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春节展览不打烊 志愿者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服务

2月4日-2月10日,

春节期间共有来自全国各地观众4万人,

参观"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


他们有来自北方,

也有来自上海、苏杭、福建;

……


展览共7000多平米,

志愿者每天1-2万多步带着观众看展。

他们有来自香港和内地的大学生,

也有中小学老师,

企业的创始人,

还有上班族。

……


先看看观众观展状态:


智慧城市板块——儿子牵着老母亲的手慢慢地观展


智慧城市版块——这位小朋友目不转睛得盯着机器人看


传统活化版块——观众们认真听志愿者讲解


科艺融合版块——老人和孩子们被科技产品吸引了


城乡营造版块——观众们在志愿者引导下观赏案例


品质空间板块——孩子们专注地看水榭模型



友好社区板块——大人们认真听,小朋友好奇地比对



中国智造版块——孩子们在仔细观察高速双层动车组模型


形象传播版块——观众们认真听志愿者分享G20 LOGO设计理念


春节期间共有35位志愿者参与导览服务,他们的服务精神令人敬佩!


苏航,当大年三十大家都忙着与家人团聚的时刻,他参与到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志愿者服务中,用爱心为观众服务。


大年三十那天,有很多来自外地来深圳旅游的朋友。其中也有一部分来自北方的观众,我在服务过中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


其实,大年三十做志愿者会看到很多平时发现不了的东西。在现场能感受到不管观众来自哪里,都热爱艺术、设计。我还看到一位老奶奶坐着轮椅来到展厅,就是为了看看中国设计展,对我触动很大!


——安阳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学生 苏航



在香港浸会大学读书的莫雅媛,利用春节期间参与大年初一的志愿者服务,与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交流和分享,她很享受这种愉快的交流体验和服务。




我从前的过年方式是消耗式的,消耗时间、金钱来获取休息和放松。而今年的方式变为奉献式,奉献时间、参与服务,同时也是收获式的,收获知识、善意,也收获感谢。当天导览,我发现这一天的观众和往日不同,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杭州、厦门等地。导览时,分享与交流变得丰富而有趣。在“品质空间”板块的上海深坑酒店处,来自杭州的观众分享了自己去深坑酒店的经历——作为住客却没地方吃饭,由于吃饭的地方早被参观的游客预定而造成意想不到的乌龙;来到船长之家时,来自福建的观众仍记得那里的每一间卧室面向大海,感受海风的气息和味道。我感恩在大年初一可以拥有这样愉快的交流体验和服务。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专业大一学生  莫雅媛



每到春节,在关山月美术馆都能见到的资深志愿者邱燕鸿的身影,今年她一如往常在大展现场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服务,其中以家庭观众居多,有部分观众来自她的家乡,这让她在春节期间的服务中同样能感受到暖暖的亲情和团圆的喜悦。



春节参加导赏服务与平时略有不同,不少是家庭观众。这次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来自武汉和杭州的两个家庭。一个是武汉大学退休教授老两口由小女儿来,我们一起交流探讨近年来中国建筑、城市规划等方面的新变化。还有个家庭来自浙江,当听着来自杭州八口大家庭的吴语乡音,看着他们扶老携幼,其乐融融的样子,让我仿佛回到了家乡。虽然春节期间,我们人在展馆,同样能感受到暖暖的亲情和团圆的喜悦。


 ——关山月美术馆资深志愿者  邱燕鸿



伊航,某企业的创始人,平日工作繁忙,春节期间挤出了一天来做志愿者,她在导赏过程中感受到分享的喜悦、跨领域知识的补给、回馈社会的价值感、与兴趣爱好者社交的满足。



我与这个城市同岁,见证着这个城市的发展,也一直在追寻着自我的成长。怎样带着更大的幸福感去生活,大概是人生最大的意义。作为我所生活的城市志愿者,这个角色赋予了我许多的收获:分享的喜悦、跨领域知识的补给、回馈社会的价值感、与兴趣爱好者社交的满足。


在文化志愿者群体里,大家来自不同行业领域,许多人却有着一样的特质,喜欢学习,更喜欢分享,对生活饱有热诚、心向美好。传递着城市的温度,见证着深圳的美好生长。


虽然我做志愿者的时间有限,但内心收获的喜悦及成就感无可替代。

愿我们能做城市的一束光,相互温暖,彼此照亮。


 ——某企业创始人 伊航



这位深大的大一新生春节没回家,连续五天参与志愿者服务,从新手菜鸟成为能自如地与观众交流和服务的导览志愿者。



最开始的两天真的很累,刚开始什么都不懂,上午跟着老师上午跑整个场馆学习每个板块的内容,随后要整理当天要重点;下午,作为一个新手菜鸟要跟完导览全程,一边向其他导览志愿者学习好的方法和技巧。每天总结的时候,会为自己的不足而忐忑不安,既不想受批评,又期待能被指正的矛盾心理。直到第三天,已经基本掌握了导览的方式,不断选择自己不熟悉的内容学习和提升,循序渐进地了解导览的流程和内容,后面有时还能为新来的志愿者提供一些帮助。让我深刻感受到每一次在新的领域探索都要经历先苦后甜的过程!


这次展览除了收获了导览方面的知识,更让我结交到不同领域的前辈,开阔了我的眼界。在交流学习中,老师以及各个前辈都会分享自己社会、生活、学习的经验,让我真的受益匪浅,让我这个在校园中的井底之蛙的井口开大,发现“天”真的可以更大。


——深圳大学  法学大一 黄雯铮



本次大展执行机构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同志节日期间值班,专门来到大展现场,充分肯定大展公共教育的创新举措,对志愿者辛苦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并与志愿者合影。


如果你对导览、活动志愿者感兴趣。

一起加入我们吧!


长按二维码进入报名系统报名


咨询邮箱: cde_edu@chinadesign-cde.com

咨询电话: 戴小姐 13682339381  / 刘小姐 13480851936   




导览志愿者(18岁以上)

1、接受培训后为观众提供定期的导览讲解服务;

2、接待预约导览的嘉宾、学校、企业团体。


活动志愿者(18岁以上)

1、 协助公共教育活动的执行;

2、协助完成活动现场的各项筹备工作,如嘉宾接待,物料准备,设备调试,现场管理,观众指引等。


志愿者福利:

1、有机会与策展团队大咖们面对面交流、参加设计、展览、博物馆等多领域专业培训。

2、参加服务的志愿者所拍摄的影像和撰写的文章通过评审,一经采用发布,将获得稿费。

3、所有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将被录入到深圳市义工联的服务计时系统中。

4、组委会将为参加全天服务的志愿者提供午餐。

5、有机会获得由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颁发的志愿者证书(必须服务时间3天,20个小时以上)。

6、经申请可以获取此次展览的志愿者服务证明(必须服务时间3天,20个小时以上)。


作者:艺术与财富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