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靳埭强: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是我终生的探索

7月30日晚,著名平面设计师靳埭强在线上120多家书店社群首发《因小见大:靳埭强的邮票设计》一书,并围绕“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这一话题与近4万名读者在线分享,以下为根据分享录音整理的文字回顾。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03/159644791878016290.jpg

大家好,今天跟你们谈谈在我的邮票设计和平面设计生涯中,我怎样去追求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融合。

的想不到自己有机会做邮票,因为小时候集邮,只是因为它有精美的图案。我在香港生活了十年,裁缝也没有学好,觉得自己起码得有一个理想——要当画家。那为什么不去学习,把它当成我将来的目标呢?

所以我开始学绘画,学了素描、水彩、水墨画,最重要的是遇到一个喜欢的画家王无邪,我跟着他学习设计的审美观,用来充实自己,为成为画家打基础。后来上他的课时,有位同学觉得我学得好,就介绍我到百货公司做设计师,我也因此走进设计行业。

我当时还看不起广告设计,看不起商业设计。后来白天做工作,晚上自学了两年的平面设计课程,跟着不同的老师学习。

钟培正是我的老师之一,我在他开的商业设计公司做设计师,很快得到重用,逐渐成为创意总监。最初的几年,我在设计方面的进步很快,参加比赛拿了很多奖,尤其是公开比赛,我获得第一名,我的老师获得第二名,这让我非常有信心,继续做设计师,也越来也喜欢设计这个工作。

香港的邮票本来都是由英国设计师设计,但是他们设计的不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时邮政署就在香港找设计师来设计邮票。经由老师的推荐,我受邀去设计香港的邮票。

那年刚好要设计猪年邮票,推荐了三个设计师,就选中我设计的邮票,我成为第一个香港本地设计邮票并发行的设计师。当时连着的几个邮票,我都是从三个设计师的比稿中获胜的。

猪年我从中国传统发出,运用花猪的黑白形象,做了一个很现代的,也比较清雅的构图。当时也有一些限制,有些色彩不能用,这个作品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但是广受好评。第二年我希望做一些比较创新的作品,觉得应该把香港的邮票设计提升到国际水平。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03/159644751366520720.png

最初做邮票设计,我的设计的水平与学习背景,以审美观为基础。设计的都是非常现代,很西方的东西,没有中国文化。因此我很大胆地利用基本图形,比如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做一个简单的构图。鼠年邮票用两个像瓜子的形状,做成胖胖的小老鼠,运用中国的色彩,设计出来的效果我很满意,也被选中。其实在我的提案中,还有一套剪纸的图案,但是最后还是选中了更现代的设计。

但是这套邮票发行后,大众不接受,我的设计太前沿了,当时的审美还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我这是一种很国际化,很前卫的设计,但是他们看不出那些趋势。鼠年邮票发表在黑白报纸,只能看到两点黑黑的东西,大众很不喜欢,骂了我很长时间,之后两年的生肖邮票,就不让我参与,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打击。

水墨画创作也好,平面设计也好,走的都是非常前卫的路线。在参加国际比赛时,我的作品并没有受到影响。我就反省,为什么作品这么现代,却比不上欧美的设计?后来我发觉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我开始思考自己是什么人,我服务的对象是谁?我是中国人,为什么我的设计没有中国文化?所以开始探索如何把中国文化体现在设计中。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03/159644754308616880.png

设计兔年邮票时,我用了剪纸,龙年用了石刻,马年用了唐马跟书法,这些都是融合中国文化,跟现在的审美观在一起,产生一种民族风格,现代化的风格。第三年的生肖邮票也非常受欢迎,尤其是马年的邮票,拿了两个国际奖,我觉得这条路走对了,中国的设计应该有中国文化,所以我有机会做第二系列的生肖邮票时,我就进一步探索民间审美,去挖掘更多的传统文化。

第二系列的生肖邮票,邀请五个都是在香港的设计师进行设计。然后我邀请了广东工艺师进行刺绣,48个刺绣邮票分12年,每年出版,这是一整套很完整的、非常有民间审美观的设计,所以都是非常受欢迎的生肖邮票。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03/159644755625342600.png

我在70年代、80年代、90年代期间,除了设计生肖邮票之外,还做了很多不同题材的邮票,如万国邮盟的邮票设计,就非常国际化,另外还有两套是为1971年跟1972年的香港节设计的邮票,我当时都是用了一些中国的器材,如中国武道,还有舞龙,舞狮等。还有香港节的节徽,在构型上香港节三个中文字体分开,分置在三枚邮票上,汉字跟现代图形的结合,都是追求一种中国文化跟西方新观念融合的一个探索。在80年代,我除了设计12年的生肖邮票之外,还有创作了很多不同题材的作品——香港现代的一些的作品、香港的一些运动等,如龙舟比赛,跟儿童一块互动创作的邮票,等等。

但是在很多不同题材的邮票里,最重要的一套邮票是九七香港回归祖国的时候,要设计的那一套邮票,是回归前后都可以通用的。这套邮票设计起来是有难度的,主要要思考怎么样去体现香港这个地方,也要体现它国际化的一种前卫,我选用了香港的海港——香港岛从东到西的一种非常现代化的美景。它分别用13个小面额的邮票连在一起,变成了中国的一个邮票长卷,这也是一个典型的用现代的概念来表现中国文化的体现。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03/159644760096873570.png

一整套邮票是很难得的,它是独一无二的,我也创作了一个最长的13个邮票连在一起的小版张,这种设计让我觉得这也是我在邮票设计里面一个很重要的作品。

到了2008年,我已经退休了,很少做商业个案了,但是一些公益性的跟文化类的创作,我还是很喜欢参与。邮票属于文化类,所以对我来说,这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并且很喜欢做的一种工作。所以当香港要出版第四轮生肖邮票的时候,第一年龙年他没有找我参加,但我觉得我还有兴趣设计生肖邮票,就问邮政局能不能让我参加。

于是,我开启了参与第四轮生肖邮票的比稿,连着六年我的设计都被选中了,这个是很难得的,连足六年的比稿优势。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03/159644764428969460.png

这一次的生肖邮票,我也是利用工艺品这个范畴来找寻创意,因为自从我设计生肖邮票之后,我就很注意生肖动物工艺品的一些造型,不但在香港找,去不同的地方旅游的时候,我看到漂亮的生肖,我就很喜欢做收藏。所以,我已经累积了大量的、很精彩的生肖动物的一些工艺品。

每设计一个生肖动物的时候,我除了手上有的很多精彩的收藏之外,还要进行调研、思考材料的选择,以及如何提升、如何修改,因为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电脑也帮助我们做了不少设计,可以较容易地提升审美方面的创意,所以这六年里每一年的生肖邮票,我都做了很多次。

所以说,每一年都有不同的工艺,有很可爱的,有很高艺术水平的,也有很高雅的,小孩的玩具、民间很餍足的东西,以及古董都有……这些设计都有很多不同的变化,每年除了七枚不同的动物造型之外,还有版张和丝绸邮票,邮品的种类非常多,所以都成了很受欢迎的邮票创作。我在这几年里,有很多年都被选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生肖邮票的第一名。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03/159644768362643380.png

我觉得用这些邮票设计来谈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对我来说,是一些终生的探索。我不单只做邮票设计,还在很多不同的设计领域进行创作,比如商标、包装、品牌、书法等,这些都是不断地去成熟一些现代化的表达方法。那么,怎么样才能有这么多的灵感去做这种探索呢?就是你要不断地享受生活,把好的东西记在心里,变成我们的营养,然后就可以很自然地用最现代、最先进的方法去创作,从而使每一次创作都有新意。

这就是我对年轻人的鼓励。我觉得我们要做中国的现代设计,就不能只是单一地追随一个风格,也不能只是一种图腾跟素材的应用,最重要的就是在这些民间的生活里,去把我们的审美提升到与当代人的情感相匹配的位置。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追求,我们不去求同,我们要求异。

我们每个人有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方法,我们自己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创作都追求新的方法,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创造一个多姿多彩的中国现代化的新面容。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吧,谢谢大家。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03/159644783560826720.jpg

问答互动:您怎么看待同类设计作品“抄袭”与“借鉴”“启发”之间的界限把握及分寸拿捏?还有您对新锐设计师有什么建议和忠告吗?谢谢!

这个问题是很重要的,抄袭就是盗版,我们应该尊重版权,因为原创人拥有他创作的版权,如果你直接拿来用,没有授权就是侵权,去偷东西,那是不合理的。所以,我们做设计师,一定不要拿别人东西,当然有些可以通过原创人授权来使用,有些已经没有版权的,已经成为公共财产的,大家都可以用,但是你拿来用,就没有自己的创意。

如果只是拿来用,没有发挥自己的创意,没有表达你的一些观点跟你个人的感情,没有表达你传递信息的新的方法,那么抄袭是没用的。作为一个学生,借鉴学习不是表面地拿一个东西来用这样简单,而是要看这个原创人如何创作出这个东西来,你要学习他创作的方法,而不只是拿来用,所以拿人家的东西来做自己的东西,这不算借鉴,我们不要这样做。

最重要的是用自己的感情,用自己原创的概念去表达一个主题,从而产生有效果的、能感动人的传播,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所以,每一个年轻人都要找出自己的方法,都从自己的背景、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文化里去汲取养分,从而产生新的创意,做出自己的东西。所以,中国的设计必须一个板块不是一个风格,而应该是多元的风格,每个人都有责任让我们中国的设计多姿多彩。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03/159644790055076460.jpg

问答互动:在非一线城市,平面设计一直很不受待见,很多人会觉得这是成本极低的工作,收入低,一部分甲方没有判断能力,无效修改的要求很多,设计师就像苦力,生态很不健康。您如何看待非一线城市的平面设计现状呢?对在这里生活工作的设计师有什么建议呢?

不止是在非一线城市里设计不受重视,很多地方都是不够尊重设计、不够尊重原创,认为设计师的工作是一个很便宜的劳动。其实这都是错的。那么,谁能来改变这种现状呢?一定是设计师本身,从自己开始做好。

在我年轻的时候,刚刚出来打工,就在我老师的设计室工作,很受重用,我觉得这就很好了,但是当时我们都是很努力地工作,也不是赚大钱,别人给一些小东西你做一做。我今天跟你们分享的邮票设计,这不是打工的工作。从我的猪年邮票开始到龙年邮票,都是自己私人来做的,后来我离开公司之前,我才把马年邮票的设计工作放在公司里做,也做得很不错。

所以我们每个年轻人面对自己的人生,都有不同的际遇,不同的环境。我当年做邮票设计的时候,香港还不是很发达的城市,新工业才刚刚起步。我们刚从事设计行业的时候,前面没有一些很好的设计师给我们做榜样,只有一个外来的设计师,没有什么好的环境,我们也受这位设计师的影响,陷入了一个崇洋的困境之中。

以前,中国的设计比不上洋人的设计。可以收这么高的费用,我们都是一步一步地争取把自己的东西做好,有好评,然后再要求高的收费,要求专业的收费,要求受尊重,每一个年轻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去令设计的地位提升,让平面设计受尊重,让原创设计受尊重。

大家努力吧,年轻人,这个时代是你们的,你们应该努力地进行创作,而不是求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好东西,每一个人都期望做好东西与大家分享,好评越多,我们设计的作用就越大。

这就是我的分享,我很高兴年轻人能够有自己的主意,有自己受好评的一个成绩,做设计师有很多的方法,也有很多不同的环境,自己能够找到自己,并发挥能量把事情做好,这才是最重要的,谢谢大家。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03/159644803468125440.jpg

新书介绍:靳埭强,业内称呼他为“靳叔”,在平面设计界是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家喻户晓的中国银行LOGO、1997年香港回归纪念银器“母与子”均是他的代表作品,而香港多轮生肖邮票、一九九七香港通用邮票等诸多经典邮品也出自靳叔之手,这本《因小见大:靳埭强的邮票设计》便是其半个世纪邮票设计作品的首次集结。本书以设计大师靳埭强与邮迷吴玮两代人的相识相交为切入,收录了靳埭强于1970年至2018年设计的近百种邮票作品,其中还包含了大量珍贵的原始设计草图和详细的案例复盘解构,作者用一个个经典的设计案例,如将剪纸、书法、刺绣、玉雕、皮影、京剧等诸多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到生肖邮票的设计中,展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结合的可能性。书中还穿插了许多世界各地的邮票趣闻,透过这些邮票更可窥见时代的发展与变迁。此外,作为靳埭强还亲自把关了本书的网格排版设计,并为此书全新操刀设计了一套限量版个性化十二生肖邮票(12枚),限量印制,仅随书附赠。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 微信2199354

      好文学习
      01年前 0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