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4-24 10:50
4月17日,2018年德国“沃夫冈罕奖”揭晓,韩国艺术家梁慧圭成为这个奖项成立24年以来首个获奖的亚洲女性艺术家。与此同时,路德维希博物馆举办的梁慧圭回顾性综合个展《预计到达时间1994-2018》也拉开帷幕。
在3月底的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期间,梁慧圭接受专访。这位韩国中青代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随性地靠在沙发上,表情中带着冷静的审视。在采访中她时常会“不着边际”地从一个话题发散开来,直到聊得忘了问题是什么;又不断用“但是”来修正自己的表达,在否定中寻找最精准的措辞。
《预计到达时间1994-2018》是梁慧圭从事艺术创作三十年来举办的首个回顾展。像大多数艺术家一样,梁慧圭说自己更喜欢“向前看”。在盘点过往作品时,她惊讶地发现自己创作的作品总数已经达到1444件,而2011年她在奥地利布雷根茨美术馆举办展览时,这个数字还是350。在过去的八年里,梁慧圭经历了“爆炸式”的创作喷发。
此次展览集中呈现了从1990年代至今,梁慧圭艺术生涯各个阶段的120件作品,包括1990年代创作的基于行为的物件(objects)作品、喷漆绘画、摄影、纸上作品、影像、拟人化的雕塑作品、表演以及大型装置作品等,充分展现了其创作的多样性。
既然是回顾展,作品之外,艺术家本人的成长历程也不免被回顾一番。梁慧圭1994年从韩国的大学毕业后,考入德国法兰克福国立造型艺术学院,跟随乔治·赫罗尔德教授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此后一直在柏林、首尔两地往返工作与生活。处身德国与韩国之间,对梁慧圭而言不只是地理上的,也是心理上的。她同时与德国和韩国有着某种距离感,甚至会陷入在两边都得不到理解的境地,以至于她常常自嘲以消解这种“伤害”。“韩国人会觉得我在欧洲一定就不抱怨了,因为欧洲比较好,事实是,不管在韩国还是欧洲,我都会抱怨。有时在欧洲,人们又会问我是不是韩国人更容易理解我的作品,毕竟我在母语环境中能更顺畅地沟通,但其实不是的,我在两边都是同等地不容易被理解。”
不过,这种身份上的微妙处境并没有影响梁慧圭对艺术的不断追求,她的脚步仍是忙碌的。除了路德维希博物馆的回顾展之外,她今年还参加了两个双年展,其中悉尼双年展已经开幕,利物浦双年展则要等到7月中旬。此外,今年下半年她还有一个中型个展相继会在米兰、蒙特彼埃尔、巴塞罗那巡展。欧洲巡回展忙完后,她又要投入下一个在北美巡展的回顾展。“我没有别的事好做了。这种忙碌的状态也许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但至少现在,我应该全身心享受它。”
忙碌的展览日程之外,梁慧圭偶尔也会放松下来去旅行。“我觉得艺术家曾经就像哲学家一样,理解并洞察世界,但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却有点变味了,艺术家某种程度上成为了社会名流。我觉得不应该止步于此,我需要成长,去理解这个世界,去遇见有趣的人,心怀谦卑。”她曾经和同伴在汉拿山公路旅行,也曾经一路穿越边界到达广西桂林,在山水间感受“世界如此广阔”。在她看来,这些对艺术家来说“是比销售、艺博会、杂志排名更重要的事”。
记者:这是你第一次做回顾展,对于这种形式,你有怎样的看法?准备展览的过程中,有什么新鲜的感觉?
梁慧圭:亚洲观众对路德维希博物馆并不那么熟悉,它是非常典型的欧洲博物馆,这也使得在这家博物馆做一个亚洲艺术家的回顾展这件事变得很有趣。
对于我来说,回顾展仿佛带着点功成名就的意味,但这次,我想把回顾展的形式改造得年轻一点。我想我们已经被一种思维定式束缚太久,这是我所不屑的。我也不是说要有什么天翻地覆的改动,只是让这个回顾展比以往人们认知中的样子更自由自在一点,同时我也想更谦逊点,我想通过这个展览回顾自己以往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
《21世界》:你独特的个人经历使你负载了多重身份,这些身份对于你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梁慧圭:我虽然在欧洲创作,但我不是欧洲人,同时我是女性艺术家,并且属于年轻一代,我处在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时代,而我想忠于我的时代。周遭的环境会让我表现得有点谨慎,不太大胆,我甚至会被艺术界男权主宰的、有点气焰嚣张的环境吓到,看着他们讨论一些宏大的命题,仿佛这样谈论就能解决问题时,我觉得我是没办法这样做事的。我会忠于我所属的时代和我身处的环境,用我自己的方式解读身边的世界。
记者:与其他艺术作品不同的是,在你的作品中常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日常物品,为什么热衷于选择这一媒介?
梁慧圭:选取日常物品做媒介最初是对我的成长路径的一种反抗。当我学习雕塑艺术时,韩国的艺术教育环境是非常传统的,那时我甚至不能百分百确定自己以后会做艺术家,过于传统和程式化的一切让我感到迷失。所以当我到德国留学后,马上和各种传统的艺术媒介说拜拜。那时或许我还不是很懂现成品艺术,我只是想做些不一样的。一点点的,通过这种摆脱传统的方式,我又找回对艺术的激情。
记者:这次展览呈现了你1994年以来的120件作品,可以看出在材料、题材、形式等多个方面,你的作品呈现出强大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是如何形成的?
梁慧圭:我从一开始就在尝试各种各样的创作,这一点不仅困扰了我周围的人,也困扰了我自己。当我不断尝试时,身边那些重复着某种类型创作的艺术家已经在某个方向上成为大师,而我直到毕业很多年以后也没有收获他们那时所取得的认可,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折磨。我一度以为不同方向的尝试是创作不够成熟的表现,以后我也会慢慢发展出某种能够被归纳总结的风格,但事实上这并没有发生。当我保持这种不同方向上的尝试时,我并不是有意这样的,只是跟着自己的直觉走,也因此显得有点固执,这一切最终造就了如今所呈现的多样性,而对于我个人来说,我心中的感觉是自己没有别的路可走,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在这样的创作道路上持续了很多年。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