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上海外滩美术馆秋季系列项目

2023-11-07 22:22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84352ca6c4535b52c5b1bea14801f59b.jpg

舒比吉·拉奥:这些石化的小径

展期:2023年11月8日-2024年2月25日

场馆:上海外滩美术馆3-6楼,虎丘路20号

来自边缘的叙事是否能成为回思国家身份的渠道?知识传播的过程中谁来决定什么值得被保存?燃料开采主义、能源供应与遗失的档案和书籍有何关联?新加坡籍印度裔艺术家和作家舒比吉·拉奥在中国的首次个展“这些石化的小径”正是围绕着这些问题的思考。拉奥著名的十年项目涵盖了电影、书籍、绘画、摄影、蚀刻版画及由废弃物和文献构成的装置,其独特的实践围绕当下和历史中的焦点展开思考,为当代种种迁徙与错位问题——包括民族、语言、文化、知识——提供不同的视角。她的作品诗意、深邃而不失幽默,对文明和西方知识体系的问题叙述展开批判。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1/fb86e0e9701700ab430d018ad5746be5.png

舒比吉·拉奥,《掌纹与重写本》(局部),2023年,摄影,布面热升华打印系列10幅,尺寸可变。由艺术家提供。

艺术家此次在上海外滩美术馆展览的四个空间分别对应贯穿其创作生涯的几个关键词:“地下”、“神圣之地”、“边缘”和“行动”。屹立于展览中心的是一座大型塔架,庞综错枝,象征艺术家心目中的“知识之树”。塔架纵横贯穿展厅空间,仿佛一道道传输线,传输知识、能量、故事和权力。通过对原本隐晦模糊的知识、经验和记忆传播路线具象化的表现,“这些石化的小径”向观众发出呼吁,拥抱不同的知识形式,并从边缘之地学习如何从损毁、迷失、死亡和熵之中不断进化演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6c941fee75402f272255ddc929c67495.jpg

舒比吉·拉奥,《这些石化的小径》(截图),2023年,彩色录像,有声,67分9秒。由艺术家提供。由上海外滩美术馆委约创作。

展览同名作品《这些石化的小径》是一部全新委约创作的长片。影片拍摄于2022年九月亚美尼亚战争爆发之际;作品将来自亚美尼亚本地的故事和回忆编织成一段扣人心弦的叙事,交织着记忆、书面和口头记述、对话、地势和日常生活,诗意地挖掘亚美尼亚不朽的文化遗迹、长期的战争阴霾及支离破碎下坚韧如磐的文学丰富性。在亚美尼亚与武装冲突造成的余波缠斗之时,文学守护人所做的不仅仅是打开书册,女性逐渐成为图书馆保护者和重大时刻的记录者。危难关头,这些幽微的故事揭示了修复专家、向导、译者、文献研究者和倡导者们所做出的种种难为人所见却非凡的幕后努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faaa2ca7e0b492efe40178009ca3e497.jpg

舒比吉·拉奥,《水印》(局部),2023年,摄影,布面热升华打印系列8幅,尺寸可变。

由艺术家提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1/c2979966f5861531a2bc08607252f845.png

舒比吉·拉奥:这些石化的小径”由上海外滩美术馆主办,艺术总监朱筱蕤策划,策展助理及研究员王馨茹协助。



关于艺术家

舒比吉·拉奥(生于1975年)是一位生活于新加坡的视觉艺术家和作家。她的兴趣包括历史与谎言、文学与暴力、档案系统、生态学与自然史。她的电影、艺术、文本与摄影将当下与历史中的暴力冲突作为视角的转变,审视当代人类、语言、文化以及知识系统流离失所的危机。  她近期的长达十年的项目“纸浆:放逐之书简史”(Pulp: A Short Biography of the Banished Book)探讨了图书销毁的历史与知识的未来。该项目的第二本出版物荣获2020新加坡文学奖(非虚构),而第一本出版物在2018年入围该奖项。该项目的首个展览“边缘书写” (Written in the Margins)获2018年APB艺术评审特别奖。  舒比吉·拉奥代表新加坡参加了2022年威尼斯双年展。她还曾参加过亚太三年展、科钦-穆齐里斯双年展、台北双年展、浦那双年展、新加坡双年展以及新加坡作家节等。舒比吉·拉奥也担任了2022年科钦-穆齐里斯双年展的艺术总监。


谭婧:旱梦滩

展期:2023年11月8日-2024年2月25日

场馆:上海外滩美术馆2楼,虎丘路20号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1/c70eace9ea7c37a05ed4f20e34bfe2eb.png

谭婧,《地砖与花》(局部),2023年,箭叶橙叶,香茅,南姜,石膏,泥沙,香精,印花面料,锡纸,香精。由艺术家提供。

“旱梦滩”是艺术家谭婧的首个机构个展。出生、成长于深圳的谭婧以创作实验性材料的雕塑、装置和影像知名。她的作品善于结合民俗学、生物学和对个人历史的研究,在真实和虚构交叠的地带诱发多层次的叙事。此次在美术馆二楼呈现的“旱梦滩”集结了谭婧近年创作的多个重要作品,包括由上海外滩美术馆为本次展览委约创作的四频录像装置《热梦隅》(2023)和布艺软雕塑《纪念品》(2023)。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1/9c5b0fbb38a219e469413dd935d7c464.png

谭婧,《热梦隅》(截图),2023年,玻璃,四频彩色录像,有声,27分13秒。由艺术家提供。由上海外滩美术馆委约创作。

气味在谭婧的创作中形成了一条独特的感知线索。通过气味所保存的记忆往往不如文字一般易被篡改。谭婧将这种与成长、身份、地域相关的感知记忆注入她的雕塑作品中。无论是踩碎后从地砖中散发出类似东南亚食物的酸辣味,还是布艺折花中隐隐飘来的祖辈身上特有的泰式爽身粉香气(《地砖与花》,2023),都通过视觉与嗅觉的编织,将我们带入一段从岭南老宅出发、寻找阿雄的旅程。

“阿雄”是谭婧以祖父的形象为基础所创作的角色。1956年,阿雄离开泰国,前往中国定居。在2023年夏天完成拍摄的四频录像装置《热梦隅》中,阿雄的魂灵回归想象中的故里。谭婧于2019年开始探访远在泰国曼谷的家族成员和离散华人,记录年迈长辈的口述历史。影片中,这些即将要消失的记忆在不同语言中交织,穿插着过去、未来和现世的对话,构成了影片独特的叙事。光影则穿透四张纹理各异的玻璃屏幕,打开通往梦境角落的“窗户”。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1/a74cc4a9e1761eca60513e5cbdfbff69.png

谭婧,《热梦隅》(截图),2023年,玻璃,四频彩色录像,有声,27分13秒。由艺术家提供。由上海外滩美术馆委约创作。

“旱梦滩”是谭婧想象中的地名,它是“来”与“回”、“真实”与“虚幻”的中间地带,聚集了记忆时空中被搁浅的个人愿望。艺术家试图理解这些无常沉浮的生命经验,并向我们提出:面对流动中的个体,如何理解其身份与情绪的复杂性?面对创伤经验,除了用沉默压制情感,我们能否唤起其它的能动性?

“谭婧:旱梦滩”由上海外滩美术馆主办,策展人徐天天策划。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8086b1b75d77c0863743e6a204641654.jpg



关于艺术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35b6165ad2fed04d9f6c430369c5eab5.jpg

谭婧(生于1992年),现生活工作于景德镇与深圳。谭婧的艺术实践以雕塑和多媒体装置为主。她擅长将气味物质、纤维、玻璃、生物粘液等材料混合凝练出特定的情感体验。她的创作时常源于个体历史与生物学、民俗学以及魔幻素材的交织。谭婧着迷于研究特定场域中感官如何被实验性的材料调动,以及在物体和空间的作用下实现个体感受与半虚构故事的重叠。她通过艺术实践探索想象的空间如何被流动和出走的经验共情所牵引,使观者对她构建的叙事产生推测性的联想。谭婧的作品曾在广州黄边站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北京X美术馆,香港Parasite ,广东时代美术馆,巴塞尔玩具世界博物馆(Spielzeug Welten Museum),伦敦卡姆登艺术中心(Camden Art Center)等机构展出。



RAM携手TRLab联合呈现特别合作项目

Six N. Five:明天的记忆

展期:2023年11月8日-2024年1月6日

地点:光陆大楼1楼,洛克·外滩源,虎丘路142号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1c610f9542fb856d2651034d20a4f03c.jpg

Six N. Five(本名埃斯基尔·皮尼), 《SOMBRA(影)》,2023年,数字动态影像,有声,1分钟,尺寸可变。由艺术家提供。

随着数字艺术家Six N. Five的大型沉浸式展览“明天的记忆”盛大揭幕,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光陆大楼(原光陆大戏院)正式以全新的面貌向公众开放。本次展览由上海外滩美术馆和TRLab联合主办,旨在引领观众在这座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上海第一个现代主义影院里,展开一段非凡时空感受下的存在主义探索之旅。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1/377ccd6814b09fec42804b73a6f976da.png

展览海报

艺术家Six N. Five(本名埃斯基尔·皮尼Ezequiel Pini)出生于阿根廷、现居巴塞罗那。他擅长通过深度融合雕塑、建筑和数字技术,创作充满诗意、又富有超现实主义色彩的动态影像,改变观众对时间和空间的体验。“明天的记忆”分为四“幕”,探讨数字时代感知和记忆的可塑性。叙事通过一系列空间“表演”展开,体现了艺术家对光影、对称性和几何学的深入研究和巧妙的交叉运用。椅子是“观念艺术祖师”约瑟夫·科苏斯(Joseph Kosuth)创作中最重要的意象,皮尼也在装置作品中,将椅子作为人类在场与不在场的指涉,反复利用数字像素与真实粒子的对比,让观众感受虚实之间的徘徊。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fd7217fe9a2077c298fe03151b9a6695.jpg

Six N. Five(本名埃斯基尔·皮尼), 《LUNAS (月亮)》,2023年,数字动态影像,有声,1分钟,尺寸可变。由艺术家提供

光陆大楼于1928年落成开幕,是上海电影黄金时代的象征,承载着这座大都会对科技化和国际化的美好期待。距那黄金年代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迅猛发展的科技已然充斥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我们却更觉身处一个迷蒙不清的十字路口。皮尼大胆地对光陆大楼内部空间进行了超现实主义的干预与调和,挖掘科技在虚实之间的存在,既勾勒了我们的现实,也模糊着我们对历史、记忆和梦境的界限。



关于艺术家

Six N. Five(本名埃斯基尔·皮尼Ezequiel Pini)是一位屡获奖项的阿根廷数字艺术家、设计师,现居西班牙巴塞罗那。过去的十年来,Pini开创性地运用3D技术,以标志性的简洁、现代美学风格打造了梦境般的想象世界。他的作品融合了多元媒介,探索想象空间、动人故事和实体建筑。Six N. Five现由国际数字艺术创意机构Triple X独家代理。


关于TRLab

TRLab是一个致力于将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新锐艺术平台,“数字”、“科技”、“实验”是我们的关键词。2021年成立以来,TRLab致力于通过前瞻性、创新性与实验性的项目,为收藏家与艺术爱好者呈现来自全球艺术家的数字艺术作品,立志通过独特的艺术项目连结创作者与藏家,在传统艺术与数字世界之间,建立起一座跨越隔阂的桥梁。我们的团队由艺术行业众多顶级机构共同孵化和支持,包括佳士得拍卖行(Christie's Auction House)、线上艺术品交易平台Artsy、上海外滩美术馆(Rockbund Art Museum)、ART021上海廿⼀当代艺术博览会的创始⼈,以及佩斯画廊(Pace Gallery)等。

本次展览由TRLab和RAM上海外滩美术馆联合主办,由ROCKBUND洛克·外滩源提供特别支持。感谢首席赞助商DIOR迪奥、赞助商众安保险的诚挚青睐,感谢合作伙伴TRIPLE X、NEXT1AND和ShowTex的大力支持。


公共项目

亚洲策展实践:泛机构

日期:11月15日-11月17日(仅面向受邀者),11月18日(公众开放)

自2018年发起以来,“亚洲策展实践”(CPA)平台致力于塑造亚洲和亚洲离散群体策展实践叙事并描绘其未来走向。本次论坛为期4天,试图突破按特定历史时期和地域来研究策展实践的传统,对这些实践进行重新定义,向展览中心式策展实践发起挑战。

今年的“亚洲策展实践”由朱筱蕤担任策划,以“泛机构”为主题,聚焦于既非抵制、又非受制于文化机构的各种策展和艺术想象。这些想象存在于阈限空间,通常表现为黑客行为、自我组织、互助、地下俱乐部、节日活动和各种其他倡议。作为疫情后的首度聚首,原先分散各地的实践者此番将共同营造一个分享经验方法、交流策略的空间,展望合作与相互支持的新的可能性。

除了上海外滩美术馆策展和研究团队,今年的参与者还包括:墨夫·艾斯皮纳(Merv ESPINA,艺术家、策展人,马尼拉大都会拉斯皮纳斯市)、谢蓝天(艺术家、策展人、写作者,迪拜、柏林)、舒比吉·拉奥(Shubigi RAO,艺术家、写作者、策展人,新加坡)、朴美珠(Mijoo PARK,策展人、研究员,首尔)、阿丽亚·斯瓦斯蒂卡(Alia SWASTIKA,策展人、研究员,雅加达;日惹双年展基金会总监)、彭沙功·亚纳尼索恩(Pongsakorn Yananissorn,策展人,曼谷)、谭鸿钧(亚洲艺术文献库研究总监,香港)、王慰慰(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策展人,香港)、苏伟(写作者、研究员、策展人,北京)、向在荣(昆山杜克大学比较文学助理教授及艺术副主任)、张涵露(策展人,广州)、李筱天(策展人、艺术家、写作者、研究员,广州、阳江)、陈思颖(策展人、写作者,香港;泰特美术馆大中华区副策展)。


论坛:混合策略,意外联盟

日期:11月19日(公众开放)、11月20日(仅面向受邀者)

在“亚洲策展实践”同期,我们还将举办一场国际机构思考者公共圆桌论坛,站在文化、科技和经济的交汇点展开探讨。论坛由2023年RAM+研究学者张哲熙策划组织。

在一个全球叙事不断更迭变化的年代,更需要突破当代艺术传统舒适区的美学和组织策略。论坛嘉宾包括:诺拉·卡恩(Nora Khan,写作者、编辑、流动影像双年展联合策展人)、阿斯拉克·阿莫特·赫尔姆(Aslak Aamot Helm,跨学科平台Primer/Diakron联合创始人)、尼克·霍德(Nick Houde,写作者、研究员、策展人、前HKW成员)、本·维克斯(Ben Vickers,技术专家、出版人)、由宓(卡塞尔大学/文献展研究所艺术与经济学方向教授)。他们将与张哲熙、外滩美术馆艺术总监朱筱蕤及美术馆策展团队共同就各自的跨学科实践和21世纪文化基础设施的可能性展开探讨与反思。


关于上海外滩美术馆

上海外滩美术馆成立于2010年,是一所地处上海外滩的当代美术馆。美术馆位于一栋始建于1932年的装饰艺术风格的历史保护建筑,曾为亚洲文会而建。不同于大陆性和国族性艺术机构积重难返的状态,上海外滩美术馆正在发展当代艺术的海洋性视野,旨在探索亚洲海洋和群岛的重要性,为当下的艺术挑战、实践和网络提供更为丰富的见解。上海外滩美术馆希望在亚洲多个地区之间、全球不同文化之间构建具有建设性的差异,为艺术家、研究人员和策展人提供自由表达的空间,并与观众一同深入感受幽微且浓烈的体验。

上海外滩美术馆凭借独具一格的策展方法而享有盛誉,竭尽所能、勇于尝试艺术项目的不同可能模式:从研究到另类的学习项目,从展览制作到出乎意料的泛表演性实践;通过支持无所畏惧的当代艺术实践,不断重塑本地历史,同时应对国际艺术挑战和社会变迁。

透过建立跨区域、国际化和跨学科的伙伴关系网络,上海外滩美术馆认为交流是文化生长的必经过程。借助交流,上海外滩美术馆得以与不同的观众、社群、社会和文化组织建立广泛而深入的联系。在董事会,赞助人和艺术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外滩美术馆不断观察、学习并开创原生的艺术项目,以探索并深入当代生活的多重面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