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艺术论坛

  本期论坛嘉宾:郭明馥 曾旭

  郭明馥:

  非常感谢北京工笔画会水泥库艺术空间安排的这次“关于中国画笔墨和意境的讨论”。关于对中国画笔墨的认识,历来就有很多观点。我仅仅以我个人的浅薄理解和曾老师及各位老师请教。写意和工笔是我的绘画学习过程中都接触过的,所以对由这两种技法学习形成的认识也略有体会。

  我的老师,衲子先生有一幅画上题字“笔墨二字,颇不易得。”我印象很深。他一生研习书法和水墨,有深厚的笔墨功力,和传统文化修养。老先生们的画常常流露出他们长期思考和修养的积累。呈现出来的笔墨效果可以说很神妙吧,或者有一种不可测的感觉。老师们也常常鼓励我们多看古代的典籍和诗词歌赋。所谓“诗书画印”的综合素养。这些年画家不太关注这些了。

  曾旭:

  现在一些人总觉得唯恐躲不及这些东西,他总觉得看见了之后他的作品就会被传统的思想带入到了一个无法自拔的地步。前一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里面讲齐白石对于古代的一些作品就是有些排斥的,他不愿意到故宫去看一些古代的收藏作品,他怕影响到自己的风格,自己的创作内容。当然,创作属于是一个比较私人的艺术工作,有的人就是觉得好像只要自己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就可以了,不需要借鉴别人的什么东西,更没有必要说去翻一些以前的书籍来指导自己的创作思想。

  郭明馥:

  我们不是唯传统论,传统精粹之中有些是文化基因,断掉可惜。

  曾旭:

  现在觉得离传统越近,他就离现代就越远,把许多外国的东西借鉴过来就觉得有新鲜感了。当然,我觉得其实说起现代这个话题,我们现在每个人都处在现代社会,画的东西,或多或少都会带有现代的意识,并不是说,非要推翻前人,带着国外的思想,或者是完全推翻以前的绘画的手法才叫现代,在古代来讲,唐代时期的创作,相对于北魏时期的,那就是现代了,每个朝代都有自己不同的审美,不同的画法。像我们今天的画家在创作一些东西的时候,肯定自身就带有一定的现代的气息,只不过看你对于现代的定义和标准是什么了。

  郭明馥:

  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无可厚非。因为西方有些艺术家他的思考方式和艺术形态是由他的原创基因构成的。艺术观念或者画面构成能力有他自己的特点。我们接受这个态度,但是还有基因里的东西。如果我们和西方油画比较,还是基因问题无法超越。学画画我们得看美术史,如果光看眼前你是没法理解的,比如画油画从一百年前开始,从李铁夫,徐悲鸿到林风眠这些划时代画家,主张西学东渐,主张去接受西方的文化科学,所以我觉得学习和认识西方传统这个过程已经上百年了。

  中国一流的油画拿去和西方的画家比还能感觉到差距。但是看一看大都会博物馆,佛利尔美术馆,为什么藏八大山人,石涛的画,为什么藏很多宋元明清的画。

徐悲鸿《群狮》

林风眠《荷花》

  曾旭:

  因为它能体现中国文化的味道!而中国传统绘画恰恰在画中体现了这种综合文化的味道。中国古代的时候,人们是以非常坚实的文化基础作为艺术创作的根基的,比如说儒、释、道文化在中国绘画中的体现,中国古代先贤们的哲学思想,对于绘画创作意识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其实当外国人审视我们中国画作品的时候呢,最看重的是画面中的这种文人思想,文化意识,还有非常强烈的个人意识。因为中国画画到一定程度,确实能够做到人画合一,我们像中国画里面的很多大家,像八大山人,像徐渭,像郑板桥,都是这种人画合一的典型代表,因为在他们的画面中看到的,虽然是墨葡萄,是翻白眼的小鸟,是墨竹,但是其实背后都蕴藏了他们人生的感悟,对生存的理解,对做人的这种情操的体现。当这些信息在中国画中形成以后,它自然就形成了中国画面,笔墨之外的,这种更深层次的意境的东西。

徐渭(明)《墨葡萄图》

  郭明馥:

  因为他们是高峰。

  曾旭:

  因为中国画的意境它是一个最中心的东西,因为这个东西所以你喜欢中国画,你会在笔墨上屈服在这个境界里,所以我觉得这才是属于中国画最精彩的部分,而其他笔墨,构图,色彩实施的过程,但最终目的还是靠近和诠释中国画的意境!

  郭明馥:

  谈到“笔墨”我觉得还是得顺着中国美术史来看,因为我们传承比较清晰的就是中国画。随然中国画从古到今它和西方也有一个融合过程,但是基因一直保留了下来。

  那我们现在来谈笔墨的形成和我对笔墨的一个认识。刚才您谈到的那个境界和笔墨这一块说到您的认识,非常重视境界这一块,我也非常同意,要想把笔墨和境界说清楚就得把中国的美术史稍微梳理一下,唐宋元明清的经典我觉得还是很清晰的,书法到到唐朝完全成熟,宋朝意境已经极其完善了。到后来基本没有什么发明创造了,都是延续或者小情小调了。我觉得绘画和它分不开。所以我觉得绘画能看到的真迹或者能够做参考的作品。论绘画前人曾说“唐画如面,宋画如酒,元明的画基本就是酒对了水”。这个说法,觉得蛮有意思的。宋画是酒,是最纯的东西,宋朝是我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个阶段。前一段时间去天津博物馆看范宽的“雪景寒林图”,原作。看了之后觉得不过瘾,又把一个复制品放在家里看。他的笔墨,没有矫揉造作的地方,画山也好,画树也好,他画的那个效果就像西方文艺复兴的素描,很朴素,包括他以往的一些作品。他不被造型所局限,不被程式化所局限。笔触太自由了,画的线条没有一点刻板,平铺直叙的画,拉开距离看气象万千。细看,笔笔有趣。而且画面很有层次感,空间感,立体感。宋徽宗赵佶是大家都特别推崇的一个画家,我从小也特别喜欢。他的画就足以传达他的审美标准,是很典型的的工笔画的技法,也是当时宋朝人的一个最高标准吧。他的东西确实有趣味,他的线描,点画,造型,部局都很有意味。味道也是形成境界的一个主要因素吧。他是以笔墨修养为高度一个代表。说他是酒应该是很浓烈的酒。

范宽(宋)《雪景寒林图》

  曾旭:

  这说到底就是自然的从生活中来。您打的这个比方特别好就是用酒来比宋代的绘画。酒这个东西是用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如五谷杂粮,通过历史的积淀,最后形成了一种醇香的感受,而中国的绘画呢,来源于最基层的人们,然后通过人们在生活中的思考,再通过一些古代先贤们的一些哲学思想,然后在画中体现出来人们对于生存的考虑,对于生命的感悟,所以的话,经过这一层的精神提高之后,绘画就融入了更多的真情的东西。这些东西提升了绘画的品质,增加了画面中的意境,让我们从有限的画面感受到了更多的信息,更多的文化氛围。

  郭明馥:

  这也是他创作的源泉。他的审美标准高级。

  史料记载当时宫廷画家的画也放在茶楼酒肆里面,为日常所用。市民百姓的审美水平也够高的。“清明上河图”里描绘的当时生活也很鲜活,宋朝的经济也非常发达,就他的经济,文化以及整个社会的能量。这是绘画艺术在中国的历史上是形成高境界的一个重要条件。

张择端(宋)《清明上河图》

  曾旭:

  宋朝就是人生活最舒服,最有境界的一个朝代,人们很会享受生活,也很懂生活。社会上的人们非常实际的在感受生活,他们用很高的精神境界来指导自己的一举一动。他们在经济上享受着很高的生活品质。艺术创作把视野,关注到了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宋画中有的肖像作品中,文人在家里面挂着自己的肖像,感觉到对自身形象的关注,对人在这个社会中位置有比较实际的定位,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价值。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很多宋代经典的扇画作品,这些作品一方面,体现出了画家高超的绘画技巧,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理念,也从而体现出在平常的生活中,人们都有着较高的艺术审美和生活品质。之所以能够画出那么细致、生动、传神的宋代小品作品,也能间接的反映出画家对生活的热爱。如果没有这份热爱,他们不可能把生活观察得这么细致入微,画得这么精妙传神。当然,所有的一切还要归功于宋代大的文化氛围,尤其是以宋徽宗赵佶为代表的统治者对艺术的引领。在那个时候,宋徽宗就提出要细致的观察生活,没有写生就不允许创作,其实这样的要求对当今来讲都是非常实际的对于创作的指导。只有在热爱生活并且细致观察生活的前提下,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不至于空洞,更何况还有那个经典的例子,宋徽宗画“孔雀升墩”的故事。所以宋代的时候出现了很多经典的作品,其实它们的精彩,正是因为非常自然的贴近了生活,让我们觉得很容易产生一种共鸣,包括像刚才您提到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张择端非常细致入微的,从生活中去捕捉每一个人物、每一个事件的细节,把它们联系在了一起,创作出了一件具有纪实性的民俗作品。所以在宋代绘画中,我们很难看到那种刻意而为之的东西,也很难看到那种故弄玄虚的小伎俩。所以这一切我都觉着,正是因为宋代人生活得非常实际,宋代人非常懂得生活,所以他们会在绘画中,自然流露出对于生活的情感和意境。

张择端(宋)《清明上河图》(局部)

  郭明馥:

  今天的审美水平和古人真是无法比。所以我们刚才谈宋朝就是谈他的高度,他的标准。说这个高度,这个标准我们今天要达到在创造出来。非常难。去追溯一些遗痕古迹,享受一番也是乐事。但是说你想完全捕捉到当时的气象或者那种能力或者用他的标准来要求今天人的完全不可能。

  曾旭:

  完全不可能,因为我们的生活背景全部都变了。我们今天从很小的时候所接触到的教育,包括我们所看的书籍,而且我们今天面对的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性的一个生活环境,我们的身边感受到了大量的信息,我们不再把我们传统的东西作为生命中唯一的知识储备起来,而是见到了各个方面的一些知识和经验。再加上每个人不同的家庭环境,以及个人的好恶,所传达出来的每个人的生存理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面对了更多的选择,所以有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了解、体验,而没有太多的时间让我们去思考。

  郭明馥:

  元朝,元四大家也是各有千秋,对后期的笔墨发展也有很大的贡献,对墨有很大的推动,唐宋呈现的是很严谨的绘画方式。所以艺术发展到这个阶段非理性的一面就逐渐打开了,水墨呈现的偶然效果和个性成分就被激发了。和宋人也有不同的标准。在法必宗宋元的潮流下,

  很多人在笔墨的传承虽然来源于宋元,但他有自己的特色,甚至是有点破坏性的审美新标准出现了。

  曾旭:

  这和人的经历和社会环境有关,欣赏他们的人很多,但不会照着他们的画去学,因为你没有他的经历。所以在这个阶段,我觉得像在明清时期,有一些非常有个性,画面中非常,有意境的画家里面,就是有一些我们没有办法去效仿的。比如像徐渭与八大,因为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去体会他们那样动荡也好,非凡也好,他们的人生经历,因为我们没有他们的人生经历,所以你只能机械的去模仿他们的用笔和意境。有的时候我们可以在临摹作品的时候去体会,他们在作品中所宣泄出来的情绪,但是那也只是被动的。如果我们没有那个人的人生经历,没有那种人生的共鸣的话,你永远不是他,也不可能创作出来那么让人惊心动魄的作品,那么独具个性的笔法、构图和意境出来。

  郭明馥:

  所以笔墨传统能带给画家某一种灵感,他也会有可以触动你精神的地方,顺着这种痕迹去感受古人境界。生活也不会停留在宋朝。以水墨画的兴起带动笔墨精神的高度,是徐渭,陈淳,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这些画家。充分发挥水墨特性,达到笔墨意境高峰的巨匠。

八大山人(明)《荷花游鱼图》

  曾旭:

  有时候我和高年级的同学探讨,你们现在看到一些国画你们不喜欢是有原因的,从建国以后,所有的画味道都有一点变了,看不到文化气息很浓的作品了。我们的国画现在文化跟不上,一个是我们没办法和古人比,因为古人在一个很高很高的位置,很潇洒,很自由的一个天地。古人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个人世界里,他的创作是由个人的修养与气质做为支撑点,所以他们绘画的风格会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气质和修养来决定。而我们反倒是世界宽了,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就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怎么在画中去书写你一个中国人该说的话。不是说在画中把话说满,把画面空间画全,而是让人有回味,而是让人觉得你在通过这幅画说些什么,这是我觉得很重要的。就是我们对中国文化,对生存,对环境,对周边事物的一些思考,所以我觉得中国画它至少还应该有一些耐人寻味的东西。就是有文化信息传递出来,我们现在好多人画画还是应该有味道在里面,味道也好,我们所说的意境也好,其实是中国画最精彩的地方。

  其实我们今天探讨的话题,到底是画面中是看重笔墨还是看重意境的这个话题呢?我觉得我们其实也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说,中国画其实最注重表达的是画面的意境,因为,这是画中国画主要的目的所在,不管是画家与观众的交流,还是画家对自己和自己内心的对话,总之都有一个想说的话题,想通过画面表达的一个内容,而笔墨、色彩、构图这些东西呢,都是为了辅助表达画面的意境,形成画面意境的这样的一种方式,所以的话呢我觉得。国画中的意境还是在画面中占据了一个非常主要的位置,是一个最终表达的东西,而笔墨是在实施这个意境的过程之中,它的一种辅助的手段,它的一种具体实施的方法。但是不可否认,拥有好的笔墨,拥有适当的笔墨,对于更好的诠释意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要表达最终的目的,没有一个适合的方法、途径,最终,意境的表达肯定也会受到一些限制和影响,所以两者可以说一个是过程,一个是结果。

  郭明馥:

  绘画艺术最主要的看他有没有审美意义,而审美和哲学,科学,传统,观念都有关系。我觉得对文化基因的传承非常重要的。

  曾旭:

  我觉得中国画是一个非常大的绘画体系,它之所以好,之所以美是因为它包容了很多东西在里面,其实我觉得,没有必要苛刻的,非要对国话讲:它里面必须有传统,或者必须有所谓的现代气息,因为国画应该是一个包容性非常强的,很大的画种,没有办法用一张画能够代表国画的最终的艺术思想与创作方向,我倒觉着国画这个大的体系中,应该有一些不同类型的艺术家的追求。譬如说有的艺术家可以坚持传统,把中国古代传承到今天的技法保留下来,把画面中的文人思想保留下来,表现出带有古代传统文人精神的文人画作品;也可以有一类具有很高的学术思想的艺术家,可以从学术方面,从中西方文化方面,借鉴一些东西引入国画,让国画更加富于世界性与现代感,古代,中国画就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艺术形式,我们不但有从古至今,一直传承下来的传统技法,也有受到周边文化影响的一些作品,比如我们在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中看到有表现的西域使节的形象,看到明代以曾鲸为代表的,借鉴西方明暗表现手法的人物肖像作品,我们还看到像赵孟頫在画面中表现了西域僧侣的人物形象,其实这些都在古代非常富有时代气息和创新精神的作品,也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表现方向,找到自己在绘画创作中的位置。

  郭明馥:

  天津博物有一套八大山人的册页尺寸很小,笔墨非常精彩。就是非常小的画,花鸟非常传神,造型很有趣味,虽是简笔写意,可是表现力强,意境很深入。

  曾旭:

  是的,一张画中,不在面积大小,而是画家能够很精致的去表达非常细致的画面,我觉得这是一种态度。同时我也觉得古人画大画的真不多,当然我说的是那种只有气势而空洞无物的大画。

  郭明馥:

  大画也有,范宽,他的大画就非常有气魄。

  曾旭:

  像宋代元代之前画大画的很少,没有那种炫耀的。现在好多人画大画都有一种炫耀,耍笔,动辄就几米,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的大画长卷,这样的人现在真不少!这个和古代真的不一样。您看像北宋王希孟的那幅《千里江山图》,虽然他也达到了12米长。但是画面中所有的细节精微到了极致,每一个人物也就不过才几毫米一点点,但是,画的极其精微。我上学期带学生和我们区的老师临摹了《千里江山图》的局部的时候,我就发现虽然人不过只有几毫米的样子,只是很小的点点出来的样子,但是,你细看他的面部和头发的形象还是交代得十分清楚,,身子动作,包括服装的样式,都非常仔细的进行了刻画,包括人物穿着的衣服样式和颜色的变化,所以我觉得这个古人画的大画,它虽然气势很大,但是细节也是非常精到的,就是任何一个细节他都不会说轻易的放掉。我觉得这个其实看出来是古人对创作的一种自我要求,也体现出执着的精神,尺幅很小的作品,但是也可以咫尺千里的去进行表现,作品很精微,充满了变化,充满了来自生活的灵感。

王希孟 (宋)《千里江山图》(局部)

  郭明馥:

  今天能见到的古代绘画作品,也有差别。像明朝“浙派”吴伟,戴进这些画家,就是把宋代北派画风世俗化了。你说要找最高境界有,您看八大山人的画,笔墨的这种空灵这种韵味形成您说的那种境界是非常明确的。没有那些啰嗦的东西。他的这种画就是在他情绪非常自然的情况下完成的。画的所有东西笔墨都是他的本能,想怎么画都成。

  曾旭:

  也是带着他的体会去理解他的作品,比如这张画更能代表他的人生经历。

  郭明馥:

  你比如说我十岁的时候看到一张画很喜欢,但是不知其所以然,只是感觉好。后来会随着时间积累,人生的阅历曾多,见得越多越广之后,你再分析它,如果感受依然如初,这就有意思了。有些画你刚看到的时候会觉得很好,但是你一段时间之后这个感觉消失了。所以我们说的这些画家宋代的也好,清代的也好,就这些好的画家他的第一感觉和最后的感觉是一样的,就是初心和你反复训练之后的态度还一样,这个东西就非常高级了,这是我的一个体会。

  曾旭:

  还有就是年轻的时候你会有一个理解,当你到了一定年纪经验丰富一些以后,再看这件作品你会有一个不一样的理解。所以有时候我觉得一张好的画,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你在你人生成长的过程中随时,都会从画面中发现你所需要的,你所欣赏的东西。比如像齐白石的一张作品,我相信您肯定也清楚,就是画了两只小雏鸡在争一条蚯蚓的那张画,叫《他日相呼》这张画,其实最初看到这张画的挂历的时候,没觉得怎么样,也没觉得到底有什么好的地方。后来在教学的时候我讲到了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图》的时候,看到画面中的题款那里有一个“已知全五德”,我后来就去查了个资料,我发现资料上写在我们中国古代,在《韩诗外传》这本书上面提到了说鸡有五德的说法。这“五德”简单讲就是文、武、仁、勇、信这五德,而其中的遇食相乎,是其中的一种“仁德”的体现。就是鸡在吃食物之前,它会鸣叫,把同伴都叫过来一起分享美食,这是它的一种非常仁义的一种体现,所以当我了解了这段知识,我再回望齐白石的《他日相呼》的时候,我就觉得这是老人的一种特别富有爱心的一种表达,因为从表面上两只小鸡是在争抢一条蚯蚓,此时面前,因为它们还小,因为他们还不懂得这个谦让的这种品质,所以当他们成长了以后,自然会懂得这种“遇食相呼”的美德的,所以呢,看这个题目,似乎是白石老人对两只小雏鸡的一种美好的祝福吧,就觉得好像在这张画中老人倾注了很多的情感。所以在我的不同时期再看同一件作品,对它真的是有着完全不一样的,甚至是天壤之别的印象!相比来讲,有些作品确实我,也有很多是很难以理解的。虽然是经典的作品,但是一直到现在,有些还真的没有办法形成共鸣。

齐白石 《他日相呼》

  郭明馥:

  这个因人而异吧,我说的只限于我个人的感受,不是说所有人,甚至有人永远不接受这些。

  曾旭:

  所以我现在渐渐明白了为什么画国画人要上一定年岁才能画好,有了一定的人生经历,画中才会体现出更多的情感。我觉得这个说法可能在写意画中更加明显一些吧。

  郭明馥:

  齐白石,七十多岁的作品的艺术水平和九十多岁还是有极大差距的。时间长就允许他又跨一大步,升华。这个就是您说的他通过不断的积累,不断的提升,才形成了他后期的那个效果,他九十岁的作品就很高级了,这就是一个天意吧,当然也不是所有人有人活到九十岁都有这成就。

  曾旭:

  而且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这个也打破中西方的界限了。像莫奈年轻的时候画那些关于光线的作品,像著名的《日出印象》、《卢昂大教堂》等等一些作品,那些作品有的时候为了表现稍纵即逝的真实的光影色彩,所以必须在限定的时间,限定的角度来完成,可以说莫奈在画这一系列作品的时候呢,几乎是不能有个人的情感因素在里面的,画家在画面中只是一个如实记录色彩,记录光影的这样的一个作用。但是我们很多人非常欣赏莫奈晚年的作品《睡莲》系列作品,是因为莫奈在晚年因为眼睛的问题,他的很多作品融入了很多个人的情感,很多个人的色彩,所以他表现的就不再是没有个人情绪的东西了,而是对睡莲的印象,对睡莲的情感,对莫奈花园的一种情绪的表达,而这些东西恰恰和中国画中的意境,又不谋而合了。所以,我觉得,至少像我更欣赏莫奈晚年这些用心而做的这些油画作品。所以我觉得,从这点来讲,中西方有很多共同的地方。

莫奈《卢昂大教堂》

莫奈《睡莲》

  郭明馥:莫奈的境界实际上是很高的境界,包括莫奈也好,毕加索也好。您看这些就它的那种微妙它是有体察的。生命力打开了。它绘画是有生命力的,颜色,用笔都是活的。中国画的笔墨也是具有生命力的。“陈淳”以有生命力的笔墨写物之生,的很高级的。它总让你着迷。

  曾旭:

  西方在画面中讲的更多的是注意结构、光影、空间和冷暖,而中国人讲的比较多的是一花一叶之间的生命力的表达,达到一种人与自然的共鸣。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同样是表现人物形象,画西画的人和画国画人表现的手法就完全不同,画西画的人主要在面部脸上通过切的办法,切出结构,一段线形成人的结构点,虚实空间,明暗交界线等等一系列的结构的变化,而中国画家在表现人物面部形象的时候,他们更注重用多变的线条来表现富于生命力的人的结构,这画面中线条都是活的,是有生命的,很注重线条的律动。线条中,含蓄传达出来对于结构的表现,虽然这是一个用笔的笔法的变化,但是从中也能感觉到,东西方追求的最终的是不太一样的。包括有时候我在教学中给我的学生们讲,有的时候我们画一些花花草草。在想画出这些东西姿态美的时候加入人的情感色彩,譬如说我们的画岸边的垂柳。如果你把它当作一棵树来看,可能姿态也就不过如此,但如果我们把垂柳的,长长的柳条,想象成女孩飘逸的长发,去表达它在风中飘舞的美感,这样这棵树的感觉就完全是另外一番样子了。所以我觉得在中国画的绘画表现来讲,一直能体会出一个情字在里面,所以我经常跟我的学生讲说中国画是一门很走心的艺术。中国画的欣赏、学习与创作,是需要用你的心在支配你的手,去表达你心中想要、想说的东西的。用心用情感去体会万物,这是我们国画中最常见的思维方式。所以,这也正是中国画为什么背后蕴含了那么多信息、那么多精妙意境的主要来源。

  嘉宾作品欣赏

  曾旭

  1970年出生,祖籍湖南,苗族。2003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员、北京中关村画院画家。

《印度新娘》

《白虎星君之虫灾》

  郭明馥

  1970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北京市美协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

《肖像》

《境界》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