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8-28 10:40
导读:
寿盛楠
我总是希望在平凡之中找到一种宽慰,首先是一种给自己的慰藉,让那些使我敏感的甚至可能是显得琐碎的事物得到一种呈现或者是转化,使它转化为一类amusement或者entertainment,在这里,作品,尤其是作品过程在我来看很有意义,在我看来,它是一种自我体验式的愉悦,它使作品“不死”;其次,我试图不想要作品呈现为一种“特殊装饰品”,但要小心刻意为之,有时候它会并不像是一件作品,而在我看来,这种落差感或者说是冷幽默,不仅仅是对观众,也是对我自身来说,它却能够激起一些别的东西,一种文字不能寓于的诗意罢。
《烛》
关于另一个世界——《梦录》,这个作品是一个枕头,它是一只白色的枕头,上面放着一只硬盘,硬盘里面都是我每天记录我睡觉时做梦时候的声音,其中有一些私密的话语在里面,我想做一个关于积累的时间性雕塑,或者是一个私密性雕塑,用一个无形的东西来放置记录着它,另一个无形的东西,然后因为这个硬盘上面也无意间有些字,就是“passport”,因为这个上面有一个关于梦境与现实世界的两个世界的一个,是一个过度的过程。我认为,这里展示了一个现代的,标有时代印记的信息时代的传播介质,一个信息源,它也是代表了这个时代。
《烛》
关于旋律——《钢琴桌》,它有一段历史,它从一个云南的山区小学运过来的,它一开始上面什么都没有,我只是用修正液在上面画上了一些琴键,最后才知道有Arduino这种交互性电子装置,我就把一些儿时的东西,通过这种科技手段,然后进行进一步得与梦想靠拢,如果这个方案后续有所发展的话,可以就是,给予灾区的或者贫困山区的一些小学,给与一种音乐上面的引导,这是一些现场照片。
《烛》
关于书法的延续——《书法的旋律》,是一个作品模型,还没有完全得呈现出来一个作品,它是我自身的一种视觉习惯,另外这个想法的来源是兰亭序的第一个字,永和九年的永字,一个经典的字,然后,我在看那个字的时候,总有一种断连顿挫的意味,但是其实书法只是一个平面性的结果,只是一种展示,它中间缺少一个记录过程,那就是它的一根轨迹,它在纸面上空,它在纸面上空形成一种线性运动,他有一定的调律性,顺势帮助我们带入一种情感。额,这是我所选择的唐朝的草圣,张旭的一个《肚痛帖》的一个字,忽然的“忽”字,简单地说,就是想做一架过山车,不管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只要沿着这一条书法的过山车,就能够写下一个书法的自己出了,这也是一种线性的体验,一种更直观的,一种交互。
书法的旋律
关于时间与成长——《秒》一看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关键是我从西到东,按照世界时的时间,然后,第一个钟是按照世界时时间,第二个钟比第一个钟之间依次每个钟快三秒,然后第一个钟比最后一个钟是快一分钟,等于是我把一个秒针给它延长了,然后就是让一个时间等待另一个时间三秒钟,然后把它拉长了,延续了,这是在南院自修室展示的图片。
书法的旋律
关于游戏——《镜子与木马》,木马的意思也是达达的意思,达达主义,然后是一个框架框住它,这表示它的一种红色的一种不屈性格。这个也是“No Touching”作品之中的一个,这是马格利特所画的一面镜子,这个线性框架上面也写着“No Touching”的字样,它的意思就是不要让人去打扰它,但是我发现一个问题,观众会主动站在它面前,注视自己,当他的影像幻象出现在镜面上时,他已经与作品发生了互动关系,所以,有人说挺狡猾的。
书法的旋律
关于时间与成长——《沙漏》,沙漏里面装的粉末比较特殊,是我自身材料,身体材料的一部分,就是我的指甲粉末,因为这个人体材料我觉得是对于我来说是最直接的一种材料,然后,比如说像头发、皮肤这些东西都是,这个是一个时间的累积过程,然后,昨天很高兴地收到了前几天在那个我们报告厅做演讲的John的回信,他告诉我关于指甲,它也有一些关于西方人的经验,因为我们中国,你可以看到比如说孔子像,他都是有留着长发长指甲的,西方人也有一种巫术的信仰在里面。
书法的旋律
书法的旋律
关于信息流——《烛》,它是我翻制的第一张报纸,报纸的内容是关于美国的一些战争的事情,就是我想要用白蜡烛这种材质,这种用来祭奠的材质,以纪念这种流逝的信息,这种信息主要采自于世界的十大报纸这些权威性报纸的内容,主要是战争、暴力、恐怖,还有残忍这些东西,因为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太繁杂了,有这么一种东西值得我们纪念。
来源:墙报-人物 作者:墙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