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唐人香港 | 刘庆和个展“踏浪”11月22日开幕

 


踏浪——刘庆和个展

Treading Waves - Liu Qinghe Solo Exhibition 

开幕 Opening:2019.11.22 6 - 8 pm

展期 Duration:2019.11.22-12.28

地点 Venue: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80号10楼,10th Floor, H Queen's, 80 Queen's Road Central, Central, Hong Kong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将于 2019 年 11 月 22 日,在香港 H Queen’s 空间举办艺术家刘庆和的个展 “踏浪”,展出艺术家近年创作的纸本水墨作品19件。

刘庆和是极具当代体验感和实验感的水墨艺术家。他关注当代都市,描绘当代人的视觉经验和心理感知,在探索中化解传统笔墨范式,创造出一种独特的与当下体验契合的表达方式。他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敏锐,真实地再现了社会中人的存在处境,渲染出一幅当代人类的精神图景。


《初六》,纸本水墨,90×170cm,2009

刘庆和保持了自古以来文人对于现实若即若离的态度,即以一种“悠游”的状态穿行于都市的生活气息之中,以一种不加修饰也不加评说的视角,自然呈现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情态。在他的笔下,尤其在对青年、女性、花季儿童心理意绪的体察中,准确地刻画了当代都市生活多棱镜式的现实,解读当代人的精神境况。


《纯净水》,纸本水墨,90×90cm,2004

在刘庆和的水墨表达中,水墨的淋漓渗化营造出具有个性张力的空间,同时也有效地渲染着情绪氛围。在色墨氤氲中,人物形象得以浮现,人与环境的关系构成某种不可言传的奇异氛境。烟雾般的浓重墨色,渲染着当代人些许的不安,看似随意又精细的勾线,又暗喻着某种人与外部的心理关联。这种巧妙的表述,使得刘庆和的作品包含了更为形而上的生存体验。


《踏浪》,纸本水墨,230×90cm,2004

展览名“踏浪”来自于展览中的一件作品名。“踏浪”既是一种积极行动的过程,亦是一种轻盈而智慧的姿态。和“踏浪”相关的是艺术家对于水的运用。在2003年后,水的意象成为艺术家经常使用的主题。在包裹着孤独个体及若干群体的水域中,水可被视为一种境遇。而水的透明与折射,又衬托着人自身的存在,以及和他者的微妙关系。对水的观看和感知,则构成了对于当下现实生活的隐喻。这种隐喻关乎日常,进而释放出更多真实的质感和穿透力。


《溃》,纸本水墨,180×280cm,2001

刘庆和创作的独特的当代水墨的身份特征,使他在全球化的形势下,越来越为人所关注。他用笔墨构成的与当下生活的直接联系,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以水墨为契机的观看和感知,使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乃至文化。刘庆和的作品始终表达出对于当代生活最真实的感受和思考。这种思考使得他的作品造就了一种当代知识分子的具体的精神图像。


《溃》局部

用   意

对我来说,作品成型和文字成文一样,就是一个没有头绪随性发生的过程,有时觉得才思泉涌,有时觉得语塞难言,待到作品完成时所表达的主题与最初的意向也许已经偏差了。主题思路不明确的好处是,随时求新的方向可以成了新枝节,有了更广茂的可能。人生过半,“迷失”的状态本该过去,没想到现时还很受用,这让年龄几近“知天命”的我还像是没有跨过“不惑”这道坎。一件事情想做又懒得做,最后不得不做,做了又觉得本该做得更好,这其实更像我的样子。

有没有必要以所谓新的形式覆盖曾经熟悉的经验,成了新的疑问。那是在作品完成的一刹那间出现的挫败感,倦意袭来,继而有了逃离的念头儿。现实生活中的时间线索断断续续,把散乱的思绪衔接起来自然要自圆其说,以求一个最优方案。我的状态很多时候就是这样,说着说着就自以为是了。展览无外乎是把思路里零散的碎片捏合起来,呈显了某一时期,某种心性的感受,原本轻慢犹豫的心态逐渐坚定起来,内心也熟热了。


《双休》,纸本水墨,55×55cm,2013

给创作定义本身就是个难题,就作品来说,在其生成的同时带出来的力量和产生的影响,就已经说明了作品本身,好坏都是在作品中感受到的,也就没有对错一说,毕竟,解读作品和留给别人看是两回事。凡是带有强烈责任感、使命感的创作意图,本身就可能在强调自我意识当中,流失了创造的可能和偶获机缘的悬念,创作过程的每一步都圈画在意义追求之中,过程就成了求得答案的例行公式,也就失去了创造给我们带来的惊喜和延展的力量。

刘庆和

2019年4月写于北京T3国际艺术区



《流星雨》,纸本水墨,220×170cm,1999

刘庆和保持了自古以来文人对于现实若即若离的态度,即一种处于现实“边缘”去旁观现实的状态。而作为一个本身也生活于现代都市中的“个中人”,他又处于“在场”的状态,能够真实地感受现代社会条件下人的处境,特别是人的憧憬、欲望、失落、无奈等等复杂的心理意绪,正是这些不寻常的感觉,使得刘庆和的艺术具有相当鲜明的“当代”品质。于此可以说,他的“在场”,不是一个旁观者偶而介入的游戏,而是一颗现代文心在沉落与升腾间的观照。

范迪安



《临池》,纸本水墨,360×670cm,2006。作品参展第三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并荣获“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大奖”。

刘庆和以那些洋溢着青春体温的水中少女,展现了他在艺术中挽留生命的努力,隐约将我们带到一个幻觉的世界,无论这些儿童与女孩的眼神中有着何种秘密,我们与之对视都可以直指本心。值得注意的是刘庆和画中无处不在的水与网的意象,它们表达了囚禁与解脱、限制与自由的矛盾欲望,任何一个充满理想而又被现实缠身的人,都可以从中品味生命的无奈与艰辛。而刘庆和在他那些被人称之为“都市水墨”的作品中,用画中人物微妙的目光,表现出对天边云际有所眷恋的、捉摸不定而又迷惘的心绪,仅此一点,就可以确立刘庆和在中国当代艺术的独特位置。

殷双喜



《圣帕》,纸本水墨,490×960cm,2007。作品参展2009“大陆当代水墨展”(台湾高雄博物馆),及2009“第三届成都当代艺术双年展”。

与其说刘庆和的作品描绘的是当代都市生活的景象,不如说他描绘的是当代人的精神图像。在他的水墨表达中,在没有割舍与传统笔墨范式的联系的前提下,刘庆和化解了传统的笔墨范式,从中寻找出与当下体验契合的因素,从而也使得古典式的感伤情愫有效地融入到现实生活人物寂寥无奈的形象当中,渲染出一幅幅人类现代性精神失语的生存图景,刘庆和为水墨人物画进入当代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案例。

皮道坚



《风•水》,纸本水墨,270×500 cm,2010。作品参展2010年“与水墨有关:一次当代艺术家的对话”展(上海多伦美术馆),及2011年“心灵景象—中国当代水墨画展” (澳大利亚吉朗美术馆)。

刘庆和之艺术,他的私人密语之公开化和艺术化,他对公共水墨之锐意变革,就逸出狭义之水墨领地,而具有当代意义。简单概述,其当代意义在于,在转型社会之剧烈变动中,社会整合、社会动员与社会分层的冲突,既给传统艺术以转型机会,也让其陷入空前困境。艺术与社会高度结合,既让大众风格成为事实,又让个人表述成为难题。现在,刘庆和立在现代公共水墨之缝隙中,借助于分化之现实而突显个人观看、感念与描绘,变公共水墨为私密笑语,其当代性已然其中。

杨小彦



《娃哈哈》,纸本水墨,280×500 cm,2013

刘庆和是一个不断寻求突破的画家,在今天,他所塑造的北方现代青年的形象已成为现代水墨中的代表符号。刘庆和的艺术实践,是现代水墨的一次成功超越,其即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实验方案,也预示着水墨画的当下表达不仅可能,而且具有很广阔的天地。

鲁虹



“隔岸 — 刘庆和作品展” ,中国美术馆,2007

刘庆和的视觉图像极富新的中国性和东方元素,温和中难隐内心躁动的激情,含蓄中又时时流露着浪漫情怀的表达,激情的讲述中又透露着逝者如斯式的生命感怀,水色的妖娆,墨色的交融,线色的混搭,强烈的东方情调和中国意境,意蕴深远的缥缈背景,引人遐想令人痴迷的神情,欲望即将获得满足的释放和激情的冲动,笔触表现的强烈,偏爱用线和追求坏画的境界,偏爱在其特有的皮纸上的撒野与放纵,这种野性侵透在他的视觉形象中,寓简洁的形象中又有一种观念的延伸,弥散在他整个的叙事空间,释放出的是一种不受束缚和追求自由的人性,更是对学院体制和来自各种非议的抗争。

冀少峰



“水墨新境—中国当代水墨展”,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2008

毋庸置疑,刘庆和画中的图像是直面生活的,同时也是注重重构性的和充满想象力的。这就使得他的作品能“隔”而逸出,与此同时,这也使得刘庆和的创作,不仅在题材与风格的层面和主体所正在经历的都市生活相互印证,进而通过图像的确立来结构出关乎“当下的生活环境和当下的人文背景”的“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

赵力



“刘庆和作品展”,今日美术馆,2007

刘庆和的艺术创作不在于重新树立水墨语言在当下的表达的合法性,也不在于通过注入文人精神重新复原传统水墨在当地下的精神根基。他所追随的是一种当代的表达。在我看来,他的作品不是传统水墨与当代艺术之间一个折中,相反,他的艺术没有在当代艺术的潮流中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游离的“他者”,在精神和本质上他积极的投身到当代艺术对于现实的思考上。从这个意义上看,无论是语言还是精神,刘庆和是文人和人文之间的一个独一无二的连接。

皮力



刘庆和在环铁工作室创作《圣帕》,2007

刘庆和,1961年出生于中国天津。1981毕业于天津工艺美术学校,1987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1989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1992在马德里康浦路狄安塞大学美术学院访学,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庆和曾在中国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今日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武汉合美术馆,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等地举办个展,也在德国格平根美术馆、北京民生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美国查森美术馆、美国克里夫兰州立大学、西班牙马德里孔德杜克宫、匈牙利德布勒森美术馆等地举办群展。他曾获得第八届AAC艺术中国年度水墨艺术家大奖,上海证券报年度金艺术家奖,《艺术财经》2013年度水墨艺术家奖。他的作品被国内外重要机构和个人收藏。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