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德基美术馆两周年|艾琳:当代策展人应当具有历史责任感

2019-10-07 00:00

VR “云自在”高云作品展

“云自在”高云作品展

8

德基美术馆

已结束 10万+

eySsApFXz2c6HGeDErIXXAmS5epwpyg33cqVFS0w.jpg

德基美术馆馆长艾琳

“展览要完整,50%由艺术家、艺术作品、美术馆及策展团队完成,剩下的50%则由观众完成”,当德基美术馆馆长艾琳提出这个新观点时,引出了当代策展人们最迫切解决并关心的问题:如何让大众愿意走进美术馆?如何让艺术找到一个好的方式被人看见?德基美术馆开馆2周年之际,雅昌艺术网对德基美术馆馆长、策展人艾琳进行专访,独家解读一个展览背后的德基团队是如何找到1000种让你能看懂美术馆的方式。

雅昌艺术网:艾馆您好!在前不久举办的“100%的展览是怎么来的”为主题的对谈活动中,您谈到“展览要完整,50%由艺术家、艺术作品、美术馆及策展团队完成,剩下的50%由观众完成”,您觉得一个展览有哪些要素?一场100%的展览是怎样的?

艾琳:没有艺术家就没有艺术品,没有艺术品就没有艺术展,艺术家和作品是构成一场展览的重要线索和元素。同时需要一个空间将作品安放,比如美术馆、画廊等,再加上一个策展团队去策划和执行。但即使艺术作品、艺术家、美术馆、策展团队都具备了,也只不过是将一个展览呈现了出来,这并不完整。

诚然,艺术家的创作是独立的个人行为,但当我们把艺术作品拿到公共空间做展览时,作品进入到公共视野,就必然得和受众产生联系。受众的参与和感悟才能真正体现展览的意义和价值,只有通过受众的参与才能让一场展览真的完整。受众分为掌握艺术知识的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通过我们对到德基美术馆看展的观众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绝大多数的观众是没有专业背景的,这就很清楚的告诉了我们,在做一个展览的时候,得考虑那50%中的大多数。


sSUJA1zxmYcp8mMsPdpDhvVy4KpS93KFouRrBNF3.jpg

ArlXgHB68yNDduNV2oCBejkBPrDuTdi6Ozap36Zw.jpg

德基美术馆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当下许多美术馆的展览“开幕即闭幕”,这似乎都成为了行业惯性,9月1号今日美术馆做的“砚田琴心”雕塑作品展, 8月31日下午开幕,9月1日闭幕。做了个一天的展览,你怎么看?

艾琳:我觉得那个展览很酷,即展出了作者的作品,展览本身更像是一个行为艺术作品,一种调侃与警示。“开幕即闭幕”是美术馆业内“习以为常”的自我调侃,很多展览确实存在除了受邀的嘉宾在开幕式当天过来看展以外,平时基本没有人来看的现状。既然在展期中确实无人问津,一直展出反而会造成更多的资源浪费,倒不如就做一场1天的展览,把会来看的人全都在一天内邀请到,看完就可以直接撤展了。


B32iSWYBt8puEWKRxQhoOS7AsEIHWiDDzeAlaCEA.jpg

德基美术馆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与艺术教育的普及度有关?

艾琳:既是普及度,也是美术馆自己的“失职”。我们来做一个很简单的计算,从艺术教育纳入高考以来,一共有多少人完成过艺术史、美术史或者是艺术创作相关的学业培养?事实上没有多少人。剩下的那些没学过艺术的“大多数”人,才是更需要艺术滋养,通过展览提升艺术认知与审美能力的。但是绝大多数的美术馆还在倡导“作品说话”,却没想过其实观众没有能力直接“听懂”作品说的话。

这就像是内容非常好的一本书是用外语写的,不会外语的人看不懂,但是展出这本书的机构却没有起到“翻译”的职能,所以本来很需要了解书中内容的人,却成了没法听懂的人。其实这样说也是偏颇,也要考虑如何定位展览的用途。如果展览的用途是让学过艺术的人有个交流成长的场地,那么作品说话没有问题,如果希望通过展览和美术馆提升大众艺术认知度,那么不考虑大多数的观众,就是严重失职了。


sJeeJtQPQhtbcbjmnrxv880vVljI4eRzItuFPlmr.jpg

德基美术馆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这是“美育”或者说公共艺术教育的过程,不少博物馆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艾琳:这也是我们在德基美术馆策展的两年里发现的现象,相比博物馆来说,美术馆似乎有种“先天缺陷”。当观众想到美术馆时,依然停留在空房子大白墙,作品一挂什么都没有了的刻板印象里。但当想到博物馆时,似乎就是大量的版块说明和语音导览,还有很多工具和知识线索,生怕观众看不懂。

虽然无论是艺术作品还是文物,观众都有权利可以不懂。但对比没有一定专业知识就真的很难看懂的美术馆展览,博物馆的展览却运用很多方法让观众有所理解。久而久之,当一个人准备进入美术馆前,会有一个声音对他说“你又不懂,进去干嘛?”。这种刻板印象使观众对美术馆的展览产生距离感甚至排斥进入美术馆。其实,从观展的角度而言,德基美术馆已经很便捷了,我们没有把美术馆开到山里去,而是在最繁华的商场里,在电影院旁、在咖啡厅旁,但即便是这样,依然需要解决观众对美术馆展览的距离感和排斥感。


TsS88I3n1CoRMl2DIGNXBZiMAxQI5O2nIrIrHNcl.jpg

0TKkQreQHdiq6QgWcyJDTk6x0tIVRBsclAHXVT8t.jpg

UlXIemDzCxOr0ITsEwvPD37sVU8EmAtaQkhPUdlD.jpg

德基美术馆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其实很多人在德基美术馆正式开馆前会有一个预期,觉得一个高端商场里面的美术馆,应该做更多的网红展、互动展,在视觉性、科幻性、互动性上呈现。但你们从开馆的管峻精品展,到“扬州八怪”展,再到高云的中国画作品展,都是传统的展览,而且也花费了很多的精力在学术梳理上。这和大众的预期似乎有所不同?

艾琳:其实这里隐藏了一个有趣的矛盾:对于美术馆和公众的关系来说,美术馆要迎合大众的审美,还是引领大众的审美?从德基美术馆的立场上来说,肯定是要引领大众审美的。艺术品是时代审美的凝练,展现着这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是优先并引领这个时代的审美的。美术馆所做的工作上来说,选择的艺术家、艺术品都需要足够的优秀。

至于为什么做了很多学术梳理和中国传统艺术类的展览,是因为我们觉得传统很“潮”,但可能因为其中蕴涵的文化深度和哲学意味太多太复杂,所以更加难以被“直接”理解。此时美术馆的解读方式就尤其重要,如果能有方法让复杂的理念被简单的get,对未来通过展览将其他复杂的艺术,通过策展团队再解构和重新编码都会有参考性。


ph3alJOc643WCAYRMgPEuVDd9CK5CiJroADrcGnm.jpg

德基美术馆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聊了很多关于公众美育的话题,一个画展对艺术家也非常重要。你们在每一次展览过程中都会从学术的角度对艺术家的作品进行梳理和挖掘。您和您的团队是如何针对一个艺术家进行梳理,又如何将其呈现到展览中的呢?

艾琳:从历史的角度看,300年后,当人们希望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家时,他们最先看到的是我们梳理的资料,我们留下的文字,这使得我们在工作过程中满怀着责任感,也是十分重视研究的原因之一。“横纵尺”式的学术梳理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从历史的纵轴上精准梳理艺术家的承上启下,还是从同时代的横轴里找到他的定位和意义,这种梳理实际上是同时代的学术专家在帮艺术家找线索,或者说帮他把线索梳理清晰,这种梳理对艺术家下一阶段的创作很有意义。从我们的经验看,对于梳理出的线索,艺术家要么赞同要么不赞同,不管是哪一种都会对他接下来的创作产生影响。

美术馆做研究更多是为了明确展览立意和表现形式,所以在拿着“横纵尺”的专家研究学术的同时,我们增加了其它维度的研究。比如艺术家的人生经历、创作背景等等。他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起心动念创作了这幅作品,希望通过作品表达什么观点。这类的研究已经脱离了纯粹的学术脉络,更像是在研究作品所承载的观点或是观念。

事实上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艺术品,都是艺术家通过一种介质凝练表达着自己的人生观或是世界观。好的艺术作品不会只有“炫技”这个单一的维度,研究大量的作品可以看到艺术家更多的思考。在此过程中,我们将存在的共性与矛盾作为线索或是展览必须呈现的结论,通过展陈呈现在空间里,再利用空间,控制观众的观展体验和收获。比如高云老师的这个展览,我们邀请了多位专家学者,从绘画的各种角度切入,为艺术家梳理和撰写,他们会提供很多养分和方向。其中有一些可能能够被观众直接吸收,有一些需要我们再补充,再翻译。所以出现了六个版块和四种体验不同的空间,都是为了让观众可以有效理解。


7c52SrF7jmkGmLE1a33G4hBPZq4GWY1XsBZCRlC4.jpg

wgDtyHuJE9gx9szUWAxMA3HOQwd9wfcvkq0WrVc6.jpg

德基美术馆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多线索并置,展陈空间充满仪式感、神秘感,这样的展示效果跟博物馆类似?

艾琳:用博物馆的方式做美术展确实是我们正在尝试的方向。从多条线索着手研究,在展陈里增加版块说明、语音导览、场景及装置,利用空间对观众的观展行为、心态和情绪展开控制,比如在“暗场”空间内营造出的仪式感和庄严感,在“工作室”里让观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自行探索寻找内容和答案等。观众在展览中可以看到很多除了学术这条线以外的内容,比如艺术家为创作作品付出了多少,以及他试图通过作品表达的价值观等。观众不再是“视听障碍”的观展,能从展览中收获到更多。

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一个父亲带孩子看完高云的连环画创作以及工作室部分,跟孩子说了一句话:“你看,如果喜欢一件事,就要足够坚持,才能做出成绩。而且你必须付出这么多,才能真的得到成果”。可能这对父子不能只通过一个展览理解白描的传承创新,甚至多年之后不再记得当时看到了哪幅作品,哪个展览,但这份做人做事的态度和感动,会一直被记忆。


HYp2M3WQtEWsfMZU2vBsLMEyAnxlHYDy2niglMSc.jpg

UzGKwAbsmKfVmdHAA5D7tmt2MDVkk5dgGqtgp4Lu.jpg

德基美术馆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德基美术馆接下有什么样的规划?

艾琳:这两年德基美术馆尝试用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与观众联结,并实践展览的表达方式、展览语言的维度拓展,也进行了各种形式的美学教育活动,积累了一些经验,下一步的重点是德基艺术博物馆。

德基集团有着长达20年体系鲜明的收藏,无论是佛造像艺术馆、宋瓷艺术馆、明代家具馆还是古代书画馆,都会用一种年轻人更愿意接受的方式来呈现。明年开始,整个德基广场二期的8层将做成以艺术为核心的空间。美术馆在延续传统方向之余,加入更多当代方向和文化潮流方向的展览。艺术博物馆先开放《金陵图》动图展示厅,将乾隆时期宫廷画师绘制的《金陵图》,以长110米,高3.5米的大屏,结合智能科技和知识通关的方式,让观众沉浸式地走进作品中。

雅昌艺术网:谢谢艾琳馆长!

后记

“300年后,当人们希望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家时,他们最先看到的是我们梳理的资料,我们留下的文字。”德基美术馆馆长艾琳的这句话足以表明德基美术馆的历史责任感,在艾琳馆长带领下的德基美术馆的年轻团队,用两年的时间,从“执管风韵——管峻书画精品展”、“陈琦格致:一个展示和理解的实验”到正在展出的“云自在——高云作品展”,给公众留下多个经典,并在展览解构与观众需求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未来,在商业与艺术这场实验中,新一代策展人们又将如何深耕这片土地,我们且行且看。

作者:王明亮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 AR青云

      艺术品欣赏是人精神享受的必需品,商业人性化的设计应该服务艺术家的创作表达思想,让它更好给观众呈现出超越预期的艺术作品。
      01年前 0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