技巧,要只看见具有某种意义的整个形象。不然的话,画便成为炫耀勾线技巧的东西了。”(《中国画法研究》)刘先生这点做得极其恰到好处,人们欣赏到的是他笔下的心境,是艺术作品形而上的美,倘若细细品看,会发现主体处留出隐约若现的线的轮廓,我喻为“虚线”;远处虚化了的部分虽是背景,却保留有“骨法用笔”的线条,空隙布白处则有些干脆是白描,此为“实线”。线条在画面形成虚实相衬,阴阳互融。画面实处设色留下虚线,用渲染烘托氛围;虚处则用实线造型,勾勒出画外之音。
三、虚实相交的空间
宋代郭熙曾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林泉高致》)。“可望”最为重要,“望”到纵深的空间维度,“望”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获得至美的感受。山水画最讲究空间的布置,虚实的妙用,中国传统的园林建筑在美学上的追求与山水画如出一辙,为了丰富对于空间的美感,在园林建筑中常要采用种种手法来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其实花鸟画的空间布局亦然,只是古人在这方面的经营显得更含蓄罢了。刘先生则大胆地拓用了这种空间语言,将“空气透视”放进他的画作中,如经营园林景致般迂回婉转,让人可享可望。从《早春》、《秋深》等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空气透视在画面中的运用。通过近浓远淡的虚实分布提升画面的空间深度,通过构图上的空间效果相互呼应,令画面构成和谐的视觉篇章。《早春》描绘晨雾里水仙花水中绽放的场面,原本平凡的题材在作者笔下通过近与远、虚与实、浓与淡、深与浅的空间关系,使近处娇嫩的花蕊在远处若隐若现花丛的衬托下更显姿态,芬芳漫溢四周,氛围有情有味,空间可敛可放。无论是虚实还是浓淡,都是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扩大空间的手法,丰富了美的感受,创造了空间艺术,增添了画的境界。当如沈复在《浮生六记》所说的:“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也。”
四、秀美柔静之色彩
中国画近千年水墨画之倡扬,“运墨而五色俱”的文人画色彩观念影响至深,使色彩的运用总是处于被节制的地位;以设色为重要技法的工笔画一直徘徊在非主流的状态,近现代更是日渐低迷。同一时期,日本绘画界却在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美术在西洋美术的影响下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以固有的民族审美感受出发,结合东方独特的深沉感悟,确立了现代日本画的审美立场。刘新华先生在日本求学二十多年,将中国画的“内心光”作为审美主体,把色彩的艺术感染力强调起来,结合日本画丰富细腻的色彩美学创作了一系列引人入胜的作品。其作品中色彩的浓郁清淡变化统治了画面的基调。《阳光》和《细雨无声》是两幅审美风格迥异的作品。《阳光》充分吸收了西洋绘画中的绘画形式,色彩观念、空气感觉、光的运用等表现手法,将空间、色彩等表现风格巧妙融合,表现植物在晨光照射下和光线之外的两种色调,使冷暖两色奇妙自然地共存于画面,营造出交相辉映之效果。《细雨无声》则具备东方审美精神的绘画特征,可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这份“平淡”不是水墨,而是刘先生用自己的色彩感受诠释与水墨异曲同工的淡雅。画面结合形式美感和材质美感,统一在高度丰富的色调中,意趣万千,静谧清淡。尽管这两幅作品运用不同的色调风格,但与刘先生其他的作品一样,观者可以从画面看到他细腻的情愫和静逸的美学意识,彰显出秀、美、柔、静之境界。用情感和画笔表达深度的意境,始终是绘画吸引人的所在,刘先生在此可谓下足功夫矣!
作者:史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