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水墨创作随记

  我近期的水墨作品试图追索传统山水田园的人文理想与当代物质现代化碰撞中留下的印痕。它既非对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意的复述与追摹,也非直接的现实批判,只是力图超越现象的外在指向一种永恒的自由。这并非源自西方的造型观念,因为我的作品更多的是建立在对于现实自然的体悟与冥想的基础上,试图揭示平常景物内在神秘的虚空。

  虽然我接受的专业教育是油画训练,但自幼受到传统水墨文化的熏陶。对于本民族伟大的文化传统,我由衷地充满着敬意与自豪。众所周知,“五四”以来这一传统正在逐渐散失。写点书法、旧体诗,画水墨,这方面也许我们这代人很难企及古代文人的高度,但我常尝试以这种古代文人日课的方式来亲近我们的传统,走进我们伟大的传统,感受、汲取中国经典文化的滋养,把自己的创作融入到传统的文化体系中。

  今天,宁静的桃源胜境已难再觅,存在的只有烙有工业化、市场化斑斑印迹的山水田园。作为画者,能做的就只是通过手中的笔墨对于文化传统和亲历的现实作出个人的回应。

  此次展出的作品主要来自两个系列:“林泉幽致”和“林园深处”。描绘的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山林:一个是自然真实的,安徽黄山的翡翠谷;另一个是城市中的山林,北京现代高楼环伺下国家画院内的人造园林。一个是风景名胜,为招揽游客,充满人工营造的设施,自然的原生态中夹杂着人工的矫饰,透露着商业的机心。一个是附庸风雅式挪用、移植,刻意堆砌,那些脱离原始环境古时的建筑、湖石、雕塑、拴马桩杂陈在当代的水泥廊柱池塘边,有种难以言传的违和感。无论是那一种山林,都不在再是传统文化意境中的山林了。它沾染了许多现代人的欲念,不再纯粹、自然。古之人孜孜以求的人与自然合而为一的圆融之境破坏殆尽。在我的作品中既有我对于传统意境的追寻、向往,也有对当代人工雕凿的吐槽(反感和抵触),这其中的情绪是多重的,不是单向的,爱恨交加,符合我在体察这些山水的感受。

  人与世间万物,无一能够逃脱成住坏空的定律,变动不居是宇宙永恒之律。“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所有一切终归逝去,归于空无。故而,那些人们极力营造追逐的荣光和美丽,终归消散于无形。这看起来,很是伤感、无奈,事实上正是需要我们认清这点,不迷醉于虚幻的遐想,不纠缠于各种虚妄的欲念,而要全身心地投入当下,真诚此在地享受每一刻生命时光,每一个呼吸,每一次心跳,每一次生命的律动,感受生命的平静与丰盈,这样人生就会呈现空而满盈之态。古人何以要孜孜以求天人合一的境界?那是要超越有限的生命形相,让生命与宇宙共律动,感悟永恒。我试图借助水墨显现自然物象的空性,力图去感受其趋向宇宙永恒感的律动,实现一种超越,升华。所以,绘画之于我,何尝不是一种禅修呢?我的绘画在审美上呈现清新、悲悯、愉悦、简淡、宁静等趋向,这和我内心感受是全然一致的。

作者:李诗文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